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海阳秧歌在舞蹈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论文

海阳秧歌在舞蹈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1

海阳秧歌在舞蹈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84-02

  一、海阳秧歌介绍

  作为山东秧歌中的典型代表,海阳秧歌是山东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海阳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末明初的一些地方文献中就有所记载。而海阳秧歌的成熟则是在清朝中期,雍正十三年在大篙卫设海阳县。海阳旧县城风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就促进了民问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充分说明这种艺术形式在当时已经游乐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海阳之名是因其地处渤海北方。由于当地交通条件较差,因此遗留下大量古朴的风俗习惯,为海阳大秧歌的沿袭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支持。海阳人勤劳淳朴的性格在海阳秧歌中也同样有所体现,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时代内容,如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来的大量歌颂抗日过程中军民团结的曲目,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海阳秧歌凭借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成为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齐鲁大地孕育了海阳秧歌,而孔子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礼仪性、文化性在这一艺术形式中也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因此,海阳秧歌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流程和严谨的角色定位,这是海阳秧歌的一个鲜明特色。

  二、海阳秧歌的动作特点

  海阳秧歌在动作方面也同样具有自身的特色,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全身都“活泛”,就是说表演的过程中要求表演者身体灵活。动作要求具有内在的力量张力,通过呼吸来调动身体内在力量,通过腰腹力量来带动全身的动作,并以此为基础来控制动作的力度和动作的幅度。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男演员讲求“铺身刹架”,而女演员则要求动作飘逸而灵活。这一特点是海阳大秧歌的主要要求。

  与此同时,海阳秧歌在表演的过程中同样也对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善于从生活中探求舞蹈动作,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还原动作形象,进而为真善美的歌颂提供支持。具体来说,海阳秧歌的动作特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海阳秧歌训练所必须重视的内容:

  (一)三道弯。本文中所引用的三道弯主要是指人体中的头部、腰部、胯部以及膝盖部分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S形状,实际上这也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共性体态。诸如东北秧歌、云南花灯等,三道弯都是其中的核心动作形态之一。而在海阳大秧歌中,三道弯的动作是保证女性表演者动作飘逸、姿态优美的重要前提,在实际的舞蹈练习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培养学生身体柔韧性的有效途径。

  (二)腰部的动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在我国的传统艺术表演中非常强调女性表演者的腰部动作。可以说,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演员艺术水平的评价,首先就是对其腰部的柔软程度的评价。在很多民族舞蹈中,“拧腰”是非常常见的动作之一。实际上,这一动作主要是表演者身体“拧曲”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在很多民族舞蹈中经常出现的“大扑身”、“大闪腰”等动作也同样是通过表演者腰部位置的改变来实现的,如拧、转、旋、提等,都可以有效的带动身体位置形态的大幅度改变。必须强调的是,腰部的动律实际上也同样是保证舞蹈专业学生日常练习有效性的主要动作,因此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对这方面的内容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拉伸、飘逸的动态。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在海阳秧歌中对表演者的身体动作主要要求就是“活泛”,而这里所说的活法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 “要浑身会说话”。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来引导全身的力量,可谓“以气带动,以内制外”,从而形成了海阳秧歌特殊“提沉”和极致“拉伸”特有的韵律和丰富内涵。这种动作的训练要求舞蹈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呼吸和身体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领悟程度。

  三、海阳秧歌的训练价值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海阳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山东本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其影响深远,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海阳秧歌特殊的审美特征,因此在身体训练方面也就有了独到的作用。通过对海阳秧歌各种动作的分析我们可发现,这种艺术形式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要求表演者气息和动作必须协调一致,从而保障了舞蹈的整体感。也就是说,这种艺术形式本身要求 “欲动先提”、“一动俱动”,因此如果能够有效的应用于高校舞蹈教学中来,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规律。而“提”、“裹”、“拧”等体态,同样是通过对身体各个部分的调动来实现的,这显然在学生对身体的控制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并能够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分别论述。

  (一)流动中对身体控制。首先,对动作节奏的掌控。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在我国民间舞蹈中,节奏的作用被无限的放大了,不仅仅给予舞蹈本质的动率,同样也是舞蹈风格的集中展现。不同的节奏表达了舞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动、情绪跌宕起伏,是其内心世界的重要展现形式。动作和音乐的起伏、缓急、明暗,都是通过不同的节奏来实现的,而通过对节奏的把握来调整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则是所有的舞蹈从业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其次,对情感的掌控。这里所说的情感控制实际上表现在对流动中情感基调的把握上。而在海阳秧歌中,不同的角色有着自己的舞台语言和心理特点。如对狐狸精一角的展现上,就要在把握农村妇女质朴的心理特点的同时,展示狐狸精所应该具有的妩媚情感。而这正是舞蹈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最后,对气息的掌控。诚如上文中所多次强调的,海阳秧歌中的气息控制和身体动作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欲动先提”就是其主要特点、而这里所说的提并不是简单的说要表演者提高身体位置,而是指其体内气息的提起。这种提能够有效的带动身体的延展,从而增强舞台表现力。身体上下的延伸和左右的延伸,形成了海阳秧歌体态上的抻与探;而与之相对应的,为了保证在这种延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增加了大量舞步的配合,其中较为典型的如追步、跳步等。实际上,气息控制是海阳秧歌所有动作能够被有效控制的基础,而反过来,舞蹈动作也同样要求有相应的气息控制来加以配合海阳秧歌本身所具有的大气蓬勃,本身就是气息控制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舞蹈训练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海阳大秧歌的相关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气息掌握水平。

  (二)极致的舞动。上文中已经对海阳秧歌气息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发现,所有的舞蹈动作基本上多事在身体极致状态下完成的,这也同样是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特征。基本上,我国所有的民间舞蹈都对腰部发力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海阳秧歌则具有自身独到的特点。相对于同样处于山东的胶州秧歌来说,海阳秧歌虽然同样追求腰部发力,但是并不像胶州秧歌那样强调自上而下的身体力量传递,而是强调出现肢体上突出的“点”。这种腰部的发力点向外无限延伸直至极限的特点是我们所需要重点把握的,也同样是增强舞蹈学院身体柔韧性的有效方式方法。这种肢体动作中的极致,也同样是对节奏和气息的把握,在实际的舞台上展现了明确的肢体“点”、“线”,并且彼此之间构成了紧密的联系。同时,动作极致的程度上来说,海阳秧歌也略胜胶州秧歌一筹。这种情况下,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增加海阳秧歌的课程,能够有效的提高舞蹈专业学生肢体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为灵活而有效的利用身体的各个部分,这对于其他类型舞蹈的学习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除此之外,海阳秧歌中肢体的极限运动同样是增强舞台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更为高效的宣泄出舞台角色的情感。因此海阳秧歌中大起大落的动作也就不难理解了。海阳秧歌本身通过极致的动作来表达极致的情感,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深入的掌握情感表达方式、提高情感表达效果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是非常有必要引入舞蹈教学课堂中来的。

  四、高校开设海洋秧歌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中华民族的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增加海阳秧歌课程的相关内容,不仅仅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水平的作用,同样也能够有效的保护这种濒临灭绝的非物质遗产。

  客观上来说,海阳大秧歌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濒临灭绝,尤其是大量青壮年为了经济利益而外出打工,客观上减少了海阳秧歌的传承受众,目前已经面临着无人可继的尴尬局面。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适当的增加海阳秧歌的相关内容,则从根本上保证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除此之外,在高校舞蹈课程中增加海阳大秧歌的相关教学内容,也同样有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这是因为,高校舞蹈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必然促使他们对海阳大秧歌展开更为深入的专研。显然,这是促进海阳秧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融合更多科学的舞蹈内容、增加更为专业的舞蹈理论的有效方法。

  五、结语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同时我国的舞蹈教学事业的推进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融入一些具有练习价值的本土文化元素。这种情况之下,在高校舞蹈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增加海阳秧歌课程,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舞蹈专业学生掌握舞蹈技艺、提高身体素质,同样也能够有效的保证这种濒临灭绝的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高校舞蹈课堂中增添海阳大秧歌的相关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海阳秧歌在舞蹈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舞蹈 教学 作用 重要 阳秧歌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