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简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简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17

简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教育意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一、红色文化内涵分析

  红色文化是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历史锤炼中形成的遗址遗迹、建筑设施、历史文物以及文艺作品等总称。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有形的红色文化是指以物质状态存在的红色文化,例如革命遗址、革命先烈故居、所使用过的物品等等;无形的红色文化是指以精神形态存在的红色文化,也就是在革命历程中历经艰辛所形成的价值观、信仰、信念、行为准则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无形的红色文化主要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井冈山精神”是指在70多年以前,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其为中国革命播下了星星之火,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是指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形成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的精神,其以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史诗般的伟大革命业绩,激励着世人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不畏艰险、坚忍不拔。

  “延安精神”是指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延安,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为当时关系中国革命命运的决策制定、取得最终革命胜利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北大荒精神”是指五十年代中期,黑龙江垦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拓荒建设历程中,长期锤炼出来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西柏坡精神”是指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期,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红色文化充分体现了历经考验的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凝聚了人类先进文明的深刻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纲要》是通过对从鸦片战争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期间的历史内容的深入探讨,令高校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充分认识中国的国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曲折的发展历程孕育而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为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其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培养、精神引领、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红色文化在《纲要》教学中的运用存在着以下不足:

  1、对红色文化教育意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难以心领神会,甚至认为对红色文化只是革命年代所需要的,对红色文化产生心理上的抵触。同时,在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很少去关注过去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认识不到红色文化资源在培养自身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高校《纲要》教师的教学大多数也仅限于课堂上知识、理论的灌输,缺乏动力进行红色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2、红色文化教育缺乏有效手段和必要投入

  在高校《纲要》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占较大比重,缺乏观影、参观、实践等有效的教学手段,难以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可以给高校学生形象地展示红色文化的全面内容,更易产生学生的共鸣。通过参观红色文化遗迹,可以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场所,实地的参观体验可以更立体地感受革命伟人的风骨遗风,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领悟和吸收。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可以亲身体验当年革命历程中的艰苦境况,加强红色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感染力。此外,有些高校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度不高,缺乏相关的教学投入,难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推翻封建主义、内忧外患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必然,红色文化是对这三个历史必然的最好的印证。利用红色文化的力量,能够增强高校学生对历史选择必然性的认识。   2、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锤炼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全党人民的“传家宝”,永远都不能丢,革命文化和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革命文化精神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革命年代,在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建设当中,革命精神的发扬也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畏艰险、坚忍不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的深入教育,能够有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其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其思想品德、胸怀抱负的良好发展。

  3、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马克思主义就是其基本的指导思想,随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这些思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对这些思想理论的科学运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思想理论,可以为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础,提高高校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认识,坚定高校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四、红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途径

  1、以多样化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合于高校《纲要》教学内容中

  高校《纲要》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书本是《纲要》内容展示和学习的主要介质,要有效利用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通过影音、图片、历史文献等载体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提高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圆明园》系列纪录片,通过纪录片的详细表述,可以深刻体会当时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无耻侵略行径,理解当时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使得高校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更加深入和形象的认识,便于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以中国共产党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为原型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如《地雷战》、《敌后武工队》、《长征组歌》、《平原游击队》、《四渡赤水》等等,这些作品在全国范围内都获得广泛赞誉,对一代代人的成长产生了极大鼓舞和激励。

  《纲要》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篇,这三部分内容相对内容较为庞杂,单从文字层面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采用观看历史纪录片方式进行深化学习和记忆,使高校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染力,令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脉络有更好的把握,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有更好的感受和理解。

  2、借助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现场实践教学

  由于时间跨度太大,当今的高校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是比较陌生的,在《纲要》的学习过程中现场感比较差,对一些思想观念和历史问题很难理解到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通过亲眼目睹、亲手触摸,能够让高校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抽象的历史内容变成具体的实物、实景形象,带给学生更为强烈的感受,最终使教育内容充分消化、吸收,为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提供养料。如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遗址,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生活、斗争过的物、事以及革命烈士陵园的缅怀和瞻仰,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伟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积极心态。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是一种集思想、政治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实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库,不断丰富资源内容

  通过建设以红色文化文献、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展示、红色文化多媒体资源为主体内容的资源库,以中国近现代史重要时间节点、事件、人物为维度,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归集,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资源库开放给高校学生,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选择性的、方便的学习,通过不断丰富的资源内容,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为系统和立体的认识,让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感受红色文化资源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另外,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渠道对红色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并举行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摄影、演讲、征文、辩论比赛等活动,为高校学生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创造有利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以及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库等多种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运用到《纲要》的教学,丰富《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感染力,改进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学手段,增强《纲要》的教学实效。

简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化 中国 教学 资源 纲要 近现代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