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全唐诗》诗境中舞蹈艳丽缤纷的艺术展现论文

《全唐诗》诗境中舞蹈艳丽缤纷的艺术展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8

《全唐诗》诗境中舞蹈艳丽缤纷的艺术展现

  如果说先秦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么唐代则是百花齐放的舞台,它既是诗歌的时代,也是舞蹈、绘画、音乐、书法、雕塑高度发展的时代,《全唐诗》是诗人情感生命的结晶,也是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生活的反映。唐朝是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从唐诗里,我们能够充分领略到当时艳丽缤纷的舞蹈艺术

  一 舞蹈在《全唐诗》中的艺术呈现

  《全唐诗》编于康熙年间,收录唐代2529人的诗作共计42863首,其中有很多篇幅是描写当时的乐舞。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状况良好,社会安定,民族融合,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唐朝的舞蹈既承接和发扬了南北朝优秀传统,又博采众长,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和西域音乐舞蹈风格,经过不断地提炼和改造,形成了独树一帜又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然而,舞蹈是一种视觉表演艺术,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由于古代缺乏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舞蹈的面貌很难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有幸的是,唐朝保留下来的大量诗歌中,却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当时的舞蹈艺术形象,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的乐舞盛况。《全唐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唐朝舞蹈的重要史料,综合起来,《全唐诗》诗境中,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展现舞蹈的。

  1 直接勾勒舞蹈形象

  直接勾勒,也称白描,其名称得益于中国画技法,白描在中国画中是指仅凭借墨色的线条而无需借助色彩勾描成画,而在文学作品中,是指运用朴素的文字直接描摹,笔墨简练,给人直观而鲜明的印象。在唐诗中,诗人常常选用凝练精准的词语,主要是动词、形容词来描绘舞者的动作形象,例如,李峤《咏舞》中“霞衣席上转,花袖雪前明”,动词“转”字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舞蹈动作,体现了其动作的动感,而形容词“明”写出了花袖舞动的忽明忽暗、扑朔迷离。在《全唐诗》中,这样运用白描手法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举”、“踏”、“扬”、“起”、“凝”、“倒”、“叉”、“纵送”、“旋转”等。

  2 运用比拟修辞手法展现舞姿

  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成另一个事物描写,或将人比作物,或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比作乙物,比拟的运用能够使描述的对象更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赋予事物特殊的情味,表达爱憎分明的情感。比拟也是《全唐诗》中咏舞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以杨玉环为侍女张云容的霓裳羽衣舞所作的诗歌《赠张云容》为例,“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红蕖,即荷花,诗歌先是将舞者比作亭亭玉立的荷花,罗袖轻飘,如袅袅升起的秋烟,花香随着罗袖的摆动不断传出,令人心醉;一阵微风出来,舞者如同岭上冉冉升起的轻云,又如同嫩绿的柳枝在清池边初拂水的瞬间,摇曳多姿。比拟的巧妙运用,将舞蹈的绝妙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3 运用联想和想象侧面烘托

  联想和想象是在白描和比拟之外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它不是对舞姿或舞蹈形象进行直接描绘,而是通过观者观看舞蹈所产生的心理反应、独特感受和引发的联想,来侧面烘托舞者高超的技艺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例如,杜甫笔下公孙大娘的表演使得“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通过观众“色沮丧”的神态,以及这表演好像使得天地都为她“久低昂”的侧面烘托了公孙大娘舞艺的奇绝,其实,天地是不会为她上下晃动的,这只是观众产生的一种幻觉。例如,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歌》中“琵琶羌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羌笛和琵琶”描绘的是西域情调,“出塞入塞声”引发了人们对塞外风光的联想,“花门山头黄云合”是恶劣战争即将开始时黄沙漫天的景象,“白草胡沙寒飒飒”展现了大漠的苍凉,这四句诗似与舞蹈无关,却无处不表现舞蹈,展现出舞蹈带给人的无限想象。

  二 《全唐诗》中艳丽缤纷的舞蹈展现

  1 繁花似锦的舞种

  唐代舞蹈大致可划分为软舞和健舞两类。软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多为轻歌曼舞,长袖飘飘、优美轻盈、细腻舒展、温婉抒情是它的主要特征,软舞包括《凉州》、《绿腰》、《苏合香》、《春莺啭》、《垂手罗》、《屈拓》、《团圆》、《旋甘州》等,具有阴柔之美;健舞是从西域传入,具有明快活泼、动作矫健有力、节奏鲜明的特点,舞蹈包括《浑脱》、《剑器》、《胡旋》《胡腾》、《柘枝》、《阿连》等,充满阳刚气息。唐诗中对这些舞蹈都有精彩的描绘,例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描绘的是剑器舞,“弦鼓一声双袖举,迥雪飘遥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巳时”描写的是胡旋舞,“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飘” 描画的是柘枝舞。此外唐朝还有字舞、马舞、花舞、兽舞等,王建的“罗衣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描绘的便是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字舞。多种多样不同的舞蹈,在《全唐诗》中都有精彩记录。

  2 曼妙怡人的舞蹈家

  唐人酷爱舞蹈,乐舞机构庞大繁多;唐人也善于起舞,除了专门从事舞蹈的舞人之外,上到帝王贵妃下到市井小民,大多能歌善舞,唐代是个舞蹈家才人辈出的朝代,舞蹈家技艺高超,有的知名度甚至不亚于诗人。这些人当中既有专事舞蹈的艺人,又有不以谋生为手段、只为娱人娱己的贵族阶级。例如,谢阿蛮以《凌波曲》成名,那胡擅长《柘枝》,悖孥儿《凉州》惊人,张四娘善弄《踏谣娘》,公孙大娘以《剑器舞》闻名遐迩,杨玉环、张云容善《霓裳》,可谓群星璀璨。此外,还有像关盼盼、唐有态、张红红、曹娘、雷海青、罗黑等成千上万名不见经转的艺人,这些曼妙怡人的舞蹈家给诗人带来深深震撼,引发了创作灵感,于是诗人将这种震撼付诸于笔下。正是借助了唐诗的传播,一些舞蹈家的身影在《全唐诗》中熠熠生辉,使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依旧能够领略到他们当年的风采。   3 形体与神态美浑然天成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却又最充足的表现”,感情是舞蹈的灵魂,离开了感情这个基调,舞蹈中的一切动作将变得机械乏味。诗人不仅要通过对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精雕细刻来传情达意,还要注意捕捉表演者的表情、神态。唐诗中常见的“回”、“旋”、“转”是用来表现不同的身体动作,“踏”、“行”、“移”是步态动作,“拂”、“飞”、“翻”则是表现袖的摆动,那翩翩的舞蹈,或如莲花破浪,或如流风回雪,或如弱柳,如惊鸿如仙人令人赏心悦目。在身姿的绰约迷人外,再加上顾盼神飞的眼波,更有传达不尽的撩人情思。例如,刘禹锡的“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张说的“长袖迟回意绪多,清商缓转目腾波”,沈亚之的“颦容生翠羽,曼睇出横波”,白居易的“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无不通过舞者妩媚多情的眼神,传达出诗的意境和神韵。舞蹈有别于其它艺术,它直接冲击观众的视觉,具有可视的特点,唐代诗人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全唐诗》诗境中,充分体现出舞蹈的节奏、造型和情感三者的完美统一。

  4 舞蹈服饰美轮美奂

  舞蹈服饰,是舞蹈风格和舞蹈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唐朝舞蹈服饰用料非常讲究,做工精细,注重细节,但它不是点缀,不是单纯为了视觉而造型的,而是为舞蹈所要呈现和表达的风格、意蕴、舞者的个性特征、内心情感变化等服务的,服饰与舞蹈浑然一体,是《全唐诗》中展现的舞蹈特色。不同的舞蹈种类和舞蹈风格,在服饰又各有差异,健舞的服饰偏紧凑,洒脱利索,适合剧烈运动,例如,胡腾舞头戴尖顶帽子、身着圆领长袖衫、黑色腰带、黄色软棉靴,代表是诗作有刘言史的《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舞》和李端的《胡腾儿》;软舞的服饰一般有飘逸轻盈的裙裾,并带着长长的袖子,例如,诗人李群玉这样描写他所观看到的绿腰舞: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像这样轻盈而飘逸的意境、宛若游龙的舞姿、婆娑蔓延的曲线运动的美态,皆离不开服饰美的衬托。唐代舞蹈服饰样式繁多、率性大胆、艳丽多彩、兼收并蓄,既有传统中原服饰例如,大袖、裙襦、锦屐、云冠等,又有西域风情的裤帑、皮带、皮靴,也有佛教色彩的袈裟、行缠等,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即使忽略掉动人的舞姿,单单饱览《全唐诗》中的舞蹈服饰,就已经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了。

  5 情感内涵的摇曳多姿

  《全唐诗》中的咏舞诗,有赞颂艺人精湛舞艺的,有抒发观舞感受的,有以舞喻理的,有抒写人情的,有表达政见的……这些咏舞诗展示了诗人们充沛丰富的情感,也展示了唐朝的社会百态。赞颂艺人精湛舞艺的,例如,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杨贵妃的《赠张云容》;感叹艺人悲惨命运的,例如,张祜的《爱妾换马》、张窈窕的《春思》;抒发思乡之情的,例如,施肩吾的《夜笛词》、顾况的《听角思归》;抒写离愁别恨的,例如,唐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岑参的《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概叹生平的,例如,杜牧的《遣怀》、罗隐的《嘲钟陵妓云英》;抚今追昔,例如,顾况的《听刘安唱歌》、白居易的《江南遇天宝乐叟》;借舞为天子歌功颂德的,例如,徐元鼎的《太常寺观舞圣寿乐》、令狐?的《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讥讽时政的,例如,元稹的《胡旋女》、张籍的《凉州词》等,可谓包罗万象,摇曳多姿。

  三 结语

  唐朝的舞蹈与诗歌有着天然的联系。唐人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兼收并蓄,不断丰富,使唐朝的舞蹈达到了艺术高峰,这些高超的舞蹈艺术又开阔了诗人的眼界,震撼了诗人的心灵,激发了诗人的创造欲望,一篇篇咏舞的诗歌便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一篇篇佳作捕捉了舞蹈最直接的形象,将动态的美转化为静态的美学形象,并依托独特的唐诗为载体,被广大读者所传诵,使唐代舞蹈得到传播和保留,扩展和增强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愉悦,令人心驰神往。《全唐诗》中的咏舞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史学价值,文化学价值、社会学和民俗学价值,更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

《全唐诗》诗境中舞蹈艳丽缤纷的艺术展现

论文搜索
关键字:舞蹈 艺术 唐诗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