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谈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谈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1-30

谈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很多高校把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但遗憾的是,由于受管理条件的限制,很多高校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采取大班上课,以专题或者讲座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覆盖范围小、教学内容单薄,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在于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切实体验这些知识对自己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经验,认为心理咨询技术可以进行改进,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咨询技术是高校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新型有效手段。

  一、积极关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技术是前提。积极关注是对大学生言行的闪光点或者某方面长处及潜力进行有选择的关注,使学生能利用自身的积极因素产生积极的变化,从而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主要包含尊重和真诚两个方面:

  1.尊重。在积极关注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现状,即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而不是把书上的观点罗列出来强加给他们,这样学生会有一种被尊重和包容的温暖感。而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疑问,要给他们搭建一个自由表达观点的舞台。例如:在讲到《大学生的爱情》这一章内容时,学生们自己设计了一个心理剧,列举了几类爱情心理:看见他人出双入对,为了检验自己的魅力,也找个“爱人”的从众心理;认为爱情是甜蜜的,想体验一下的好奇心理;为了排遣寂寞、填补空虚的放纵心理;等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辅助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决定着教学的进程。教师要做的是有选择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因素,如思想、观点和行为等,并进行一定的引导。学生则通过表演和讨论,获得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而改变自己的心态。

  2.真诚。教师在教学中要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和诚实,做到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在积极关注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所顾忌,安全自由,感到自己被接纳,从而坦诚地表露自己的观点。以真实的自我与教师相处,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改进自我。

  二、倾听和询问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保证

  1.倾听。倾听是指咨询师通过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向来访者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你的叙述,我表示理解和接纳。教学过程中的倾听一般表现在提问上,而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一般比较注重“讲”,而常常忽视“听”的作用,或者说只注重“听”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包含口语、眼神、表情、动作等),以及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隐含的内容,更有些老师甚至在听到不同的观点时轻易打断、干扰、转移学生的话题。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听,设身处地地感受,以理解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问题。有效的倾听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观点,掌握学生的需要,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授课内容和讲课方式,还能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气氛,鼓励学生自我开放、自我探索。

  2.询问。心理咨询最常用的询问方式有两种: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封闭式问题有利于咨询师确定一些陈述,而开放式问题则有利于咨询师了解更多的更加详细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询问方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事情的真相,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倾向于运用封闭式提问,也就是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者“否”的方式。这种询问方式的过度使用会带来两个不利影响:第一,使学生丧失了参与课堂的兴趣,剥夺了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第二,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无法给予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笔者认为,在运用询问技术时,要求教师针对具体的问题灵活运用询问方式。比如,在讲到具体的概念和定义时,对于大家都接受的问题,可以使用封闭式提问;对于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则需要用开放式询问。笔者在讲创新思维时,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创新是不是我们必备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回答“是”。“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怎么做到创新,有没有什么方法呢?”前者是封闭式提问,而后者就是开放式提问了。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询问方式,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反应技术是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

  1.内容反应。内容反应是指教师把学生提出和回答问题的重点内容经过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过程,使学生自由、完整地表达,并对个人情况进一步评估、探索,掌握其谈话背后隐含情绪及思考的信息本质。特别是思想混淆、冲突时,教师的澄清有助于对准主题焦点,协助学生更具体、准确地表达意见,整理出问题或困扰的焦点,促进有意义的沟通。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看法在经过自己的整理后,基本上都能做到恰当地反应。但很多教师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掌握了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后,在进行反馈时往往加上了自己的观点,而没有做到价值中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去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在这个答案背后隐藏了什么信息”等,这样才能正确运用内容反应技术,更好地去把握学生的想法和观点。

  2.情感反应。情感反应也可以被称为共情技术,要求咨询师必须做到尊重和理解他人。和来访者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和信任的关系,是咨询工作成功的关键。如果我们把共情技术引入教学中,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从属地位,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心理和情绪感受,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做到共情最简单的是要求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即将双方的角色位置相换,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体验学生当时的情感和心理。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逃课、上课睡觉、说话、玩手机,也需要教师平等对待、尊重和理解,做到善意的提醒,而不是严厉强调课堂纪律、学生考勤。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感受,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继续听讲,并找到改变自己状态的办法。

  四、团体心理咨询技术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有效方式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咨询方式。它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培养良好的适应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利用团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体验,在体验中得到一些感悟,从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团体活动前,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内容,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教学设计。团体活动结束后,要重点把握教学环节,把团体活动的内容和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并对讨论结果作进一步总结和补充,加深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增强学生的可接受性。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还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尝试着把心理咨询技术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多种方法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效果评估,包括对教学课堂的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到课率、与学生的交谈和调查等。从结果来看,每一位同学的心理状态和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采用心理咨询技术,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

谈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 健康 大学生 大学 技术 教育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