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再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再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15

再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12-02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人们的客观需要对祖国依存关系的反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作为全国高校都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无疑是向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身为一名“纲要”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因此,笔者将对“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一、基于爱国人物的优秀事迹弘扬爱国精神

  1840年代的中国,江河日下,危机四伏。船坚炮利的大英帝国,带着血和火的狰狞,叩开了古老的东方大门,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过程。随即,几乎所有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都曾践踏过这片沃土。他们通过疯狂的侵略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屈辱的命运,中华儿女以及他们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其中有杰出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大败洋枪队的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中国第一代留美学生容闳,收复新疆的爱国老将左宗棠,以身殉国的维新志士谭嗣同,巾帼英雄秋瑾,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国家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涌现出“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中国核武器之父钱学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孔繁森,用残缺的身躯保护奥运火炬的金晶等一批先进分子。

  在“纲要”课堂上,通过讲述这些爱国人物的优秀事迹,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仁人志士为捍卫祖国独立、领土完整与国内外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由弱变强的革新精神。进而起到潜移默化、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效果。

  二、从党史中找寻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部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90多年来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付出了最大的牺牲,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经过蓬蓬勃勃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浴血奋斗的抗日战争和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并适时地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领导人民进入了实行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其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其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是世所罕见的。

  我们要推进党史教育进入“纲要”课堂,进入大学生头脑。要引导他们继承党的一切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三、通过“中国梦”的宣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苦难,但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梦想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国梦要与中国精神相结合,这种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在新时期,“纲要”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的教育,就是为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让90后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从校史中挖掘可塑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高校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地方史和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纲要”课教师可以将校史作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笔者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其筹备、成立的历史就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灾荒战乱年代,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内饥荒遍野,尤其是西北连年苦旱,民不聊生。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先生奉命回陕赈灾,发出了“开发西北”、“兴农兴学”的呼吁。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1932年秋,国民政府成立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任命于右任、杨虎城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1933年,爱国将领杨虎城与于右任、戴季陶等人赴咸阳、兴平、武功等地踏勘校址,划定校园范围,在土地私有制情况下,运用政府力量,促使校园征地顺利完成。1934年4月20日,在多方努力下,西北第一所农业高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在民族存亡之际,一批有识之士面临农村经济破产境地,为改进农业、复兴农村兴办学校,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他们的爱国赤诚值得钦佩。此外,笔者还通过介绍知名校友的先进事迹以及利用一些珍贵档案,全方位展示学校之历史风貌,彰显人物之业绩,以激发大学生爱国爱校之情。

  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不过时

  近些年,随着多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导向出现偏差的信息和舆论涌入大学生的头脑,致使一些青少年对歌星、影星无限崇拜,却忘记了为共和国诞生而洒尽热血的民族英雄。更严重的是,有的被民族虚无主义搅乱了思想,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把养育了自己的祖国说得一无是处,说什么爱国主义“过时”了。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校教师,有责任告知大学生辨析涌入大学的形形色色的社会舆论,不要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应成为坚定的爱国者,珍惜几代人流血牺牲赢得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从而肩负起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义务。

  (二)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学生应理性爱国

  弘扬爱国主义不等于抱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所谓狭隘的民族主义应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民族(而非国家)产生的盲目的自大的封闭的甚至狂热的情感、情绪,而对其他民族产生排斥、诬蔑甚至武力消灭的态度及理想。显然,它与爱国主义不同,爱国主义既提倡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也提倡与其他民族、国家平等交往。诚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2]因此,在“纲要”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注意让大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做到尊重己方和尊重他方,热爱己方和热爱他方的和谐统一。

  爱国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要在“纲要”课堂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持久、深入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使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抗争史,了解我们党和人民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满怀信心地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

再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近现代 纲要 教学 主义 爱国 教育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