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5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085-03

  作者简介:郭润宇(1993-),男,西安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生,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寇敏婕(1994-),女,陕西咸阳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赵景峰(1963-),男,陕西合阳人,西北大学经济理学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促进农业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产品市场格局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农业也开始与世界农业接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如何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弥补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消失之后产生的制度空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历史性转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特别是在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增速较快,产业化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更是明确提出了“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重要论断,并对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出了具体部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战略。

  由于我国传统农业布局无法快速适应国际化进程,又好又快地发展相关现代农业产业显得尤为重要。而今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拓展海外,形成了农产品的国际化大市场,这也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提高基础产业新技术,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然而相对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尚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对此,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找解决之道。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市场化,即生产各要素以及产销由市场决定;区域化,即农副产品生产的相对集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即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要达到具有规模效益的一定规模;企业化,即生产、加工、经营各环节的企业化管理;一体化,即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社会化,即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效益最大化,即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据,我们对农村居民1979年至2012年的人均年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做了相关性的分析和处理,如图2:

  根据线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费支出(y)和人均年收入(x)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消费量紧跟收入增加的步伐,并在2003年呈现出走高的趋势,这与我国农村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的现实相符。尤其是在近几年,农民的收入也大有破万之势,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更是迈上新台阶。但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地区的产业化对其他地区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回流效应,使得区域产业化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就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由于地缘限制,欠发达地区的技术相对落后。由于我国前期的政策倾斜,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资金都注入了东部的农业开发,东部的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并没有及时补给到西部农村,剥夺了欠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机会。发展的现代化要求与传统落后的技术不匹配导致产业化进程停滞不前。

  2.产业链条深化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化的深入发展需要资金、基础设施、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各方面的配套发展。但欠发达地区缺乏完善的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机制,无法拓宽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融资渠道。实践表明,欠发达地区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资本的限制导致产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使得产业化的格局始终是小农布局,无法进行规模化产业生产。

  3.人口素质、技能与产业化要求的矛盾。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欠发达地区的受教育程度相对更弱,这与产业化需要先进的人力管理技术相矛盾。而产业化是在土地流转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化经营,这些失地农民就成为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土地的保障功能仍较明显,大量农民滞留在农村需要土地,成为土地流转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比农户具有更强的博弈能力,而农民缺乏谈判能力,因而企业会倾向于压低农产品的协议收购价格,农民的利益无从保障,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的认识也十分有限,在制度上对集体经营规定和保障不完善,在法律上界限不清晰,政策上缺乏鼓励,实际操作上对农民的引导也不够,这也使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化经营困难重重。   4.要素的分散和农业流通机制问题。农业相对于工业落后的原因在于其生产要素的分散,欠发达地区的农业要素流通机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制约农业组织创新的客观限制条件。由于欠发达地区缺乏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因此无法设计一个灵活、快捷、有效的流通机制,更好地实现和发挥农业产业价值。

  三、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农业产业化最初是由发达国家提出的,也优先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得以实施。但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促进落后的农村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前所述,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还是停留在技术落后的小农分散经营的水平上。这些地区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开拓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链条,完善经营体系

  由于我国欠发达地区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因而发展其农业产业化,从宏观上来看,就是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传统产业,着眼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注重名特优稀农产品开发;从微观上来看,各地必须根据自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禀赋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第一,要充分利用当地“原生农业”积极发展相关农业生产,支持和组建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构建农业产业网络;特别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农产品的运销业和服务业,形成为科、农、工、贸一体化的集约型农业。第二,打造强势龙头企业。通过对原有企业改造、扩建,小型企业联合,以及在市场、资源条件好、加工环节薄弱的地方新建等办法,本着对基地和农户的牵动力要强、生产加工规模要大、产品要有特色、科技含量要素、市场出口要通畅、企业效益要好的标准打造和提升龙头企业。第三,夯实产业基地。加强基地建设,不仅要以主导产品为核心形成规模,而且要坚持区域性连片开发,包括跨村连片开发、跨乡连片开发,甚至跨市、县连片开发,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好,人好我早”的基地发展格局。

  (二)更新方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科技武装农业的过程。为此,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农业产业化发展观也尤为重要。第一,由于许多欠发达地区欠缺产业化基础,所以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硬件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农田、水利、农机、交通、通讯、市场、科教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的条件,推进山、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业水、电综合开发,提高土地、山林、水面等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第二,加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应用技术建设。要大力组织和实施农业的“良种工程”,不断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促进种养良种化、优质化。第三,加强农业产业化主体的科技素质建设。鉴于欠发达地区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低下的现状,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引进技术和技能。第四,加强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建立乡镇政府、企业、民间多元化的农业科技科研推广体系,鼓励区域性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部门之间以不同的方式加强合作,不断地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链”,密切政、学、产、研之间的联系,在实现“双赢”中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使农业走上依靠技术创新的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合理规划区域产业战略,大力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农业产业化必须具有一系列合理的制度为保障,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针对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分散与流通机制不合理的矛盾,应大力完善农业市场,有计划地建立区域性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及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载体,壮大市场主体,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政府应转变重点发展区域的规划,由过去重点抓地域、抓环节转移到重点抓产业、抓产品、抓特色,由过去抓个别乡镇村组示范转移到抓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要切实制定和落实支持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倾斜政策,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税费征收、科技应用、信息传输、中介组织发展、社会化服务、科技人员待遇、农民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为农业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农业 产业化 产业 发展 地区 问题
最新农林学论文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果树栽培学有效教学
浅谈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模式的对策及思考
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振兴战略”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北方秋葵育苗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及改
甜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宁阳县蔬菜标准园区创建措施及成效
甜玉米新品种江甜088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
热门农林学论文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