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浅谈语文教学中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3

浅谈语文教学中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9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在展露其工具性的同时,愈发显示出明显的人文性质。尤其是面对日渐匮乏的资源、污染严重的环境、趋于退化的生态系统时,语文教学就非常有必要凭借其学科的特性,向学生渗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鉴于此,笔者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将生态保护理念适时、适量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本文就是笔者对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绿色教育巧妙结合所进行的思考与探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读教材,确立生态保护理念

  在语文课上,教师将语言文字训练与生态保护教育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笔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换言之,笔者从实际出发,因课制宜,认真吃透和把握教材,注重对学生渗透生态保护的教育理念,做到文道结合,水乳交融。

  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写作训练”中,笔者便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母亲寻求依托。而自然界就是这样一位呵护着人类成长的母亲。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送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绝不仅是农民;古人在遭逢失意的时候,往往会寄情山水;今天的我们,当不堪学习与生活压力之时,亦会选择踏青野外……可见,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倘若失去了美妙的自然,人类该去哪里追寻幸福呢?”这是一段优美又富有哲理的话语,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生态保护的话题上,尤其是结尾的反问,迫使人们不得不去认真对待生态保护这一问题。

  再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归园田居》及《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归去来兮辞》,这都是陶渊明的作品,陶渊明热爱自然、赞美自然,他早已将自身融入到了自然的怀抱之中。他的诗文中有着大量的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尽管那样怡人的景色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人类热爱自然、赞美自热的情怀,犹如叮咚般的泉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弹奏着清新的曲调。不妨读一读下面几句诗吧,“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中这几句,借对村居之景的描绘,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方宅”四句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既是近景又是静态。“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将远景与近景巧妙融合,动态地绘出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当然,在欣赏这幅村居图时,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又在耳边回响。如此恬静优美、清新喜人、富有天然之美的田园风情,就这样被诗人用质朴真淳、淡雅隽永的文字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诗人借这些文字不仅抒写了自己的轻松与自如,还充分体现出生态自然之情趣。

  其实,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但凡是山水田园诗作,均为读者构筑了绝妙的自然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不由得引人悠然神往。

  二、寓保护生态教育于课堂,创设保护生态教育的情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科学有序地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教育。首先,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文,全方位地思索生态因素,努力挖掘、捕捉教材中生态保护素材,并着手寻找相关的生态保护内容,正面引导学生对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视。其次,以教师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知识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发挥课文的教育功能,为取得良好的生态教育效果奠定基础。

  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动物游戏之谜》,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科学观点:“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动物不过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现在动物学家注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承认动物在游戏,承认动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潜能、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承认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在生命伦理和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提示学生应重新审视人类和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人类和生态的关系,以此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观念。另外,在这篇课文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意识到生态保护的迫切性,笔者特意找到了一篇配乐朗诵的关于滥捕滥杀鲨鱼的诗篇:

  “当游戏成为了一种奢侈,

  当危机成为了一种必然,

  我只想说:我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伙伴,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宝贝,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生命;

  不要让动物游戏成为永远的过去,

  不要让动物游戏之谜成为永恒的秘密……”

  这种诗歌朗诵情境的创设,无疑是对文章主题的有力升华,更是对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有力强化。

  三、利用声光电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时,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量的以荷塘、月色、秋为背景的图片。当大量的美得令人窒息的图片呈现在屏幕上时,那蕴涵在大自然中的诗意,那景色的声、光、色、味就都透出了神韵,而这些将足以给学生心灵上的触动。

  当然,也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乃至全球令人堪忧的生态现状,比如滥垦、滥牧、滥伐(林木)、滥采(药材)、滥用水资源,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状态的野生动物等。

  四、读写结合,将生态保护观念运用到生活中

  除了课本的生态理念的渗透之外,语文实践活动对生态理念的渗透也不容忽视。因此,应通过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热爱,并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产生怜悯之情。比如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都是学生宣传生态保护的有效手段;再比如利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生态保护教育日,配合相关主题,举办有关“生态保护”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也是未来生态的保护者。所以,语文教师应将课本中生态保护的素材展示给学生,应把生态保护思想灌输给学生,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中随时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从而使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一个层次,使保护生态蔚然成风。换言之,绿色是活跃的音符,倘若想让它在形形色色的人海中绽放出它的英姿,想让人类永远享受阳光、雨露的快乐,这离不开所有人的力量。

浅谈语文教学中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 保护 意识 培养 生态 语文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