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阿尔贝尼斯《伊比利亚》钢琴组曲第一册的音乐风格与演奏论文

阿尔贝尼斯《伊比利亚》钢琴组曲第一册的音乐风格与演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1

阿尔贝尼斯《伊比利亚》钢琴组曲第一册的音乐风格与演奏

  伟大的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伊萨克?阿尔贝尼斯是19世纪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创立现代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主导人物和奠基者之一。

  《伊比利亚》组曲则是阿尔贝尼斯经典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西班牙民间,描绘了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风土人情。组曲分四册,由十二首乐曲构成。

  一、通过对阿尔贝尼斯生平的分析研究其风格形成的原因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Issac Albeniz) 1860年5 月 29 日出生于西班牙,1909年5月18日于法国去世,享年49岁。阿尔贝尼斯聪慧过人,有着非凡的音乐天赋,在儿时已成为“钢琴神童”。1岁时学习钢琴,四岁登台演出,七岁时通过巴黎音乐学院考试,8岁被马德里音乐学院录取,开始接受正规音乐教育。1883年,阿尔贝尼斯在巴塞罗那结识了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这就是具有“西班牙民族音乐之父”之称的费利佩?佩雷德尔(Felipe Pedrell)。佩雷德尔将西班牙民族音乐中的民谣元素与舞蹈的结合作为他的音乐风格,而这种本民族音乐理念同样影响着阿尔贝尼斯。正是佩雷德尔的影响启发着阿尔贝尼斯的创作灵感,他开始尝试不同于主流音乐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西班牙民族音乐元素,开始走向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之路。

  1889年开始,阿尔贝尼斯在钢琴技术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艺术巅峰。他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歌剧以及一些艺术歌曲。同时,他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如德彪西、欧内斯特?肖松等等。通过对这些作曲家的学习,阿尔贝尼斯开始弥补他创作中的不足,努力完善音乐作品。终于在1906年,阿尔贝尼斯呕心沥血创作出了领世人惊叹不已的《伊比利亚》钢琴组曲。整部作品分为四册,将阿尔贝尼斯精湛的创作技巧和音乐文化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是标志着新民族主义音乐道路里程碑式的一部优秀作品。

  二、阿尔贝尼斯钢琴作品的基本风格特点

  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创作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的生活经历、社会实践以及多种艺术形态直接影响了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因此,阿尔贝尼斯的钢琴音乐创作风格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早期风格

  阿尔贝尼斯早期的音乐作品并没有形成较显著的音乐风格。这个时期无论是在作曲或是演奏方面,多以主张热情奔放、个性自我的风格特征。由于阿尔贝尼斯早期因演出而耽误了专业音乐训练,因此他早期的音乐创作中无论是在曲式结构、和声或是作品的风格、内容上都没有太多的创新、突破。使得阿尔贝尼斯在他的早期创作中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早期作品大多仍是三段体段落、重复大段乐句段落作为结构特征,因此,特点显得单一。正因如此,阿尔贝尼斯更需要能够积极影响他的人,来引导阿尔贝尼斯的音乐创作道路。

  (二)中期风格

  这个时期的阿尔贝尼斯逐渐转变为探索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的文艺作曲家。而对于阿尔贝尼斯的这种转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无疑是上一节我们提到的人物――李斯特和费利佩?佩雷德尔。李斯特对阿尔贝尼斯的影响深刻体现在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上。而佩雷德尔将阿尔贝尼斯带上了复兴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的探索之路。

  佩雷德尔潜心研究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著有《为了我们的音乐》、《西班牙民歌集》等著作。1883年阿尔贝尼斯有幸跟从佩雷德尔学习。在佩雷德尔的悉心教导下,阿尔贝尼斯在音乐理论、创作技法上都有了崭新学术认知和创作思维。他开始走访西班牙民间各地,探索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情怀,将搜集的舞曲、地方音乐整理、归纳,为他的音乐创作增添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为日后《伊比利亚》的创作埋下伏笔。

  (三)晚期风格

  这个时期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法国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得到复苏和发展,“复兴法国音乐”也成为当时一批音乐家的创作口号。于是,在1871年,以弗朗克和圣桑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创建了“民族音乐协会”,也被称为“法国民族乐派”,其代表人物有:西扎尔?弗兰克(Cesar Franck,1822-1890)、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 ns,1835-1921)、加布里埃尔?福列(Gabriel Faure,1854-1924)。阿尔贝尼斯也加入到“民族音乐协会”中,并与弗兰克(Frank)、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1918)等一些进步音乐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通过“民族音乐协会”将音乐作品介绍给观众,使听众接触到除德奥音乐以外的作品。阿尔贝尼斯在“民族音乐协会”中全面吸收试新的音乐语言、创作手法,以西班牙热情的人文情怀和浓郁的民俗民间音乐取代了老式的浪漫主义音乐。阿尔贝尼斯的作品融合了李斯特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佩雷德尔的民族音乐语汇、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技巧,将这些技法交织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最终形成阿尔贝尼斯成熟的音乐创作风格。

  《伊比利亚》正是阿尔贝尼斯晚期音乐创作成熟时期的杰出之作。这部作品反映着西班牙各地的风土情怀,用复杂的织体语言、多元性的调式调性、更富情感性的旋律线条,呈现出自由的、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

  三、关于阿尔贝尼斯《伊比利亚》钢琴组曲第一册的风格特点及技术要点

  (一)《伊比利亚》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

  阿尔贝尼斯的《伊比利亚》组曲音乐有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他吸取西班牙民间音乐元素及印象主义音乐,结合精湛的创作手法,在创作中打破了传统模式,以追求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创造出一种热情、率真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是对后世作曲家的启示,是对未来音乐发展的一种暗示。可以说,他对传统音乐风格创新变革的同时,西班牙民族音乐流派的形成开辟了一个新前景,形成了技术上的裂变。因此,《伊比利亚》组曲的音乐风格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和声的色彩性

  在传统古典主义、浪漫乐派时期,作曲家们主要运用大小调的和声体系进行创作,和声的功能性在和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除功能性外,和声还具有明暗、浓淡、协和与不协和等音响效果。阿尔贝尼斯受印象派音乐影响,他的和声创作并没有根据传统和声的功能进行创作,而采用不同结构和弦的运用来表现和声的色彩性。例如,非三度叠置和弦,二、四度叠置和弦、全音阶的使用。

  2.调式调性的多元性

  阿尔贝尼斯的音乐创作呈现出多元性的调性思维和调性观念,有别于传统调性原则。他在作品中除运用传统的大小调式以外、还常运用半音阶、全音阶、五声调式以及中古调式,及西班牙民族调式、阿拉伯调式。创造出一独特的调性风格,充分展示了印象主义音乐色彩特征。

  3.旋律的情感性

  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旋律常采用反复、模进、变奏及发展等写作手法,和声成为旋律的基础。而在阿尔贝尼斯打破传统模式,在他的音乐里,旋律发展不再像传统乐派那样将动机重复、模进发展,而是注重抓住地方色彩,体现情感特点。主题旋律通过自己的音乐语言描绘作曲家的感受和意境。每一个乐句都只为表现自己而出现,具有水乳交融的情感性。

  此外,阿尔贝尼斯经常用保持低音持续的手法来表现旋律的连贯性和情感性。这种持续音的运用大大加强了其作品音乐的民族性。

  4.曲式的创新性

  在曲式上,阿尔贝尼斯偏向喜欢自由、新颖的形式,而不再使用庞大的组织结构。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曲式结构划分的大胆创新,造成迷人的感觉,体现自由的特点。运用多种创作手法体现乐曲的副部主题,使音乐更生动。这正是印象派绘画的写照,体现印象主义音乐特点。

  5.节奏的多样性

  丰富多彩的多样变奏手法是阿尔贝尼斯音乐作品中主要的特点。大量的变奏手法几乎在他的每首作品中都将展开运用,这种特点集中体现在调性的变奏和织体的变奏。而这种手法体现出不规则的节奏效果,更有效的体现了西班牙民间地区的舞曲节奏,是作品独具西班牙民间音乐特点。

  (二)《伊比利亚》钢琴作品的演奏要点

  阿尔贝尼斯作为西班牙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其作品的演奏技巧以及音乐表现之难也是被众人所熟知,往往给演奏者的演奏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套《伊比利亚》组曲中既有李斯特般的炫技又有德彪西作品中的朦胧意境,伴奏织体还出现了类似肖邦夜曲中的技巧等等。作品中的演奏难点及要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好丰富的力度层次

  阿尔贝尼斯在作品中大胆创新,多次使用了极强记号fffff和极弱记号ppppp,这对于演奏者是一个挑战,其中的音量层次之多,想要清晰地呈现出来需要精心的设计力量布局,以及对音响的的大胆想象。如:组曲中的第三首《塞维尔的圣诞节》从第1小节至119小节是一个不间断的渐强的过程:从一个P的音量发展到ffff的音量。而后又减弱到167小节处的PPPPP。考验的是演奏者的内心听觉和强弱巨大反差中的统一脉搏感。

  2.触键方式的多样性

  这首作品集中了李斯特般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佩雷德尔的民族音乐语汇以及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特点等。因此要非常重视奏法以及触键的不同所带来的音色上的变化。如:第三首《塞维尔的圣诞节》的第223小节开始,洪亮的音响和双手的轮奏需要运用手臂和身体的重量使琴发出声音,指尖与掌关节保持力量集中的状态,同时手腕及手臂要做到松驰,来确保声音的平均和均匀度。又如:第一首《回忆》中,主题舒缓而柔和,流畅而又沉静,需要用手指贴键的歌唱性触键方式来弹奏。再如:第55小节处,左手用清晰但非常弱的音量唱出旋律,同时右手需要只有手指肚轻抚琴键,奏出朦胧的音色。

  3.舞曲性节奏在演奏中的把握

  舞曲性的节奏是这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的音乐与西班牙的舞蹈有着天然的联系,节奏又有独特之处,因此在演奏时,演奏者心里是需要一个明确的舞者的形象,来帮助音乐的韵律始终在舞曲的律动中。如:第二首《港口》中,经常在第三拍和第五拍出现节奏重音,这是很典型的西班牙的舞曲的节奏型。装饰音与重复音在乐曲当中的运用,增加了演奏的难度。要在快速的节奏中既保持舞曲的节奏律动还要保证装饰音及重复音清晰有弹性的奏出。

  4.踏板的运用

  有人曾经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在这首作品中,巧妙地运用踏板会使演奏者更为准确的表现音乐已经及音乐形象。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阿尔贝尼斯经常用保持低音持续的手法来表现旋律的连贯性和情感性”。因此,在一些没有标注踏板的段落也要根据主属长音的使用来用踏板。如:《塞维尔的圣诞节》中第227到238小节的踏板就要每个低音长音又要换踏板。弱音踏板的运用在《回忆》中则用得更多。如:第55小节到74小节的段落中,弱音踏板和延音踏板的同时使用,加上演奏者歌唱性多层次的触键方式来营造出幽静神秘的诗意意境。

  四、结语

  《伊比利亚》组曲是阿尔贝尼斯一生呕心沥血的结晶,是西班牙民族音乐文化与多种艺术形态结合的产物。其和声的色彩性、调式调性的多元性、旋律的情感性、曲式的创新性及节奏的多样性,既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精华,又融合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特点,向我们诠释了西班牙的民俗风情和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伊比利亚》组曲并不只是代表作曲家的一部普通作品,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西班牙音乐、文化、传统浪漫主义及印象主义音乐等方面相互结合、影响并发展构成的一部民族音乐文化,为我们呈现了复兴西班牙音乐发展的全貌,是艺术家的文化个性及思想追求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使西班牙民族音乐与同时期其他的艺术形式具有相同的时代特征,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阿尔贝尼斯《伊比利亚》钢琴组曲第一册的音乐风格与演奏

论文搜索
关键字:风格 钢琴 音乐 伊比利亚 阿尔贝尼斯 第一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