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音乐剧在剧场外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论文

音乐剧在剧场外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5

音乐剧在剧场外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初次听到“音乐剧”一词时,也许会有人纳闷,这“音乐剧”它到底是“音乐”还是“剧”?它的主导性定位应该是什么?其实音乐剧中音乐和剧情密不可分,至于谁更占主导性优势,笔者认为是“音乐”,剧情是为音乐服务的,而音乐能更好地表现剧情。

  笔者曾看过音乐剧《悲惨世界》,那时是看的剧场版,当时开场音乐就让人非常震撼。于是当知道有另一个版本――电影版的时候,又马上去看,相比剧场版,笔者更喜欢这个版本,可能是因为个人喜好电影的兴趣所致。而且笔者认为电影比剧场更自由,它能更加夸张地去表现和宣泄各种情绪,场景选择更多,布置更宽大真实,加上后期处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更具修饰性。

  音乐在电影中的呈现是有意又无意的,显然什么时候想起什么音乐,都是编剧者用心的安排,但是听来又让人感觉那么自然。但是这种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呢? 其中的门道特别多。笔者试图通过以下分析,来说明自己对电影情节与音乐是如何融合的一些看法。

  一、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根据剧情发展在不同情况下呈现,并给观众以提示。例如以下一段情景与音乐的结合

  情景1:1816年,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了一片面包入狱19年,被奴隶般的对待,做苦力,不被当人看,甚至连名字都被去掉,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编号,冉阿让的编号就是:24601。

  音乐分析:响起被压迫的主题【四度3-6】,多次重复、变奏,有时像一问一答,重唱加进典狱长沙威的主题,同一时空两种音乐线条,表现了双方间的矛盾与对抗。

  情景2:珂赛特在酒馆当佣人,而酒馆老板老板娘专干偷鸡摸狗、偷工减料的事。

  音乐分析:珂赛特出场的主题。酒馆的肮脏、混乱通过紧凑的节奏、叠音和四度音程结合体现出来。

  情景3:珂赛特在雪地里光着脚丫干活,冉阿让找到她之后将她带回酒馆跟老板说要带走她,酒馆老板老板娘决定趁机敲诈一笔,于是冉阿让在给了他们一大笔钱之后带走了珂赛特,马车上,冉阿让唱出了一曲,表现他视珂赛特为他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动力。但同时沙威军官也一直在尾随着他。(音乐):与此同时开头的四度主题重新出现,这似乎就预示着冉阿让的危机没有结束。紧接着,沙威军官曲出现,主要表现他的内心矛盾,矛盾焦点在于抓冉阿让与不抓冉阿让,在看到冉阿让的所作所为后,被他的真诚善良感动,但同时,又严格遵守法律的尊严,认定法律的权威不可侵犯。

  二、用一首歌曲来完成人物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

  情景:冉阿让被主教大人的行为和一番话触动,立志摆脱冉阿让的身份,要开创一个新的人生!音乐:这个转变通过冉阿让在耶稣雕像前的一段歌曲解决。

  之后类似的处理方法出现过多次,例如:

  (一)当冉阿让得知有一个人被错当成自己而抓捕起来时,他纠结于是否向众人揭露自己真实身份的时候,唱下一曲,在表现内心矛盾的同时,最终也交代了人物的选择,冉阿让在这里所作的选择就是还人清白,“揭发”自己。

  (二)另一个小镇,大批的穷苦人流浪街头,无人接济,他们一起唱着哀怨的歌(合唱),节奏非常紧凑。同一首曲调,延续到女工车间,女工们你一语我一语的唱着,同样是埋怨生活的不易,但时而又有笑声,因为她们安慰自己自己至少还有一份工作,相对于那些流浪接头的人,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的处境,采用同一曲调的不同演唱方式来实现――即合唱―轮唱。

  (三)冉阿让接见军官,此时军官没有认出他,冉阿让却认出了。此时,他听到外面有人呼叫,有一个市民被高空掉下的重物压住,市长急忙跑过去搬开重物,此情此景下,沙威军官似乎看出了冉阿让的真实身份,但是并不确定。此时开头音乐的四度音程响起几个小节,其实是冉阿让内心心绪的再现,担心被认出来的恐惧,这就是特定音乐主题的特定表现效果。

  (四)被赶出工厂的芳汀没有工作,未救生病的女儿珂赛特,她跑到妓女区卖掉仅有的首饰换钱,期间,她的头发被人看中,说愿意花钱买,卖完头发后,被众人调侃,被强拍卖牙拔牙,甚至卖身。伤心欲绝的芳汀面对与以前梦想的美好生活完全背离的残酷现实,绝望之中唱出一曲,虽然曾经有梦想,但是现实的人间地狱还是无情的将一切希望、梦想打破了,梦成为了永远的梦!

  (五)芳汀临终将她女儿托付给冉阿让,芳汀死后,冉阿让正要去酒馆找珂赛特,但被沙威军官追赶至此,一番打斗下,冉阿让终于逃出。激战中冉阿让与沙威军官的重唱将矛盾升华,军官主题与冉阿让的主题同时进行,矛盾双方交集。

  三、不同的演唱方式发挥不同作用

  (一)一领一合说明最终附和的人被领的人说服了。

  例:马吕斯回到他的朋友圈里,向众人说明他爱上了一位在街上偶遇的女子,众人觉得这种一见钟情实在是不靠谱,纷纷劝他不要坠入情网,最终却是马吕斯将他们一个个都说服了,整个过程是通过一首歌曲完成。马吕斯与众男子,一领一合,最后的大合唱也就是说明了众人已被他说服。原来吕马斯一行人都是饱含爱民之心的热血男儿,面对现世的种种不平,他们早已打算联合起来反抗,这种反抗情绪在他们得知某一位正直将军的死讯后终于爆发,他们准备投入反抗的战争中,但临行前,马吕斯要去见珂赛特一面。

  (二)同一曲在不同场景的共同演绎。

  情景1:珂赛特在思念马吕斯,唱起了歌,但在之前询问爸爸(冉阿让)过去的事,因为觉得爸爸今天不对经,但冉阿让不愿意告诉她,走开了,珂赛特更加思念吕马斯,唱起一曲;另一场景中,吕马斯奔走在来见珂赛特的路上,爱潘妮跟在他身后,两个人的重唱,心境却完全不一样,吕马斯是兴奋激动的(因为马上要见到思念的人),爱潘妮内心是苦涩的(因为向前迈一步她离心爱的人就远一步),戏剧性对比非常强烈。当吕马斯终于见到珂赛特,两人一问一答的对唱到重唱形成一个“世界”,而背后爱潘妮一个人的旋律就像在自说自话,是与他们二人的爱情世界截然相反的另一个孤独的世界,戏剧性的对比又掀起一次不小的高潮。这种矛盾的紧绷的场面被冉阿让的呼唤打破,冉阿让唤珂赛特回家。吕马斯接着也不得不离开。   情景2:冉阿让珂赛特再次逃离时,心情各自复杂,还是同样的手法,用同一曲不同人的演绎来表现不同的情感。首先是冉阿让的歌唱,接着是马吕斯、珂赛特以及爱潘妮,在三个不同的场景同时演唱,虽然珂赛特与马吕斯俩人不在一块,但是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相信歌词的一问一答式是为了表达这种情思;而另一边爱潘妮在这一曲之后,改变心态,装扮成假小子混入马吕斯他们的反抗队伍,其实这并不代表她对爱的放弃,她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守候在她爱的的人身边。这首歌并没有完,后期轮流加入反抗团男子的唱段,这表现群起放抗的情绪达到了一种高潮;接着还加入了军官沙威的唱段,他发誓要抓住反抗分子;冉阿让此时唱段加进,或许是为了表达冉阿让不会让沙威得逞,至少他会出来反抗;接着又有穷苦人的一小段唱词加入,之前出现过的所有人的唱段最终合在一起,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愿望,只待黎明去改变。

  情景3:在战乱中活下来的马吕斯很绝望,他的同仁们都死于枪战,而他却被人救出来了,不知道是谁救了他。此时珂赛特唱下一首充满爱的歌曲,将马吕斯从绝望的边缘拉回了,二重唱表达出这种转变,后面冉阿让的加入,三重唱的形式,表达出了冉阿让的不舍。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音乐剧中,音乐与剧情必须巧妙地结合,才能让人既明了讲了什么,又对音乐记忆犹新,多种多样的演唱方式更能为剧情的表现增光添彩。而音乐剧拍成电影的这样一种存在方式,不仅能给编剧者更大的创作空间和雕琢空间,也能给观众提供更多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其体会到音乐述说故事的魅力。

音乐剧在剧场外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方式 音乐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