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社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社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0-04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社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

  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人们在开展某项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品质,是从事这个职业所具备的条件。主要表现为职业能力和职业兴趣等等。就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素质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素质。它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是社会人都基本的个性特征,包括社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等,是一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另一个是职业素养。它是作为“职业人”所具备的,是不断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素养,除了有共性,还有个性,共性是所有的职业人都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构建不系统。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系统,而实践部分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切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学生业规划、职业道德及意识养成、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撑力明显不足,教辅资料匮乏,对于相关课程考核方式仍然仿照其它专业课考核方式,缺乏相应创新,对学生的督促和全程指导作用不强。

  2.师资队伍结构及整体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来,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往往存在学历水平相对较高,但具有职业指导咨询资格证书的人数较少的问题。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也不够充分,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管理及人才招 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资深职业指导师。

  3.过度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往往容易被简单理解成职业技能,从而导致高职院校过度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甚至将专业技能的培养视为唯一的培养目标,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人文教育、职业道德等关注严重不足:将职业教育等同为技能培训,培养出的学生空有一身专业技能,不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刚队合作意识等品质,从而导致职业发展的后劲乏力。

  4.趋向功利化、商品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使命固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教育的最终价值是培养完整而丰富的人,而不是高技能的劳动工具。职业素养教育趋向功利化和商品化,缺乏人文素 养 氛围的熏陶。在此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学生的职业素养学 习混杂了职业晋级、职务提升、职后待遇和就业质量等多方因素,在学生素质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存在严重缺失,使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偏差。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路径探寻

  1.在思政教育中重视职业理念育养

  高职院校大都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发展教育课,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在坚守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时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就必须在外延上有所延伸。首先,在三观教育中侧重培养学生职业荣誉感。思政教育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来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价值观,并由此延伸至培养学生开放的职业心态、坚定的职业信念和积极的职业态度。其次,在理想教育中侧重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意识。高职院校要经常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职业发展交流座谈,也可以编写优秀校友风采录并在校园信橱窗里进行展览宣传。思政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大一新生分批、分组参加人才招聘会或在课堂上开展班级模拟招聘会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职业意识,通过强化个人努力与事业成功的因果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辅导员要狠抓常态化理想教育,经常勉励学生成功的事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源泉,鼓励学生努力通过自考、专 本等方式来提高学历层次、提升自身职场竞争力。再次,在品德教育中侧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没有内藏于心的职业道德就没有外化于行的职业品质。思政老师要从意识培养的维度和职业发展的高度告诫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科学评价自我,敢于正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优缺点。也要真诚待人、坦诚做事、注重信誉、信守承诺。最后,在法纪教育中侧重培养学生职业纪律意识。高职院校要在普及开展劳动法等职业法规教育过程中教导学生遵纪守法,更要教育学生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要通过权利义务对等教育来强化学生责任感培养,在剖析权责对应关系过程中重点强调义务的承担和责任的担当,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奖惩制度的认同和接纳。高职院校要通过意识、知识互动教育来强化学生的守法意识,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考勤制度的理解和尊重。

  2.在实践教育中强化职业技能锤炼

  “高职的职业素养训练是重技能、重应用的”。实践教育是技能训练的练兵场,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育主要有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两种方式。一方面,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强化全真演练,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实训室是学生校内实训的场所和平台。校内实训室普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高职院校要积极筹措资金,着力加快校内实训室建设,特别是文科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建设。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校内实训的管理力度,要不定期检查校内实训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和实际进展,通过以查促建、以查促教来克服校内实训的随意性、形式化、低质化倾向。教学部门要组织同专业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来集群体智慧以拟定科学、合理的校内实训计划,进而根据实训计划来设计项目化的实施方案。项目化的实训方案要经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大学生实训奖惩力度,要将校内实训成绩纳入奖学金评定范畴,对实训表现优异 的学生要在评奖、评优方面优先考虑。高职院校要鼓励实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积极报 名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实训刻苦、竞赛获奖的师生要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给予必要奖励。另一方面,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坚持顶岗实习,提升技能锤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高校本 身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组织系统”,高职院校必须开门办教育,必须制定各种制度、 采取系列措施来激发企业的校企合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合作热情。对口实 习单位 要加大学生实习管理力度,通过强有力的考勤和评比制度来保障学生实习的实效性。带班师傅要 严格 要求、精心指导 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和学校要建立联系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实习评比会,通过评比最优、最差带班师傅和实习学生的方式来奖优罚劣,提升师傅、学生双方的实习积极性 。校企双方要定期召开学生实习交流会,通过写心得、谈体会、传经验和提希望的座谈方式来实现师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积极、高效的交流座 可以实现以老带新、以优促劣的目的,最终实现实习实效的整体提升 。高职院校要在对口实习单位设立 教师驻企工作站,定点检查和督促学生的顶岗实习。驻站教师要随时监控带班师傅的指导情况,要严查并禁止带班师傅以管代教、以罚代教、行为粗暴、语言粗俗的违规行为,切身维护好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好学生的实习积极性。驻站教师更要 密切关注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情绪波动,通过耐心的、温和的教育和劝解来及时纠正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成见和误解,巧妙化解学生焦躁倦怠和不满的实习情绪。   3.在专业教育中渗透职业品质教育

  首先,专业课上穿插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职业素养。高职学生大都是中学时期的问题学生,他们往往会被群体冷落化、边缘化。专业课教师决不能冷淡和漠视他们,反而要科学地尊重和关爱他们,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赞赏和鼓励他们。科学的尊重和关爱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加珍惜温馨、温暖的人际氛围,这种情感体会与需要会延伸和传承到其未来职业生涯,有利于培养他们尊重、关爱他人的职业素养。其次,专业课上强化情景熏陶,历练学生职业责任操守。专业课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内实践环节,积极创设职业情境,通过全真的、模拟的职场情景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利用职业领域正、反两方面现象对比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感情碰撞,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观,增强学生领会、遵守规则的责任感,进而达到历练学生职业责任操守的目的。模拟招聘、影视观摩、校友座谈、职业小品、专题演讲等都可以很好地创设社会职业情景,都是值得尝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专业课教师在情景模拟实施完毕后要注重启迪和提升,要以作业方式让学生写心得感悟和学习总结,从而巩固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作风,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再次,专业课上注重创建和谐氛围,陶冶学生和睦友善、团结互助的职业情怀。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获学生的情感体验信息,克服空洞、枯燥单向式的说教交流,努力通过活泼、有趣的师生互动来化解学生的隔阂心理和胆怯心理,培养其与人交往的胆识和技巧。专业课教师要经常强调人际和谐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设计职场人际难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辩论,也根据情况安排学生充作职场角色,引导其自行发现人际矛盾、主动探寻解决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科学地点评和讲解。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注意启迪、告诫学生注意细节、关注小事,遇到矛盾时尽快沟通、及时化解。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立行。高职院校育养学生职业素养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思索、尝试和革新。只有积极创新培育理念、大胆探寻培养路径,才能真正走出改革的新路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提高到新的水平 。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社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院校 职业 素养 重要 发展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