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对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调整论文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对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调整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11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对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11-02

  高职高专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它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是否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发挥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关系到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一、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现状

  泰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文化古城,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优越的区位优势,凸显泰州市承南启北交通枢纽重要地位。全市总面积5 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7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3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3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目前现有高职院校两所,一所本科、专科兼有的公办本科院校。其中有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州学院――原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5个本科专业,其余都是专科专业)。以泰州市2013年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为计算数据源,按照教育部2004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进行分类统计汇总,2013年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覆盖专业大类目录所有19 个专业大类的15个专业,覆盖率为78.9%;开设专业115 个,覆盖率为14.7%。其中,农林牧渔类、生化与药品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等六大类专业的布点数占总开设专业数的66.9%,招生计划数占到泰州市高职高专总计划数的72.5%。

  二、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泰州市是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努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着力构建以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和若干个新兴产品集群为主体的“1+3+N”产业体系,形成以中国医药城、出

  口加工区、新能源产业园、沿江产业带、里下河经济板块为辐射带动的“一城一区一园一带一块”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三大新兴产业强劲呈现异军突起之势[1]。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 000亿元;2012年达2 422.61亿元,是2002年的4.86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相对于泰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快速变化,泰州市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如表2所示。

  2012 年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比重为7.1:53.1:39.8。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20:32.2:47.8,招生计划人数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3.1:33.2:43.7。从数据分析显示,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比例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格局,第一、三产业设置的专业数和招生人数比重高于第一、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其中,第二产业设置的专业数和招生人数比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开设的专业和招生人数都集中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专业重复设置情况非常严重;覆盖第三产业所设置的专业重复率较高,如财经大类共设置13个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 093人,占第三产业招生计划人数的31%,公共事业大类和法律大类设置专业数仅为一个,每个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不超过50人,而材料与能源大类专业开出率为零,与产业对应的生物医药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很少。

  三、泰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

  1.根据泰州产业体系优化专业结构。虽然不能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完全吻合,但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泰州高职高专院校应紧紧围绕“1+3+N”产业体系的要求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吻合的核心专业和外围专业,依据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重点建设若干个以重点专业为主干、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应紧扣农牧产业链设置相关专业,依据脱水蔬菜、水稻与弱筋小麦加工、植物油加工、银杏系列产品、快速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增设相关专业。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3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一所综合类的高职院校,学院在现有设立的专业基础上,紧紧围绕泰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设立装备制造、医药、建筑、经管四大专业群,尤其是医药专业群可以围绕研发、制造、流通和医疗康健这一产业链进行建设,加快建设光伏发电技术、造船和现代物流专业。泰州学院中专科专业应主要围绕泰州地区基础教育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设置相关专业群。对于3所高校重复设置的相关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高职院校应紧扣学院的专业群建设,杜绝学生人才培养的批量生产,高职院校之间以及学院内部各专业群之间要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托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明确,毕业生更具就业优势。

  2.政、企、校三方联动设置专业。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2]。但是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各自的利益诉求有别,这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泰州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必须建立以政府部门宏观控制为主,积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加快建立产学研基地、研发中心和“校企联盟”等紧密型合作机构,多种合作主体共同参与管理和决策,形成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四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格局。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对高职院校新设专业是否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审查和评议,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促进各校建立自己的优势专业,发挥规模效应,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引导校企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合作,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转变,在为行业企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对接社会,承担社会人员和行业人员培训,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的有效结合,发挥出区域化办学的最大系统功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人才需求。

  3.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时调整专业。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的设置极易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转型的发展,就要对社会需求作出迅速反应,适时适度地开发新专业、调整和淘汰老专业[3]。高职高专院校应联合高教研究室、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和校企合作办公室持续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及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蓝本、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数据、毕业生就业数据、各专业历年招生的数据,定期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与分析报告。在专业设置中可采用学科专业交叉符合的方法,把一些技术成分复杂、相近的专业先进行整合,然后根据产业机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逐步开设专业方向,待市场需求量加大时,再将其独立设置专业。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对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调整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产业 专业 结构 高职 高专 设置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