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以《夏洛的网》为视角的文学翻译艺术探讨论文

以《夏洛的网》为视角的文学翻译艺术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6

以《夏洛的网》为视角的文学翻译艺术探讨

  作者简介:黄丽娜(1980.12-),女,汉,河北邢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比较研究,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1

  一、《夏洛的网》文学翻译――对叠词与拟声词的灵活运用

  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描写在作品当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儿童文学作品当中的语言描写具有如下特点:形象感强、色彩感鲜明、动态突出、词语间的组合形式多变等。任溶溶在《夏洛的网》翻译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和拟声词,体现了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例1:Wilbur amused himself in the mud along, the edge of the brook, Where it was warm and moist and delightfully sticky and oozy.

  译文:威尔伯待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的,舒服极了。

  例2:Wilbur grunted. He gulped and sucked, making swishing and swooshing noises, anxious to get everything at once.

  译文:威尔伯呕呕地叫。它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地喝,发出稀里哗啦、呼噜哗啦的声音,急着要一口气吃个精光。

  例1中,烂泥“湿嗒嗒”“黏黏糊糊”,该句的描写连续使用了两个叠词,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加真切的触觉;例2中,与“gulp and suck”相对应的词语是“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地喝,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地喝”,任溶溶先生在对该句进行翻译时不但使用了“大口大口”这种叠词形容词,同时还对短语进行了重复,由此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了小猪威尔在吃东西时的急切与喜悦的心情。此外,“呼噜哗啦”以及“稀里哗啦”这两个拟声词的运用,从声音上加强了读者对小猪威尔吃东西时样子的认识。

  在全篇译文当中,几乎所有与描写有关的地方,任溶溶都巧妙地运用了叠词和拟声词,这彰显出了译文的文学色彩,更容易感染读者。叠词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若是运用得当,则可以进一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从而提高读者对作品中一些事物形象的把握,同时还能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而译文中大量拟声词的运用,使语言本身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由上述两个例子当中可以看出,汉语中的叠词和拟声词要比英语更加丰富。任溶溶在对原文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原文的局限和束缚,他充分结合了儿童语言的特性,并顺应译语的习惯,灵活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叠词与拟声词,从而使译文带给读者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从“视、听”的角度激发出了读者的想象力。

  二、《夏洛的网》文学翻译――对儿童文学原作风格的尊重

  儿童文学的翻译要始终尊重原作的风格,以儿童的口吻赋予译文纯真、童趣,使其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语言表达习惯。任溶溶在翻译《夏洛的网》时,以儿童读者为翻译目标,使翻译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做到了对原作的忠实。

  例3:…that pigs of ours was an extra good one. He's a solid pig. That pig is as solid as they come.

  译文:我们这只小猪是一只特级好猪。它是一只王牌猪。这猪是天字一号的。

  例3中,“good”、“solid”是形容词,尤其是“solid”出现了两次。任溶溶将这些形容词分别翻译为“特级好”、“王牌”、“天字一号”等幽默感十足的词语,不仅使译语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而且还表现出了猪主人的情感变化,为儿童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夏洛的网》文学翻译――对儿童文学作品审美功能的再创造

  大多数儿童文学的研究者均认为,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以下三种功能,即审美、娱乐和教育。鉴于此,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译文中应当充分体现出原文的这三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的价值得以彰显。任溶溶在对作品中的审美功能进行创造时,主要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程度以及作品的主题意义来完成的。

  例4:Let him die,said the rat. I should worry.

  译文:让它死掉算了,老鼠说。我才不在乎呢。

  为使老鼠自私和冷漠无情的性格在译文得以完整地诠释,任溶溶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了表现语气的词语,即算了与呢,借此突出了老鼠对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才不在乎”一词的运用,使原本的肯定句转变为否定句,更突显了老鼠自私的性格特点,这也是任溶溶借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技巧。该例子充分说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带有功利性的,整个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对审美功能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结论:

  总而言之,任溶溶在翻译《夏洛的网》时,是站在儿童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并以儿童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原文作品的涵义,由此为少儿读者呈现出了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译者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之前,必须要明确目的,掌握儿童文学翻译艺术的特点,并以译语作为中心,多运用一些符合儿童语言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将原文作品中的风格、语体以及美感等内容在译文中完整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才能获得更多儿童的喜爱。

以《夏洛的网》为视角的文学翻译艺术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角 文学 探讨 翻译 艺术 夏洛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