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论语》中的音乐考量论文

《论语》中的音乐考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6

《论语》中的音乐考量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对学生既“授业”、“传道”,又“言传”、“身教”,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乐》教则是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乐》教思想、《乐》教内容、《乐》教方法首开了中国文化下移之风。他积累了丰富的《乐》教经验,提出了许多《乐》教原理、原则,在中国《乐》教史和教育思想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安上治民,文以礼乐,可成人矣

  孔子是一位音乐大家,他的音乐天赋非常好。他多才多艺,自幼喜爱音乐,妙于琴、善于歌、精于箫,不仅懂得音乐的韵律,而且常用音乐表达性情和感受。孔子的《乐》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人的素质、道德和人格培养上。他十分看重音乐“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将“和谐”看做音乐之美的最高境界。他既看重“乐和”即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更看重“人和”即琴瑟和谐。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孔子用音乐治国安民,从而奠定了儒家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首先,孔子认为音乐是为政治服务的。据《礼记?乐记》记载:“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其极一也。”孔子认为应把礼仪、音乐、政命、刑罚作为统一民心,实现治国安邦的手段运用于社会各领域。“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传承音乐的方法“防万民之情”、巩固阶级统治,实现安邦治国。当孔子听到子游用音乐治理国家时,他满意地微微一笑。“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当他的学生颜渊问怎样才能治理国家时,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伎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的,郑乐是淫声。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谐稳定这个大局。为此,孔子将“家国同构”的思想渗透到《乐》教中,推行“以乐辅礼,治理国家”。崇尚“以政以德”,提倡“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主张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亲仁之爱的情感基础,通过“乐”与“礼”相配合,实现音乐的“中和”价值,使社会生活中各种互相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起来。营造人人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氛围,最终达到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目的。实际上,此时的《乐》教已上升到以乐治国的高度。

  其次,孔子主张《乐》教应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践行育人为本,技巧在后。他说:“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记.乐情篇》)即在音乐教育中思想道德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修养是首要的,事情完成是次要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孔子将“仁”与“圣”并列,作为德行培养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其出发点就是树立人的远大理想,培养人的高尚情操,落脚点是提高人的仁爱意识和精神境界。孔子将“仁”作为《乐》教的精髓,以“乐”作为端正人心、提升博爱精神的方式,从而把外在礼的规范性要求和“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社会秩序,通过《乐》教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人心中,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这就是孔子《论语?学而》中所讲的“泛爱众而亲仁”。依靠“仁”的“爱人”之道德情感,通过《乐》教将博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人的各种活动中,从而使民知法识礼,安分守己,归顺长上,便于统治,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效果。孔子这种对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正是他超越乐师和常人特别的地方。

  再次,孔子强调《乐》教具有使人形成完美人格的美育功能。认为要造就理想人格,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诚”为本、“温柔敦厚”的完美品格,最终是要靠“成于乐”完成的。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通过以美怡情和以美启善培养实现,而《乐》教正好承担了这个任务。音乐具有怡情养性、摇荡性情;愉悦心灵、净化情感的作用。通过传承音乐能使人情趣变得高雅起来,人格变得高尚起来,心灵变得美好起来。正如孔子在《乐记》中提到的:“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乐》教正是通过教化,发挥了“兴、观、群、怨”的独特功能,它将“礼”与“乐”融为一体。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礼”发自内心的认可,使传承音乐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乐》教被孔子视为培养和实现“成人”修养不可缺失的内容。即孔子所说:“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感悟孔子《乐》教思想,“和谐”是它的核心。基于音乐教化风俗的社会价值,孔子将道德修养的培养作为《乐》教的重要抓手,作为教育“成人”、完善人格的最终目标。孔子认为音乐能感化人心,并与人的情感互相作用,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旋律;同样有什么样的音乐旋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和情感。坚信一个人的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的,只有通过音乐教育,才能培养出谦谦君子,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才能造就出更多道德高尚、志向远大、多才多艺,能够担当重任并为国家服务的栋梁之材。

  二、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很遗憾用于教学的《乐》书没有能保存下来,据考证:“《乐》亡于秦火(或认为儒家本来就没有《乐经》,“乐”即包括在《诗》、《礼》之中)而不得其传外。”[1]174好在《礼记》对当时的《乐》教有明确的记载,如“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记?王制》);“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礼记?内则》)由此可见孔子的《乐》教内容与音乐、诗歌、舞蹈是分不开的。   精选诗歌,整理正乐,合成一集的《诗经》,是孔子《乐》教的经典教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了适当的安排。他从三千多首原始诗歌中精选出来三百零五首,对音乐进行了研究和整理,“正乐”即对诗的乐调进行整理,使它们尽量恢复古时诗乐相配的原貌。《雅》、《颂》都是宫廷的表演乐曲,同时又是《诗经》中的两大部分。古代诗、歌是不分家的,它在孔子的《乐》教中占重要地位,在战国时期,从事于外交活动,时常要引用《诗经》里的诗句,如果不掌握《诗经》中的诗句,是不能当外交官的。“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一个人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孔子认为《诗》可以感发精神,可以使人了解社会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帮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诗经》里的诗歌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总之《诗经》是《乐》教的重要教材。即“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诗经?郑风?子衿》郑玄注)

  兴正礼乐,维护统治,是孔子《乐》教内容的显著特色。礼乐教育是夏、商、周三代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孔子《乐》教的重要内容。“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表明孔子对三代礼乐制度的沿袭有着深刻的认识。当时,贵族、士人子弟都入国家兴办的学校,音乐已成为他们的必修课,施教的内容包括“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韶)》、《大夏》、《大?》、《大武》”。(《周礼?春官宗伯》)其教育任务是培养担任国家礼仪活动官职的“国子”[2]22。他们除了学习唱歌跳舞外,还要学习乐器的演奏。作为私人授徒的孔子,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在《乐》教中自然会以“兴正礼乐”(《史记?周本纪》)为己任,这与当时国学的礼乐教育是一致的。在孔子看来“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者也”。(《乐记?乐化篇》)说乐是用以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的,礼是用以约束外貌行为的。单要求有礼是不够的,必须用乐配礼规范人的行为,这样才能心服口服表里如一。孔子认为《乐》教绝不仅仅是形式、技艺的培养,核心是“仁”的培养,如果不能激发学生“仁”的情感,《乐》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他希望用礼乐的结合培养“仁”者,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孔子说:“乐乎乐乎,钟鼓云乎哉?”他的意思是:乐呀乐呀;难道只是钟鼓一类的乐器演奏而已吗?(《论语?阳货》)“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可以看出孔子的《乐》教内容轻娱乐重政治,是维护当时政治统治的一种手段。

  八音克谐,弦歌不绝。言传身教是孔子《乐》教内容的显著特点,孔子经常和学生在一起不仅动口更勤于动手,“弦歌之声不绝”。表明他善于弹琴、鼓瑟、击磬、唱歌。先秦的乐器按照不同的制作材料分为八种,后人也以“八音”作为各类乐器的统称,即《周礼?春官?太师》所说的“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仅在《诗经》中出现的乐器名称就达二十九种之多。据说曾使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舜乐《韶》,就因为以箫为主奏乐器而被称做《箫韶》。足见当时孔子会演奏的乐器相当之多,且演奏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墨子?公孟篇》说:“儒者,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弦《诗三百》,诵《诗三百》。”这说明《诗经》各篇都是可以合乐演唱并伴以舞蹈的。在《史记?乐书》中宾牟贾根据孔子口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狭。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讲述了《武》从步阵、进击、鸣鼓、奏乐、舞姿到与乐合奏表演的全过程,描写了武王伐纣的“壮美”场面。《礼记?郊特牲》称“《武》,壮而不可乐也”。从《武》乐的诸种艺术表演上,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孔子高超的表演技能。

  感悟孔子《乐》教内容,有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内容深入浅出、各有侧重,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礼记?经解》)由此看出,《诗》教倾向于性情的培养,使人温柔诚实、淳朴;《乐》教更倾向于情感的陶冶,使人胸怀宽广,品性平易、善良。正是孔子对《乐》教内容的全面把握,才使他在教学中志存高远、游刃有余。

  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孔子是私人讲学的祖师爷,从三十三岁开始“教师”生涯,被称为“万世师表”。在长期的教育中,他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乐》教方法,他大力推行有教无类、公平教育,积极倡导因材施教、自得其乐、教学相长、能者为师的《乐》教方法,使本来属于贵族专利的音乐教育在当时情况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通过教育,他培养出了一大批才艺超群的弟子,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有教无类,平等博爱。西周时有“礼不下庶人”(《孔子家语.卷七.五刑解第三十》)的规定,然而孔子的《乐》教却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观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他提倡有教无类、广收门徒,不论出身高低贵贱、贫富差别,凡是好学之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他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且应该受到平等博爱的教育,从而把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展到一般普通老百姓。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他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接近的,没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教育的作用才使人的发展有了差别,所以,人应该接受教育,而且应该终身接受教育。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不仅树立了人人平等接收教育的理念,而且是对人性的一种肯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如子贡所言,孔子正身以俟,来者不拒。对前来求学的弟子施以平等的教诲。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来学的人送上微薄的学费,他都给以一视同仁的教诲,就是对自己的儿子孔鲤也一样,从未给予特殊的“异闻”(《论语?季氏》)和教育。不管谁即使不是孔子的学生,凡有“难与言”(《论语?述而》),只要有所问,孔子必有所答。   因材施教,自得其乐。孔子倡导愉快教育、快乐生活,在《论语?为政》中,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和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给以各不相同的教诲。有一天,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四个学生谈人生志向。前面三个理想很远大,有点好高骛远,孔子没有表态。当听完曾皙的志向后,孔子长长地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曾点,字子晰,亦称曾皙、曾晰,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是一样的。而《论语?先进》中是这样描写的: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寇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逐渐稀落下来,原来别人谈理想时曾皙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着瑟,听到老师问他,他让瑟声逐渐缓和下来,缓和到最后一声,“铿尔”,当的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把瑟放在一边。然后毕恭毕敬地站起身来说:我与他们三位不同,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就是烟花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到沂水边洗洗澡,到高坡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歌回家。孔子认为人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自在悦乐、随遇而安。

  教学相长,能者为师。孔子特别注重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教学不仅在于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他教学形式多样,传道、授业、解惑合为一体,使学生融会贯通。他周游列国得不到重用,在归途中,看到幽谷里盛开的兰花,便借景抒怀,弹琴作《幽兰》一曲。据汉末著名文学家蔡邕在《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芦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孔子感慨地说,兰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却与野草杂处,如贤德之人生不逢时。他用兰花比喻自己,抒发情感。有一次,孔子在室内鼓瑟,他的学生曾子和子贡在外面听。一曲终了,曾子说:“老师的琴声里怎么有贪婪残狠的情绪,这不合于仁义之心吧。”子贡就进去问孔子。孔子说:“曾参真是不简单啊!我刚才鼓瑟的时候,看见有一只老鼠跑出来,而梁上有一只狸猫顺着梁走动,想捉住老鼠,我的瑟声中就情不自禁地把这样的情绪表现出来了。”[3]41-42

  感悟孔子《乐》教方法,正确的方向能引领人,科学的方法能造就人。正是孔子对音乐教育真谛的全面把握,才使他在《乐》教中得心应手。他有教无类的思想告诉我们:音乐教育是面向大众的音乐教育,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他因材施教的方法告诉我们:在《乐》教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同时师生之间需要相互切磋、讨论;他重视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孔子的这些《乐》教方法,不但在古代是进步的,就是在今天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综上所述,一部《论语》让我们感悟良多,里面很多思想和精神都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尤其“乐在人和”的思想更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他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教学纲领,运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贤人”和“君子”。他总结的“学而知之”、“不耻下问”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格言箴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4]028。

《论语》中的音乐考量

论文搜索
关键字:音乐 论语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