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论文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10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作曲技法的强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作曲技法包含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对其不同的风格特点进行解读的基础理论之一。无论什么专业,包括表演专业与理论专业,要想在本专业内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就必须使得作曲技术理论落到实处。无论是演奏还是演唱,表现的都是作品,音乐作品是由作曲技法和音乐素材组织到一起的,因而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风格本身就是在了解音乐作品的技法特点和材料特点、审美取向。

  在作曲技法“四合一”新课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和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度的内容增加。这种教学内容的增加包含三层意义:

  首先,强调作曲技法各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与交融,弱化这些学科中某一单学科内容的界限,需要增加不同性质学科的内容含量和教学经历。音乐理论的综合性传授与训练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步讲授,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压缩和精简,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因而,在作曲技法综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方面需要循序渐进,进行逐步的、阶段性的交叉。而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备课和传授、训练、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增加部分其它学科的内容以达到强化所学内容的目的。每个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音乐中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部分强化和重点讲解的内容。

  其次,传统的四大件加上电脑作曲成为五大件还不足以解决诸多的教学问题与授课问题,还需要对其中的音乐体系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调整。由于我国音乐发展,面临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趋势,音乐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具有个性和竞争力,在从事的音乐专业和行业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优势,因而,可以对学生面临的社会实用性内容进行补充,比如增加通俗音乐创作与编曲、制作等方面的训练,或者增强其在音乐理解方面通俗音乐与本土音乐的作品分析比重等;此外,文化发展的本土化特征也是新时代面临着的形势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增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与音乐审美的作品比重,包括这些作品的创作与表演,都需要具体制定授课大纲和内容方案。因而,融入这些新的内容,打破传统四大件作曲技术理论的局限,成为有效发展我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之一。

  第三,需要增加一些产业或行业发展中音乐作品分析与学习的比重。当前的很多高校都根据本地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规划,以图解决音乐毕业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音乐人才培养同质化,从而最终导致大规模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当前已经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多所高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目标的培养,而是针对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进行了重点的倾斜。因而无论是表演方面的音乐人才还是音乐理论人才都在其中扮演了未来生力军的角色,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种要求影响了高校内的作曲技法理论内容的传授。

  在作曲技法理论的实践中应用传统“四大件”的知识是有益的,但不能照搬。音乐作品的风格是具体的、独特的、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无论是欧美音乐风格还是中国民族化风格、个人特点的风格,以及具有民间原生态色彩的风格等,都需要对其技法、材料特点进行细致地具体分析,才可能较为准确地理解音乐中的审美要素与内涵表现。因而,硬套生搬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体的“四大件”内容,常常出现不协调、不相适应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增加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具体的原则变通与处理。这种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作曲技法风格特点变通的方式,影响到了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与创造性能力培养。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不断进行充实与调整,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因而,影响到了教师对音乐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取向。这些都对及时提升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大大拓宽音乐教师在作品、技术以及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储备。

  这些不同情况下增添的作曲技法理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注重以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需要提示学生对这些技法进行实际运用的问题。现在的作曲专业技术理论内容,基础是苏俄欧美的技术理论为基础,本民族的技法特点需要强化本土性文化特征。因而,在学习传统四大件基础上,需要认真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体系,但也需要跳出来,不能为其所局限。对于西方文化中传统作曲技术理论不适合具体作品表现的原则需要扬弃,放弃其中不合理的成份,发扬其优势的一面。在结合实际创作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对传统四大件理论进行适当的变通,做到为我所用、有所创造。打破了传统作曲技术的教条意识,打破束缚创造性的思维。这些也需要教师对自身所表演或创作的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对教师本身音乐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音乐教师在重视技术学习与实践训练中,应该针对不同风格样式的音乐作品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技法特点的音乐作品做作曲技术之外的要素分析,作曲技术只是理解音乐的一种手段,教师需要在不断培养学生音乐作品分析与解读能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创作能力。在加强教学内容和增加授课内容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作品创作实践。因而,就作曲本身或作品本身而言,传统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这四门课的知识是需要被有选择的应用的,与音乐素材一样,是一种不可缺的“材料”、音乐作品的组成“构件”。在解读与诠释音乐作品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对作曲课中的具体技法特点进行联系,将多种要素进行有机揉合。从而使得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素也更重综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特点。在这一基础上逐渐转变教学的思想观念。这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提升自身音乐素质的一个有效的过程。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内容 素养 理论 课程 改革 教师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