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简论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论文

简论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7

简论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9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也要求高校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新探索。教育部在2014年适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1]。这就意味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具体到世界近代史教学而言,新的课程改革意见对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以教育教学为主的模式必须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相应地,世界近代史的教学目标也要从培养专业型人才转向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探索适应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方法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构建符合新教育改革要求的《世界近代史》教学新模式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同行。

  一

  世界通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两大主干课程之一,传统上是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传道、授业、解惑是高校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比较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多元的发展模式与价值,通过传授知识来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通过理论工具来分析和解读历史知识,系统介绍重要的历史概念及其在学术史中的变迁和演变,通过教师熟练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方法将历史架构起一个清晰的框架,将分散的历史知识点还原到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进程中去考察,构建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课堂吸引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总之,在世界近代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结果的反馈都围绕教师进行,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驾驭上述专业能力,同时,围绕教师而展开的教学活动也使教师授课过程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但是从以作业或考试形式所反馈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更多地是在记忆并重现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者对所学内容的思考亦仅局限于课堂所构建的知识框架,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与此相对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统一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按照这种新模式所传达的《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方向,必然会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全新的要求,并引发对教育教学的新思考。

  在探索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世界近代史授课教师们进行了长期地探索,并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不断做出新尝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以教学团队建设为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国家级教学团队自学科创建开始就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围绕如何推动团队建设,指导教学实践做出了各种尝试和探索。

  首先,世界近代史任课教师定期组织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对党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调整和改革的方向及时把握,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借鉴其他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先进方法。同时,任课教师会根据每一届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相互交流应对的方法和意见,使教学准备活动有的放矢。世界近代史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姚大学教授主持,这也为年轻教师提供了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世界近代史的其他授课教师每年都会组织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做到相互帮助和借鉴。

  其次,针对我国世界近代史研究的进展和突破,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当前学术新进展。世界史学科在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改革的难题,其中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通用教材往往更新修订较慢,很多内容不能够体现我们在该领域已取得的学术成果,为此就需要教师具备完成教材建设的能力。学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师非常注意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编写了体现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教材,包括:《改革与现代化――历史经验与现实趋向的探索》《中东通史简编》《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世界文明史》等,这些教材不仅在学术界受到好评,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推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师的科研生活,使其获得有益的启发。

  另外,形成一种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和传统,对世界近代史教学内涵的升华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世界史学科创建者之一的姜桂石教授在1991年对世界史专业教学的经验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并概括为教师教学的四个环节:突出重点,给学生以要领;讲透难点,扫除学生学习的障碍;沟通环节,让学生从体系上掌握;引进新成果,把学生较早地带进科研领域;搞好课堂教学还应在“讲”字上下功夫[2]。这成为学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并逐渐积淀成为学校世界史学科的教学传统。在姜桂石教授的带领下,世界史教学团队就团队建设问题展开了多次热烈的讨论,并围绕该问题发表了系列文章。①为了适应具体教学实践的需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学校世界近代史课题组的教师对这一传统予以深化,姚大学教师提出建立世界近代史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和网络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总之,依托于教学团队,汇集集体智慧,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已经成为学校世界近代史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

  在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教学重心的转移,即从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转换,授课模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做出相应地转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种角色的转变并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发生了改变,相反地,这种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师通过使用教学工具和技巧,运用语言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能力都能具备,这构成了传统授课模式的基本要素,而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任课教师的任务更多地是将课堂等教学空间搭建成师生共同探寻未知领域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能力训练提供具体的指导,在平等互动的前提下分享智慧。

  从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来看,教师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做出调整。中国有着尊师重教的历史传统,这是指教师在传统社会被赋予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但随着现代社会市场价值的推广,教师逐渐退化为诸多社会行业中的一种,课堂上师生关系的构建往往也被赋予了更多地功利主义,有些学生来到高校课堂的目的不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而是获取毕业文凭进而得到一份工作,这恰恰与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就当前教育改革方向而言,世界近代史是人类历史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在物质和思想领域都创造了大量影响至深的文明成就,就知识的内涵来看,它可以为人的成长提供相应地专业训练。首先,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行为,课堂首要前提是建立起师生共享的学习愿景,只有如此,教学活动才会经历从被动的授予向自觉的获取知识转变。其次,要明确告诉学生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和规则,特别是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结论也不一致,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解决争议问题,帮助学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完善逻辑推理,并接受课堂多样性的能力。最后,在追寻共同目标的同时,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特殊的训练,并在不同阶段学生反馈的信息予以相应地调整。

  课堂以外的教学对完成教学活动同样重要。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一位历史专业的本科生都配备了导师,并建立了完整的导师制考核办法。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导师会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案,每个学期都会为学生布置学期论文,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另外,本科生导师与学生联系的较为密切,能够及时熟悉和掌握学生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学生构建起适合课余生活的学习文化。另外,课余学习与课堂教学使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思维逻辑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课余学习则可以把这个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具体任务。例如导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欧美工业革命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分别调查不同国家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情况,也可以采用分组作业的方式来完成,最后同学们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沟通和比较,便还原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图景,而各国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也通过比较的方式得以呈现。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撰写相关主题的研究论文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而且,通过课堂教学与课余学习相结合,使科学的思维方式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

  三

  对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如何落实仍处于探索之中,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等,由此可见,尽管存在分歧,但在实践教学问题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是高校学习生活的主体,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对象,因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学生能否把学习当成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身行为的自律性,真正成为高校教育的主体。针对如何学习世界近代史,学校世界近代史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李芳洲老师认为从学生的视角来学习世界近代史应该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掌握课程体系;教科书要精读,吃透精神实质;博览参考书,扩大知识面;读书勤动笔,增强记忆;学好外语,相得益彰;班干部的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班风等[5]。她认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做到有机的统一,并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学生怎样去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大学课程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求学生涯的核心,学生必须在进入大学初期通过对大学生活的了解,为自己制定明确的求学规划,这可以包括短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更要使学生意识到,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情况,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可以实现上述的规划。在实现学习规划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增强自身的自律性,同样,在世界近代史的课堂和课余学习中,自律性也是学习质量的保证。其次,通过任课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学术研究的魅力,并使学生参与到科研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术研究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自觉学习。通过学校和任课老师提供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最后,学生必须明确高校学习和生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将课堂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锻炼的科学思维转化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近代史是由人类活动构成的,所有的专业知识亦源于此,让学生去发现历史本身的斑斓色彩,才会使其近距离观察历史,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教学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才会有效实现。

  总之,深化世界近代史课程改革,使教学活动真正有效的服务于培养学生成才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必须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托于教学团队提升教师服务于教学活动的能力,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课堂和课余学习中真正锻炼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人格,这或许才是课程模式改革的价值之所在。

简论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

论文搜索
关键字:近代史 教学改革 近代 改革 教学 世界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