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障碍及出路分析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障碍及出路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16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障碍及出路分析

  一、发展中小企业年金的背景及意义

  表1

  时间/项目 2011年底 2012年底 2013年8月底

  全国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个数(万个) 4.49 5.47 5.94

  参加职工总人数(万人) 1577 1847 1957.30

  累计基金结余(亿元) 3570 4821 5366.65

  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的比例(%) 7.31 8.03

  数据来源:人社部2011年度、2012年度发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013年9月发布的《2013年二季度企业年金业务数据摘要》

  如表1所示,从我国企业年金量的发展来看每年有所增长,但是占的比例、涉及的人数和企业的数量都还相对比较少,所以企业年金发展空间还很大。

  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危需要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而发展企业年金则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目前,我国企业的税负偏重,尤其是很多中小型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他们更宁愿以实际工资的形式将企业年金资金发放给员工,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企业年金概念界定

  欧美国家“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其中,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主要针对企业,是指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三、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从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企业年金的政策法规来看,可以将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以下两个阶:

  第一个阶段:企业年金制度的探索阶段(1991-1999年)

  1991年“国务院关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94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95年12月,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464号),对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实施条件、决策程序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并明确提出我国补充养老保险采用DC模式。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中明确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

  第二阶段: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2000至今)

  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2000]42号)明确了四项新政策:一、将补充养老保险名称规范为企业年金;二、采用个人账户式管理;三、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四、实行市场化运营与管理。2001年《国务院关于同意<辽宁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1]79号)提出,“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需具备3个条件: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生产经营稳定,经济效益较好;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2005]3号文件指出“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2007年确立了《社会保险法》。

  四、中小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一)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年金总体上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覆盖范围、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增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年金基金积累所占比例过低、覆盖范围过小,同时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效益好的行业发展较好;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较好;内陆企业和大多数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二)制约因素

  具体来说有中小企业年金发展有以下制约因素:

  1. 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首先,缺乏基本法律支撑体系。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缺乏实践指导意义,导致中小企业顾虑较多,参与积极性不高。其次,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税优政策是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根本动力,税优政策不完善严重制约着企业年金的发展。再次,基金投资监管机制不完善。年金市场相对复杂,监管主体多,缺乏协同监管机制,无法避免出现强调部门利益的倾向,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持观望态度。最后,国家的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国家一直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但是具体落实到宣传实践上,缺乏针对性,没有深入企业进行宣传指导,导致很多企业雇主和职工对企业年金的认知存在偏差。

  2. 金融机构供给不畅。大多数金融机构的企业年金计划设计简单,设计理念依赖于原传统团险产品,趋于同质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具有较高的投机风险,企业年金面临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

  3. 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困难重重。首先,建立企业年金门槛高。我国规定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完成履行缴费义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并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资金积累的成长期,规模小、资金实力相对有限、抗风险能力差,加上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重,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劳动关系不稳定,缺乏系统完整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目前我国企业年金便携性不够,年金责任问题不明确,而企业年金又是长达数十年的积累型计划,这让大多数中小企业敬而远之。最后,中小企业雇主对企业年金的认知存在偏差。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唯一目标,很少考虑社会责任,将企业年金乃至基本养老保险视为负担,导致拖欠社会保险费的现象屡见不鲜。   4. 职工个人对企业年金重视不够。首先,职工对企业年金心存顾虑。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不高,风险大,加之企业年金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并由企业代缴代扣,个人缴费部分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税,很多职工觉得没有实际优惠。其次,缺乏职业安全感。中小企业强资本,弱劳工现象普遍存在,职工只能够被动地接受高压力、低报酬、少福利的不合理安排,部分员工不相信雇主会长期坚持为自己缴纳年金,于是放弃年金权利,导致企业年金的建立缺乏外在压力。再次,养老观念更新跟不上消费观念更新。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理念,当代中国很多年轻人已经接受现代消费理念,但养老观念陈旧,很多人不为养老进行储蓄,寄希望于子女,工资月光,他们不仅没有抵抗社会风险的能力,也没有长远的养老计划,对企业年金计划缺乏应有的认识。

  五、中小企业年金发展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面临的障碍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措施,具体如下:

  (一)做好企业年金的宣传工作

  企业或职工个人对于企业年金的认知存在偏差,这是导致企业年金不能得到广泛推广的重要原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个人的自我责任,对于探索建立企业年金以及更好地实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完善立法及税收优惠政策,并做好金融市场监管

  由国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协调部门间的职责和关系,为企业年金建立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积极性。同时,国家需规范年金市场及其运营管理,控制风险,为建立企业年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深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企业年金依附于企业的发展,在国外中小企业代表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高就业率和自由流动,而在我国却代表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竞争力弱,因此不能强行要求其建立年金计划,应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才能更好的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

  (四)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实际的年金计划

  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较小,缺乏对基金管理机构的吸引力。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建议实行集合年金计划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单个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成本,发挥规模效应,也有利于年金计划的持续运营。我国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集合年金计划产品,但还不成熟,西方国家集合年金计划已有成熟的模式,例如小企业雇员储蓄激励匹配计划、多雇主养老金计划(美国),多企业计划(法国),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加拿大)等等,值得借鉴。

  由上可知,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计划,不仅是国家和企业的需要,也是职工个人的需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年金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国家相关立法、扶持及税优政策的不断完善,集合年金计划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障碍及出路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企业 年金 制度 出路 障碍 中小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