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浅谈高职医学类院校以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论文

浅谈高职医学类院校以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10

浅谈高职医学类院校以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06-02

  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在专业与社会需求、课程与工作岗位,教学与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脱节现象,导致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不高。在我院近年来对医学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研究中,发现毕业生“三低一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即起薪低、就业满意度低、专业对口率低、转岗率高,影响了就业质量。因此,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必然成为各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业质量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

  虽然高职院校已普遍建立起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大都只侧重于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系统的构建,对社会、用人单位、就业质量等外部因素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当前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不够紧密,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毕业生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反映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 因此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1]。鉴于此,构建以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推进产教结合,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满足国家“十二五”期间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工作的广泛开展,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均在国外以及国内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相应体系,但高职教育由于起步较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存在不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以本科院校“学科型”为模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缺乏针对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特点的监控。现状是多偏重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综合实训在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有专门的监控,造成监控过程的不平衡。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系统、不完善,忽视学生和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因素的介入,应该使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满意度成为监控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现状是行业、企业参与的力度不大,不能形成整体评价系统,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在实践操作层面,尤其是在产业对接如“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等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监控层面还很薄弱,监控主体单一,未能有效形成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督导员、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监控体系,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避免以上所述的不足,我院针对高职医学类专业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上做了积极的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了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运行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评价及反馈等环节与高职教育的“五个对接”。

  2 就业导向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对接

  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即“生源质量―― 教学过程质量―― 教学管理质量―― 毕业生质量”,以最终“产品”的质量来审视和反思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应将近期评价和远期评价结合起来[2]。根据教育部“五个对接”的职教改革思路,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1 教学质量目标

  教学质量目标监控是指对专业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监控。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目标是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出发点。在我院对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就业市场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要使培养的高职医学类毕业生顺利地输入社会,发挥他们为卫生事业做贡献的作用,就必须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岗位的职业竞争力。

  在教学质量目标的制定中,要注重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即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充分调研市场,及时跟踪医疗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急需的优势医学专业进行重点扶持,打造品牌专业;对特色专业进行重点保护,给予政策支持,使其增强竞争能力;对专业面过窄、社会需求减少的专业限制招生或撤消;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医院有经验的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目标。

  2.2 教学运行过程

  教学运行过程是教学质量目标向教学质量效果的转化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运行过程监控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是教学质量监控中最重要的环节。对教师而言,理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包括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任务落实、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辅导和批改作业、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考核办法等内容,同时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包括实验课、实训、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医院带教实习等环节;对学生而言,主要包括学生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状况、毕业实习和就业选择等整个教学流程。关键在于教学进程的制定与修订,课程设置与教学标准,教学的管理与评价等。

  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其重点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即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建立标准化的课程和职业资格开发制度,形成各教学过程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在课程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医院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3]。与医院合做开发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改革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教育不仅是一种就业教育,还需要兼顾到学生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标准在制定时注意要高于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才能满足学生发展潜力的需要。   2.3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运行过程的载体,包括师资队伍、实验实训设备、产学研状况等,是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资源的监控方面,应着力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即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科学、规范、合理地培养符合职业标准的人才。这种对接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为目标,因此,需要建立高度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安排专业教师到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理论、技术、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其次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教学中密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再者,可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寒暑假期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训。还可鼓励教师面向医疗机构直接参与科学研究、技术革新的工作,使教师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总之,通过促进校院合作、工学交替和“产”“学”“研”一体化,丰富了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经历和执教水平,是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2.4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与评价,包括教学环节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与社会的评价等诸多方面。

  在教学效果评价中,应注意打破传统上重“校内教学、主管部门”等内部评价指标,轻“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等外部评价指标的现状。高职教育和其他类高等教育的最大差别在于:其本质是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实用技能型人才。人才的专业技能如何,是否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引进社会行业专家,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社会主体。逐步建立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一体化”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的高度契合,凸显职教特色,从整体上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2.5 反馈

  反馈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将教学过程信息传递给教学管理与运行部门的重要任务。

  在“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重点在于建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通过与用人单位座谈、实地考察、电话访谈等方式,收集用人单位提供和反馈的毕业生质量信息,总结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和优势方面,从而加强薄弱环节、突出优势。通过建立毕业生跟踪档案、定期回访毕业生、对毕业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诊断和评价,并把诊断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与运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值得指出的是,反馈应形成长效机制,对办学模式、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往往是工作几年以后的毕业生,他们通过对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够提出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搞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是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另一有效途径,从而保障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3 就业导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1)对高职院校内部而言,建立就业导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加强院校之间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与就业信息,保障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

  (2)通过教学质量监控的反馈环节,有效指导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进而达到“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教学,以教学促就业”的良性循环[4]。

  (3)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让教师充分接触行业,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继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职业院校迎接挑战的有力保障。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需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长期有效稳定的运行[5],这一切都离不开有力的组织机构,有效的保障制度,以及全体教育管理者、师生、行业与社会共同参与。

浅谈高职医学类院校以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医学 体系 院校 就业 导向 教学
最新医学论文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护场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寒包火理论探源及其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
运用通降理论诊治慢性胃炎的探讨
保健食品相关的原料范围界定和注册管理探析
疫情下突发传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
复工复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评估
流感及流感疫苗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针灸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热门医学论文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Caspase ,BCL-2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高血压与X综合症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体育锻炼
吸烟与眼部疾病
儿童溃疡病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军团菌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