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论声乐教学意境感的培养论文

论声乐教学意境感的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22

论声乐教学意境感的培养

  一、基本概念的引入

  (一)声乐

  声乐是[vocal music]:指歌唱的艺术,是有乐器伴奏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它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现在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通常声乐指美声唱法,声乐是借以歌声和乐器为媒介进行传达情感以表达情意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声乐学习中,如何正确把握声乐作品以表达情意,突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关键的,有些歌声动听感人,留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感染力,有些歌声虽动听但不动人,听了后过不久就淡忘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歌唱者缺少对歌曲内涵的深刻挖掘和声乐优美意境创造的认识和训练,从而缺乏艺术表现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声乐艺术创作在思想、内容、风格、艺术创意、作曲技法、和声织体,以及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更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和规模,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在技术上和艺术上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声乐教学与国外教学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我国音乐家在声乐发展史、声乐教学、作品研究及流派、风格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声乐艺术逐步走向更科学、更完整的高级阶段。

  (二)意境

  “意境”是随着中国古代关于“意”和“象”,以及“境”与“境界”的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而最终形成的。意境的基本内涵:“意境就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里创造出新的意蕴和境界。”意境的韵味包括情、理、意、趣、味等。古往今来,无论是诗歌、绘画、雕刻、书法、摄影、园林还是舞蹈等艺术都讲究一种神、一种韵、一种味或一种境,但无论是神、韵、味还是境,都归属于意境范畴。意境是所有艺术门类的最高境界,意境也是声乐的最高追求,它是声乐艺术的生命和灵魂 。

  二、声乐与意境的关系

  意境是声乐表演的前提,是再现音乐艺术的基础,也是进行二度创作的依据,更是评判声乐艺术的标准。声乐艺术具有意境之美,才具有深邃悠远的超越之美。

  同样,声乐作为一门声音语言艺术,它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不仅要讲究声美、情美,更要体现意境美。声乐在表演过程中将主客体的生命意识与完美的意境融合在一起时,把握丰富而又深邃悠远的审美维度,进入声乐艺术审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如:李娜的《青藏高原》――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一座座山川相连……这优美、自然、质朴的歌声让听众产生一种青藏高原的山、川、蓝天的悠远的联想,而歌唱家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优美、自然、质朴的歌声,唱出的一个明朗、高亢、山歌风的衬腔,把人们带入到辽阔的青藏高原呢?青藏高原的景与之主观的情交融,让歌唱者“情”与“景”相互升华,形成具有韵味无穷的意境效果,从而让听众体味到意境中所蕴含 “韵味”的审美效果。

  三、声乐教学意境感的培养策略

  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听众对歌唱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声乐教师在对下一代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下一代的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培养学生要有能感悟作品所表达意境的能力,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则还需有再现作品意境的能力,感悟意境和营造意境的能力。因此,声乐教师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 意境感”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挖掘声乐的意境因素――歌名、歌词创作

  一首声乐作品,首先得先看它的歌名,歌名是这首歌曲主题的概括,而且它也是对听众和观众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其次要了解歌词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 象”, 通过种种的“ 象” 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以致于才演唱它。很多优秀的声乐作品,歌词都非常的美 ,更重要的不是优美词语的堆砌,而是这里的美指歌词所体现出的意境的美,尤其在声乐教学中,立足这些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因此,演唱者必须深入的剖析,挖掘和体验歌词中蕴含的美,并与词曲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把词曲作者的意志转化成自己的意志,才能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意境,才能真正演唱声乐艺术的意境之美。

  比如罗大佑的《童年》,一看歌名,写的内容肯定是与“童年” 的景象有关的:“榕树,知了,阳光、蜻蜓,稻田”,这不仅仅是童年的画面,而且是歌唱者共同的情思,“童年”相关的景象历历如目,再看“童年”二字,就知道它是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所营造出来的那清爽醉人的意境,相信在每个岁月年轮上的人的心中都会泛起阵阵涟漪,“草丛边的秋千上……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这些都会引起我们对过去的迷茫的岁月感到的怀念,因此,从歌名中可以抓住作者的创作意图,歌词所描绘的是一幅童年的景象,正是围绕着“童年” 二字绘成的优美意境的童年画卷。

  (二)培养心理情感来感悟作品的意境

  声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声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心中就会产生连续复杂的情绪 ,这是我们的情感对音乐的最美妙的响应。音乐的内在情感体验,引导人们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所以声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浸润着人的心灵,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在教学中伴以积极的情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进行的,达到以情促知、使音乐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使达到优美崇高的艺术境界。   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歌词语言也很朴实,刘锡津是在冰雪里长大的孩子,刘锡津能创作出《我爱你,塞北的雪》这样动人的音乐,源于他对故乡长的眷恋,雪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了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儿,啊...我爱你,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多数人知道这首歌是在1983年,当时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这首歌的音乐电视,由彭丽媛演唱,彭丽媛身穿白色毛衣,扎着条大辫子,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深情演唱,意境非常美,以情感打动了无数观众。一些华人华侨在唱这首歌时,常常会掉眼泪。他们说,这首歌让他们想起了家乡和亲人,想起了祖国。”这首歌词对雪美的自然风光的描写,融入人们的情感,让人们联想到土地和家乡的可爱,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而深深地映入人的心怀。

  又如在教《 黄河怨》时,其题目一黄河怨,黄河本身是没有感知觉的, 何怨之有?作者是以黄河边的风、黄河水等景象, 借助狂风的“ 呼喊” 和河水的“ 呜咽” , 形象地表现一位中国妇女失去丈夫和孩子, 又惨遭敌人蹂躏, 在黄河边自尽前那种痛不欲生的情感, 面对滔滔不尽的黄河哭诉,她的深仇大恨,使学生全面了解作者最终的创作意图是控诉日寇对我国的侵犯,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苦难,从而进一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忱,使之奋起反抗,保家卫国 。

  因此,声乐作品将具有永恒的生命,穿越时间,穿越空间,渗透情感,才能真正进入声乐作品的意境之中,领悟和感受到创作者的创作真谛。

  (三)培养想象力来营造意境

  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许多音乐教育家和声乐大师对歌唱者的想象力都十分重视。由此可见,想象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的重要,想象丰富着歌唱者的意识内容,歌唱者的意识、经验和知识也影响着想象的发展。想象的直接结果是创造新的声音形象,它在声乐艺术活动中有着巨大作用。演唱者在表现之前,首先要使自己进入想象境界,将情感化为意象。

  如《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哟)弹奏姑娘歌唱,哎咳哟嗬呀儿伊儿哟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幸福为她增光……。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表达了青年一代对改革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演唱者演唱时就必须发挥想象,此时,仿佛自己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既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民居、炊烟、小河、冬麦、高粱、荷塘和果香……”,把自己想象成是作品中的人物,想象到那一派丰收、 祥和、 充满希望的农村景象人物,这样声乐在旋律节奏、和声、伴奏的结合,展现出蕴含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声乐的艺术境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把自己联想在美丽的画面、激动人心的情景或栩栩如生的事态中,让自己仿佛看到了作品中的种种象,即作品里的所有事物已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使自己似乎 “ 身临其境” 。

  (四)借助形体语言营造意境的真实感

  音乐是人们以歌声为媒介进行传情达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实是一种身体各部位都参与的全身心的活动。教师更需借助形体语言的特殊功能为听众创造一个“ 真实” 的意境。姿态、眼神、手势、不时的翘首、远眺、踮起脚尖和搓手心等动作让观众以真实感,因此,在整个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主人公在这样大好的风光下歌颂自己的家乡。

  还以唱《 黄河怨》为例, 演唱者在用些肢体语言像:双手握拳抱胸、痛不欲生的表情来证实所表现的是一个刚被日本鬼子无情蹂躏过的妇女正深一脚浅一脚的冲向黄河边欲投河自尽的情境,从而慢慢的引领听众人境。演唱者若不借助任何的体态语言直接演唱,作品所应有的情境得不到证实,那么,其艺术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加强形体训练,从而借助它提高造境能力,为声乐艺术服务。

  四、结语

  随着我国我国声乐教学不断发展,声乐艺术从感觉和经验教学的阶段,逐步走向更科学、更完善的高级阶段,声乐教学要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剖析,并运用自身的声乐技巧、心理构成、形体、艺术修养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真实感悟作品的意境;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积极营造作品所需的意境;借助形体语言增强所造意境的真实感,使学生的意境感得到不断的提高,为培养优秀声乐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论声乐教学意境感的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意境 培养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