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上市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论文

上市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23

上市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8-0049-05

  引 言

  安然等跨国公司东窗事发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长命基因和免疫系统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作用得到空前重视。随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规出台,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关联产业众多,社会影响巨大,完善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显得十分重要。然而据国家住建部披露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发生房屋市政生产安全事故487起,死亡624人,2012年下半年被撤销工程资质的建筑企业有1 236家,被注销和吊销资质的有3 054家,被停业整顿的有246家,由此可见,我国建筑企业在内部环境、内部监管等环节还很薄弱,有必要对建筑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并开展有效性评价。

  一、建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针对传统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采用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结合建筑企业的特点以及张兆国等(2011)的研究,将指标分为四个层级,如表1所示。

  (一)建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由于辅助指标起到的仅仅是控制变量和调节的作用,依据计量经济学小概率事件5%的做法,将第二层级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的权重分别确定为95%和5%。而对于第三层级的主要指标及其下一级指标,采用AHP方法确定权重。对于辅助指标的下一级指标,由于各个指标对辅助指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因此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均为1/3。现将第三层目标指标及其下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列举如表1。

  在确定主要指标下五个具体目标指标的权重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征询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根据1-9标度打分规则,得到如下判断矩阵:

  Y=1 1/3 1/3 1/5 1/23 1 4 1/3 33 1/4 1 1/3 25 3 3 1 32 1/3 1/2 1/3 1

  运用和法求出以上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t为(0.0641 0.2676 0.1481 0.4155 0.1048)T,该特征向量的最大特征值求解出来为:λmax=5.32661,一致性比率为:CI=0.072994<0.1,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将该特征向量作为各目标指标的权重向量。

  五个目标指标下的各四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类似,由于篇幅限制,此处就不再具体阐述,最终各四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战略目标:(0.109 0.229 0.059 0.363 0.119 0.121)T

  经营目标:(0.042 0.078 0.055 0.282 0.081 0.185 0.062 0.067)T

  合规性目标:(0.137 0.624 0.239)T

  报告目标:(0.2 0.2 0.6)T

  资产安全目标:(0.3172 0.1644 0.5184)T

  (二)建筑企业内部控制评分方法的确定

  根据各个指标性质的不同,将上述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于主要指标中的定量指标,笔者选用了功效系数法对其进行评价。另外考虑到指标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方向不同,把定量指标又分为正指标、负指标和适度指标。正指标是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负指标则是值越小越好的指标,而适度指标则是指需要将值保持在一个适度水平的指标。这三类指标的评分方法如下。

  正指标得分=■×60+40 (1)

  负指标得分=■×60+40 (2)

  适度指标得分=1-■×60+40 (3)

  式中Xmax表示该指标在行业中的最大值,Xmin表示该指标在行业中的最小值,D代表该指标在行业中的适度水平,式中的常数是为了将各指标数值直接转化为指标的分数而设定的,理论上可以取相加为100的任意两个常数,这里取40和60两个常数,其中40为基准数,即各指标的最低得分。

  对于主要指标中的定性指标,则要根据各定性指标的性质进行差异化评分。例如,对于经营目标中的是否被ST,*ST的指标,若是公司经营正常,该指标得分为满分100分,若该指标为ST,则其得分为70分,若该指标为*ST,则其得分为40分。其他定性指标评分方法类似,此处就不再阐述。

  而对于辅助指标中的定性指标的评分方法,则如表2所示。

  (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指数的计算

  内部控制综合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Yi=■Kip?■Kiip?■Kiiip?Xiii

  (4)

  Xiii代表第四级指标的得分,Kiiip代表第四级指标的权重,Kiip代表第三级指标的权重,Kip代表第二级指标的权重。Yi代表内部控制综合得分的分数值。

  二、建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检验

  为了检验所构建的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将上述评价体系计算出的综合得分与建筑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水平进行比较,若吻合,说明该评价体系有效;若不吻合,说明该评价体系无效。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公司更有动力自愿向外界传递利好信号以吸引更多优势资源流向自己公司。因此可以根据建筑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来评判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林斌、饶静(2008)和杨有红(2008)均通过相关的实证数据证明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的正相关性。因此可采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来代替内部控制的真实水平,对所建立的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一)检验样本的选择

  为了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选择2011年作为本次研究的年度。通过筛选整理,最后确定了53家2011年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建筑企业作为研究的样本。

  (二)检验过程

  1.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巨潮资讯,部分数据经过收集年报等资料手工整理而得,数据的统计和处理是通过Excel 2013和Spss 19.0完成。

  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定量指标进行评分的过程中,由于各建筑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水平等的不同,出现了一些指标值严重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状况。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偏离算术平均值标准差三倍以外的数据,根据他们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方向,直接将分值记为满分100分或者基准分40分,而不带入到其他指标得分的计算中。而对于缺失值,采用在建筑行业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取随机值的处理方法。

  2.信息披露详略等级的确定

  根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略程度不同,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即详细、比较详细、简略、未披露,并分别对其赋予3分、2分、1分、0分。将既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又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记3分;将只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且比较详细确认的记2分;将只简略披露了部分内部控制信息的记1分,将没有披露任何内部控制信息的记0分。

  3.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防止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识别这些因素并对他们进行控制。通过查阅文献得出,净资产收益率、业绩增长的速度、公司规模、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以及独立董事比例等均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呈现出正相关性。除此之外,企业上市的交易所也会影响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程度。

  (2)ICID与Score回归模型

  为了验证前述构建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能否反映上市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真实水平,建立有序多分类回归模型:

  ICID=?琢+?茁0Score +?茁1Profit + ?茁2Salegro+?茁3Asset+

  ?茁4Outdir+?茁5List+ε (5)

  模型中的变量说明如表3所示。

  (3)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利用Spss 19.0软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进行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和表5是对式(5)模型所做的有序Logit函数回归分析后的结果。表4结果显示,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0.00<0.01,说明所构建的检验模型是显著成立的。表5中各参数估计值的结果显示,内部控制得分的参数估计值为0.298,而且Wal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33,小于0.05,由于样本数量限制,笔者认为这个显著性水平比较显著。这说明内部控制披露水平与内部控制综合得分之间的确存在着正相关性,也充分印证了信号传递理论的科学性以及所构建模型对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状况的良好预见性。另外,从上述参数估计值也可以看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和公司所上市的交易以及公司规模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也充分印证了前人的研究。说明不同规模,不同交易所的确对内部控制披露水平会产生显著影响。公司规模越大,内部控制披露越详细。在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披露水平也比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披露水平高。然而,营业利润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参数估计值为正,但是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仅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参数估计值也为正,但是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虽然建立起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是独立董事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说明所建立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可行。鉴于此,笔者在下一个部分中就将用这种方法对建筑行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

  三、上市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实证分析

  (一)评价样本的选择

  我国证监会于2008年颁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因此为了分析我国上市的建筑企业在颁布基本规范前后的内部控制状况,笔者选择了从2008年开始在沪深主板上市的34家建筑企业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样本。

  (二)数据分析

  1.内部控制分数描述性统计分析

  34家公司2008―2012年的内部控制综合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6。

  从表6可知,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分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除了2008年的内部控制综合得分的平均数低于85分以外,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内部控制综合分数的均值均大于85,说明从建筑行业整体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是逐年提高的。另外,从每年内部控制综合分数的标准差值看,各公司之间内部控制的差距基本上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说明各上市建筑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且各上市建筑企业之间内部控制质量的差异也在逐步缩小。

  2.内部控制得分分类统计分析

  对2008到2012年建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综合分数按分数段进行分类,结果如表7。

  从表7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得分大于85的企业的数目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内部控制得分处于80~85分数段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加,内部控制得分低于80分的公司数量逐年减少,说明对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大部分上市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都还是比较有效的,内部控制不好的企业也在逐年完善之中。

  3.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分析

  对建筑企业从2008―2012年的各个目标得分的均值进行对比,各个具体目标值的得分如表8所示。

  从表8中数据可知,战略目标的得分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建筑企业目前战略意识还有待加强,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尤其在我国建筑行业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更要防范汇率风险以及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另外,数据表明建筑企业经营目标分数和资产安全性分数也不高,说明我国建筑企业还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方式、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对外担保制度等各项制度。   四、结论及建议

  建筑业产业链广、社会影响巨大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建筑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然而本文通过构建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对我国34家上市建筑企业进行内控有效性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建筑企业还存在战略目标实现程度较低,经营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实现程度不高的现状。这说明我国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还不太理想,内部控制体系亟待完善。

  提高建筑企业内控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提高公司高层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控环境,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现有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严厉杜绝“三套班子,一套人马”现象。其次,要树立全面全员风险管理观念,调动全体员工风险防范的积极性,加强对风险薄弱环节实施重点控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关键业务环节内部控制,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最后,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等信息工具为企业管理服务,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对相关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从而真正发挥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长命基因和免疫系统,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上市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建筑 企业 内部 控制 有效性 有效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