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对策论文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19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是生理上基本成熟和心理上不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耐挫折能力较弱,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以后,各个高校也加强了关于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一项调查显示,在休学、退学大学生中,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的休学、退学的人数占到了 30%左右,并且有高达30%左右的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倾向。所以,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现状,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了解心理危机发生规律和特点,探寻心理危机解决的对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危机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成长中遭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应激或挫折时所发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当他们面临来自学业、情感、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生活事件时,容易引发不良心理和一些负性情绪,这些心理问题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因时间、地点、事件、情境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每个危机都是独特的,但从总体上分析,仍可以把危机分为发展型危机、境遇型危机、现实存在型危机、心理障碍型危机和自杀型危机五类。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及原因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条件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需符合以下三项条件:经历了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如学业挫折、情感挫折、天灾人祸和亲人的死亡等;引起当事人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

  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身心特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因素

  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若缺乏适应生活、人际交往的能力,一旦受挫可能无所适从,产生心理危机。此外,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有性冲动需求,对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产生渴望。然而由于性心理不成熟,可能常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怯甚至不正当的行为,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还有的大学生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既往史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等,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2.心理因素

  自我意识矛盾的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危机,大学是大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如果理想我和现实我不统一,会导致迷茫、困惑和角色混乱与失调。人格不健全、心理承受力差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心理因素。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心理教育多不重视,再加之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重智商,轻情商”“重物质,轻精神”,造成相当多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心理素质较差。

  3.社会因素

  (1)环境适应。由于自我地位改变,需要适应大学新环境,对于自立能力较差的新生来说,容易导致适应不良,严重者会引发适应不良症,引起学生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其他问题,因而环境适应是引发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业压力。进入高校的学生有的学习方法不适应,有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导致学生无兴趣和学习负担较重。同时,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要求,除了完成必修的学业之外,还要参加各种形式资格考试,使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引发心理疲劳,所以,大学生在家长期望、社会期望和自身期望的多重压力下,产生心理危机。

  (3)就业竞争。目前,虽然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也越来越高,留恋大城市工作,不愿到艰苦地区哪怕是国家十分需要的地方工作。许多大学生一入学就要考虑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他们常常会思考“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会否毕业即失业”等问题,不少大学生因心理恐慌和就业挫折引发心理危机。

  (4)情感挫折。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年晚期和成年初期,是建立亲密关系阶段。由于一些同学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由于缺乏经验,无法处理好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情感与学业的关系,一旦出现感情挫折就会陷入情感危机,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规律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由此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严重的最后甚至发展为嫉妒妄想,走上自杀和他杀的极端。

  (5)经济压力。社会变革,高校并轨招生以来,我国大学实行收费制度,这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压力很大。目前贫困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可能还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容易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由此出现心理危机。此外,还要了解当事人以往的应对方式、价值观、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支持情况等因素,有利于迅速介入,预防自杀和攻击行为的发生。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为了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爆发,学校必须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持系统,即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   (一)加强排查,建立心理预警档案

  1.确定预警对象和范围

  即通过静动态排查,对新入校的和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动态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预警对象和范围。

  2.了解预警对象的信息变化

  围绕预警对象建立一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队伍,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和细则,明确其职责和要求,形成一个有效的五级(心理委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辅导员、院系主管、学校中心)信息网络,定期对重点学生群体进行了解、评估和帮助,并汇集所有相关信息于校级心理中心,进行统一部署,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危机干预效能。

  3.确定重点关注对象

  通过辅导员谈心和心理咨询师对学生的约谈,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其危机的严重程度,对大学生进行分类,确定是否进行危机预告,从而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

  (二)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完善危机干预系统

  目前大学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危机干预系统不完善,危机干预人员和咨询人员人数明显不足等,信息反馈不及时,未形成全员(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家长、机关和后勤人员等)干预局面,所以需要领导及社会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应建立和完善从学生骨干、班主任、辅导员、到院系、学校中心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和五级信息网络(心理委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辅导员、院系主管、学校中心),还要注意与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使家长及时介入危机处理之中,使学生能顺利度过心理危机。

  2.加强大学生危机干预队伍建设

  加强大学生危机干预人员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专业技能,保持良好的兴趣和积极地参与;使干预人员能够尊重和理解当事人的情感,及时给予当事人足够的精神支持,给予当事人希望,传递乐观精神等。

  (三)加强危机干预后追踪和评估

  危机干预后及时跟进和评估,即是确保当事人安全的必然要求,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效果,提升应对现实能力。

  (四)加强危机前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1.加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2.加强生命和挫折教育

  通过讲座和学生朋辈辅导等活动,使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和责任意识,热爱生活和生命。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活动

  将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及时求助是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理念,使心理问题及时化解,防止严重心理障碍发生。

  (五)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途径,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实践证明,加强心理咨询和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是大学生应对自我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最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发生因素和发生机制,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更好的出尽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 危机 心理 干预 对策 成因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