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分析论文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10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上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随着“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先进理念的提出,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旨在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由过去的“教会学生知识”转为现在的“教会学生学习”,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事实表明,我国一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比较低下,不懂得灵活变通。

  一、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1.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陶冶高尚的情操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应试教育,提供给学校一种“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在文学鉴赏这一块,将完整的作品肢解成各个部分,只注重作品的故事情节发展线索、主题思想内容等方面,忽视对文本的研读,缺少对内在美的感受。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往往都会反映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背景,需要学生品味作品,回归历史。例如,文章《硕鼠》,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仔细研读分析文本,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文章中我们就能够想到那个社会人民生活的困苦等。再如,一读到《阿Q正传》,我们就能够想到那个社会人们的麻木,以鲁迅所处的时代为切入点,再结合当时社会的背景状况,表现的是一种对社会的控诉,对人们的麻木不仁发出的悲哀的声音。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不仅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环境,还包含了许多历史知识,对优美风光的描写,传达了许多作者高尚的情操。这些都需要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高中生学习。这一点在许多古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将进酒》中,伟大诗人李白就传达了他不事权贵、豁达开朗的高尚情操。关于曹植的用典,也让学生了解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还比如,在杜甫的《登高》中,表现的是一种报国无门的苦闷。学生学习了这首诗便可以激发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又如,在学习了《史记》之后,学生可以学习其中某些人物高尚的情操,培养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2.激发创作热情,培养写作能力

  事实表明,当前一部分学生的创作能力比较低。这一点在高考作文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应试教育下的作文大部分都是同一个模式,三段式作文,就连引经据典都大致相同,内容空泛,干瘪乏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借鉴文学作品中的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等现代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创作,借用诗中的意象,体悟诗中作者情感的表达。通过对当代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当代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现状分析

  当代高中生的可塑性还是比较强,十六七岁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纪,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记忆也是最好的时候。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做好课堂的导入工作,在新课的讲解中尽量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的热情便会被激发。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高中生在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一些教师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只许看教材等做法也是错误的。这些都是语文文学鉴赏能力欠缺的原因,这样做忽略了文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的学习中,许多学生都认为,古文、古诗词只要背一背就可以了,反正只有在默写部分才会考,甚至有些学生只背诵一些名句。这样做,学生根本没有学懂文本,没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需要做拓展性的阅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背景,将文章放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

  学生学习的功利色彩过于浓厚。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学生因为文章没有列入背诵范围,就不重视文章的散文色彩,错失品味这篇写景抒情佳作的良机。有些作品因为在理解上存在困难,例如,荒诞派的《等待戈多》、表现主义的《变形记》等,认为国外文学考试内容涉及较少,就忽视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

  三、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分析

  1.深情并茂地反复朗读,增强语感,适量背诵优美句子

  古人就曾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带有感情反复地朗读。首先是听名家朗读,其次是教师范读,学生还要反复朗读。朗读是一个增强语感的好办法。例如,在学习《祝福》时就一定要反复地读,这样才能够体会祥林嫂那种麻木、被封建社会摧残的状态。又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时候,要反复地、带有感情色彩地朗读,才能够体会兰芝的悲剧命运,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地背诵,体会文章中优美的语言,理解一些经典的句式,用最原始的方法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

  2.导入是关键

  一个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学习中,兴趣又是关键,有兴趣才能够学好。例如,在学习《中国建筑特征》时,可以选择导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宣传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导入课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故事是最好的、最吸引人注意的方法,围绕文章主题,讲解关于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故事,这样的导入更加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又如,在科普文《动物游戏之谜》的学习中,可以导入一段动物世界里的视频,达到一个视觉冲击的效果,然后开始课文的讲述,这有利于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3.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一个教育学的概念。在情境中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例如,以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为例,设计教学环节如下:通过教师导入,引出题目“再塑生命”;进行发问;学生假设生命的意义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然后看莎莉文老师的做法,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升华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意义;最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观点做出评价。着重强调对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理解,最后得出结论“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很有益处,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方式。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也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学之美。例如,在学习《小狗包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宠物,从生活实际出发,感悟文章的文学魅力。

  在学习完一篇作品之后,鼓励学生创作,便是巩固、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最佳途径。如,在学习了《雨巷》之后,通过体会诗歌中意象运用之美,表现情感之真,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和自己生活情感有关的现代诗歌。又如,在学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写关于父爱、母爱的作文,将实际理论运用于生活,让语文学习生活化。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应当不只是一味地肢解文学作品,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将我们根本的东西学习好,这样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时刻注意。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文 教学 中文 培养 能力 中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