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论文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04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建筑业市场的需求愈加旺盛,加之较低的准入门槛使得建筑企业数量剧增,建筑业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建筑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剧,影响其健康持续发展。建筑企业是集技术、资金和劳动力为一体的企业,由于其成本预算、生产周期、成本预算、账款结算等方面都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行业的特殊性也增加了其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加之我国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不完善,表明了加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转“危”为机,稳定其正常的经营运作,甚至对整个建筑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

  (1)宏观政策影响。第一,国家对公共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调控对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建筑行业的整体市场容量。第二,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利率的变动可能会增加建筑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因垫付资金而引发的资金风险。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会牵涉到建筑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产业,如房地产开发等产业的资金筹集压力可能会传导给建筑企业。我国有很多建筑企业从事承接跨国工程项目,工程款以外币进行结算,因此建筑企业的收入也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震荡所带来的汇率波动的影响,引发货币汇兑损失风险。

  (2)建筑原材料价格波动。我国建筑企业一直以来都对建筑材料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当钢铁、水泥制造业等行业发展形势震荡,原材料价格上涨,那么建筑企业就会遭受冲击,面临巨大风险。

  (3)劳动力价格变动。人工费是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占较大比例的费用,在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建筑企业施工成本,造成成本超出预算的风险。

  (4)建筑业市场不规范。我国建筑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绝大部分建筑企业经营活动也是集中于建筑施工单方面,本身建筑市场资源有限。同时,建筑业市场管理不规范,市场恶性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在投标阶段和审阅签订合同阶段同时受业主单位和对手企业两头压制,存在低价中标、串标等恶性竞争行为和不平等合同签订现象,致使企业项目成本过高,严重压榨了企业正常的利润,造成建筑企业经营效益低下,利润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潜力不足。

  (5)税收征管风险。一些建材市场管理极其不规范,进行材料采购时无法及时获取发票,甚至存在虚假发票的现象,抑或是由于建筑企业资金短缺,未能清付材料款,导致企业财务部门难以及时获取采购发票进行登账,无从保证记账原始凭证的真实性,由此扰乱了建筑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进而对建筑企业纳税管理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二)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1)我国建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行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盲目追求高经济效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等错误的观念导致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大多不健全,难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规避。许多建筑企业之间关系不清晰,往来账款混乱。建筑企业集团总部与下属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与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都十分混乱,企业人员不遵循制度办事,不同部门之间、管理层与下级之间也是权责不清,中高管理层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过大,项目负责人独立权过大,这都导致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权责的严重失衡,存在重大财务隐患。

  (2)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与监管不到位。根据我国《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的要求,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部的分散化设置使得财务管理权力被过度下放至项目部经理。项目部资金使用审批流程十分不规范,并且资金损失追究制度缺失,无从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导致资金使用率低下。建筑企业监管与内控制度不力,重钱不重物,引发严重的资产流失。

  (3)会计信息失真。建筑企业具有极大的分散化特点,工程项目部分布在各国各省,集团总部难以对下设分公司和项目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因此,地域性的差异给建筑企业的会计正常核算造成了滞后性和差异化的弊端。如许多建筑企业的集团总部和下属分公司的会计科目设置不一致,致使往来科目核算繁琐或造成差错。会计核算不及时、不准确,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不规范,预算控制不力等,都会带来财务风险。

  (三)建筑企业资金使用与管控不严

  (1)资金使用监督不力。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权力的分散化必然导致集团总部无法对下设分公司和项目部的资金流转和安全性进行动态追踪,而现金等资金管理无从监督则会导致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的弊端,既影响施工项目的进展,也不利于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建筑集团公司无法从整体上对资金的运行进行有效控制,资金的分散化极大影响了集团总部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建筑企业以垫付资金运行项目。建筑工程项目时间跨度大,行业特点决定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期间需垫付大量物资与资金来维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待竣工手续完成后才能进行工程结算。大量资金占用易导致建筑企业资金短缺、存货大量积压,周转率低,降低企业资金变现能力和资金回笼能力,丧失了对外投资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削弱了企业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3)业主拖欠款项现象普遍严重。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是将自身的投资风险转移到了建筑企业身上。由于应收账款回收时间和金额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业主单位拖欠过多项目结算款项,容易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回收困难和资金呆滞。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没有清欠,会使建筑企业面临坏账损失的风险,影响其必要的资金周转。   (4)成本费用分析控制不佳。建筑企业财务对工程的成本费用预算控制环节薄弱,在承接工程项目时,未对其进行全面的成本费用变动分析。并且,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成本费用的严格控制和考核反馈,没有对下设项目部的间接费用发生进行核算和控制。对成本控制缺少核定的计划指标据以对实际成本进行对照,大多表现出事后控制的现象,使得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过低,行业利润率整体偏低,利润空间小,难以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甚至会带来成本亏损的风险。

  (5)建筑企业对外投资产生财务风险。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增加除主营业务以外的额外收入,选择对外进行项目投资。但是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投资成本费用及预期收益估算不准确,或者投资对象发生变故,使得投资收益背离了预先测算的财务目标,就会产生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是由外部和内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就此将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出对策建议。

  三、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对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应该牢牢把握建筑业自身的行业特点、行业发展现状和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建筑企业主要财务风险的内容及其成因,从风险识别、分析、应对等方面出发提出科学化的防范对策。本文将从建筑企业外部影响因素、财务活动、内部管理控制与决策以及会计人员因素等层面进行阐述。

  (一)识别与确认外部风险影响因素

  (1)我国建筑企业应密切关注我国经济政策与市场供需的变化,深入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财务环境

  (2)建筑企业应建立项目财务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法律意识。在企业项目初始阶段,应成立相关部门专门研究分析项目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企业是否参与投标竞标。对于业主单位资金不足,需要企业自己垫付大量资金的项目、业主单位信誉不佳、拖欠工款的项目、预测亏损的项目以及合同附带不合理条件和重大漏洞的项目都不应承接,从源头遏制财务风险发生。

  (3)汇率变动风险防范。经营跨国项目的建筑企业与业主单位签订合同时可以协定使用固定汇率或者一个合理的汇率浮动范围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当汇率变动超过该范围时,企业可向对方索赔。当然,企业应尽可能地平衡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使双方风险可以互抵。

  (4)加强建筑企业财务活动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即注册会计师对建筑企业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评价,保证企业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政府监督即财政、税务、证券等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其履行法定职责并给予建议和教育,减少今后财务风险发生的损失。

  (二)事前风险规避控制

  (1)投标风险防范。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审慎承接项目。建筑企业应对项目文件认真解读,严格衡量项目成本与效益。对于不符合企业经营效益原则和附加不平等条件的项目不予承接。

  (2)合同风险防范。要求项目人员提高法律意识,认真研读分析合同文本,规避合同中潜在的不利于自身正当权益的风险。对合同洽商、审阅、核准等环节的人员与权力进行分立,以达到制约的效果,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合同风险的发生。

  (3)收入确认风险防范。准确计算合同成本,对尚未完成的合同发生的实际成本应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

  (三)加强筹资、投资、资金管理、收益分配风险防范

  (1)筹资风险防范。建筑企业在借入资金前应充分考虑筹资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筹资成本费用需与企业可承担的负债能力和清偿能力相匹配。要考虑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评估其与贷款利率的大小关系,保证按期清偿债务,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效益。

  (2)投资风险防范。建筑企业在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时,应当全面分析投资成本费用、投资收益报酬率、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投资对象的信誉等方面并执行监督,以确保预算投资收益与实际结果不背离,减少投资风险。

  (3)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可分为资金短缺风险的防范、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和资金使用风险的防范。

  ①资金短缺风险防范。我国建筑企业对资金需求量大,需要资金流通速度快,因此建筑企业可以建立资金统一调度体系,设置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大型建筑企业可以设立内部银行,集中开户,统一管理,规范资金结算散乱的现象,减少企业资金短缺,提高资金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②资金回收风险防范。建筑企业应保持与往来账款对象的良好关系,财务部门应当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在策略上,根据不同单位信用状况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成立应收账款清欠小组,定期清理欠账,以减少坏账损失发生的概率,在会计准则合理范围内计提坏账准备金,弥补部分坏账造成的损失。

  ③资金使用风险防范。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建筑企业总部财务对于下设项目部门的资金使用难以监控,因此企业应强化资金预算控制,规范资金划拨、审批流程制度,统一将资金收支并入网上银行,控制各下属单位使用资金采购付款产生的财务风险。建筑企业应定期对资产结构进行考量,盘活存量资产,对于闲置资产应尽快处理,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率,变卖资金用以清偿债务。

  (4)收益分配风险防范。建筑企业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利润分配方式是减少收益分配风险的有效途径。要结合企业未来发展需求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因素综合衡量。尽量减少现金的分配,以分配收益转增实收资本为主,提高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

  (四)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建立紧紧围绕成本、效益、风险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监督系统。强化谨慎意识,成立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即蒙受损失之前使用预提等方法,如在会计准则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计提坏账准备金等。当损失发生以后,企业可以选择在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也可以分次计入企业成本,从而达到减少财务风险妨害企业正常经营的目标。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对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采购支付、资金回收、成本费用预算、对外筹资投资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形成以财务风险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为中心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实时反馈评价。此外,还需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如解决下属子公司会计科目不一致增加财务核算负担等问题。

  (2)建立建筑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应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评估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负债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确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合理的预警范围,当财务指标超出该范围时,企业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财务危机。■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财务风险 对策 风险 财务 研究 企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