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2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概念,大学生步入职场,除了必备的专业技能之外,职业上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就是职业素养。现有文献和论著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很多界定,蔡婧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江苏为例》中,认为职业素养可从职业认知、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三方面进行构建[1];肖润花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体系构建》中,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内涵体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素养、心理素养、专业素养、行为素养和社交素养[2];刘志忠等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刍议》中将职业素养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形职业素养,其中前者以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为代表,后者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为代表[3]。房保常编著的《事在人为―优秀员工必备的10项素质》中认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职业素质:忠诚可靠、热忱工作、独当一面、团队意识、开拓精神、自我提高、乐观自信、善于沟通、锲而不舍、能识大体。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纳的是中国知网对职业素养的界定,即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二、目前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某种职业进行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往往重视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他们认为职业素养是学生将来参加工作走向职场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考核内容,而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其职业素养脱离了一定的职业环境体现出来的无形性是不可考核的。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缩短理论教学实践,增加实验实训时间,减掉了部分人文素养培养的课程,例如《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与专业课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让学生适量地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个人的思想品德提高和良好品格的塑造也是大有益处的。

  2.在学校教育中,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没有形成合力。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任课老师、辅导员或兼职班主任。但是这支队伍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并没有形成一种合力:党政干部在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目标方面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上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思政课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了内容的灌输,实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却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辅导员或兼职班主任因为忙于各种各样事务性的工作,更无暇关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上没有形成合力。

  3.校企合作不深入,使学生对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及就业环境都积极地尝试采取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学生未毕业时利用某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里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将课堂搬到了企业,但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进行有效结合,企业追求的依然是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并未做到无缝对接,学生对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依然没有更深的理解,脱离了企业精神的熏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更无从谈起。

  三、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和途径

  1.教学主管部门要为高职大学生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高职大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人文素质类的课程,例如文学、史学、哲学音乐美术等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虽然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它对我们应该具有的人文修养却有着积淀作用。此外,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课程,比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在做人的品质方面教会学生很多内容,例如《论语》教育人要有温、良、敦、俭、让的君子品格,做人方面要仁爱、诚信、忠诚等等,所以在当今社会,这些经典依然可以穿越历史具有无可替代的思想价值和美学意义,它们应该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被传承下来。

  2.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不仅仅只是学校提供员工、企业增加效益等这种表面的合作,更应该在企业精神和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最终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可以邀请企业或行业的领导者、相关领域的技术能手等到学校以讲座或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让学生不出校园就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可以把实训室布置成企业工作间的环境,对学生的实训课实行企业化和制度化的管理,让学生提前在职业环境的熏陶中,无形地对职业素养的提升形成一种自觉意识。

  3.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好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每个专业都有与之相匹配的职业道德与法规规范等课程内容。比如师范类有《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医学类有《医学道德》这些课程内容,能够很好地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从而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就是一门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很好地结合的一门课程,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廉洁自律、敬业励志、诚信守纪等品德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不仅了解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而且通过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来实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所以教师利用好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也是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4.辅导员要贯彻全程化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实施与落实。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加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和人生引导者,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应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引入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内容,两者缺一不可,并且不能顾此失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状况,分阶段进行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将三年作一个明确合理的中期规划。在大一阶段,加强适应性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其中适应性教育包括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方式的适应,复杂人际关系的适应,文明礼仪教育则是为了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生活能力的适应,加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大二阶段要开始进行职业锻炼,多参加社会实践、团体活动、专业竞赛等,培养沟通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大三学生面临就业,在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要主动进行人际关系的拓展训练,降低就业压力,实现顺利就业。

  5.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重理论实践,能力素质差是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的通病,所以要适时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园内的社团活动或专业比赛,通过这些综合素质锻炼的平台,不仅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其次,教育学生要重视每学期的实验实训课程,珍惜三年工学结合或下厂实践锻炼的机会,提前培养敬业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还提前让学生体会出职业素养对将来工作岗位的影响;最后,鉴于职业素质的起点和重点都是社会,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寒暑假期间应走出校园象牙塔,积极投身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作为国家公民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整人格,达到完善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4]。

  总之,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系统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教学管理部门要为高职大学生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辅导员要贯彻全程化的素质培养目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学生才能在充满竞争的职场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素养 高职 对策 职业 学生 问题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