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论文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8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

  一、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或自主学习,但是自我调节学习这一翻译已经在教育理学中广泛应用,因此文中也使用了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是由 Zimmerman 于 1989 年提出,指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进行的激发、改变和维持等目标定向的活动或者能力。它起源于美国教育理学界对二战后进行的三次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

  1995年在中国就出现了有关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国内最早的有关此理论的文章是周国韬的《自我调节学习论》。逐渐的在中国开始兴起了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研究热潮,包括了理论的研究或者背景与测量等方面的研究。直到今日,自我调节学习已经成为众多研究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者热捧的心理学理论方向。

  Pintrich认为自我调节活动调节了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影响学习者的成就。他的模型包括自我调节的四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又包括了自我调节可能包含的领域。见表1。这个模型明确了自我调节活动可能的范围,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个模型没有假定这些阶段是线性排列的,他们可以在执行任务的任何阶段出现,也会有这种学习情形,即学习者只涉及了某些阶段而非全部阶段。这些阶段也是交互作用的,个人可以同时参与多个阶段。

  二、自我调节学习与心理健康课的关系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课程,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依据社会认知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学生对环境的感知也是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一部分。外在因素通过学习者的观察学习是可以影响自我调节学习水平的。因此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活动内容和课堂环境可以直接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其次,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刻刻要把学生当成接受者,没有主动性,而心理辅导认为在学习中学生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心理健康课程都是为了某样特定的目的而安排的,它依据学生当下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或需要而设定,容易被学生们认同,进而能够接受这样的课程安排,所以实施起来比较容易。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如果想要发挥作用,安排在心理健康课中实现会更好。

  再有,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虽然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掌控能力,但是这个过程更能锻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这样对于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也是有益的。

  以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为基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丰富和发展学科的教学理论,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自我调教学习理论对心理健康课的指导意义

  自我调节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那么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就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一)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生某门课程成绩低,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原因之二也是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心理健康课程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价值拍卖这样的心理活动正视自己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好课程的信心,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

  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仍然没有让学生意识到在学习生活中也是需要合作的。那么想要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促进学业不断进步,存在的障碍还是比较明显的。心理课就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放松,和谐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才能够彼此敞开胸怀,谈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加深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在“学会学习”的心理课堂上,让学生参考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相互探讨与交流。在相互模仿讨论的过程中,增进个体之间的团结合作,让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上能够互帮互助,共同走向学习成功的目标。

  (三)发现个别学生的特殊之处,采用相应的辅导方式

  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具有普遍性,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那么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同时,教师应发现个别差异很大的学生,比如活动参与度不够,活动效果不好的一些学生,可以针对这些学生设计团体辅导或个别咨询方案,将课程效果更加深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活动。心理健康课程既是面向大部分学生的开设课程,也是老师发现学生问题的课程,观察个体的一个过程。

  (四)将心理健康课的结果推广,结合更多的领域与活动

  每堂心理课程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有关学习的心理课程也是一样。比如在考试焦虑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如何放松来减缓考试焦虑,在以后的考试前或者考试中都可以应用到。而同时心理课的部分活动也是以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为基础的,比如课程开始的故事导入或谜语导入,这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比如语文,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效果也可以延伸到更多领域。通过更多的导入或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心理课堂上也能得到锻炼其他科目学习的机会。

  心理方面的培养与辅导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课程。同样学习方面的心理辅导也可以设计成主题班会或者团体辅导等形式。这就要求设计出更贴切的主题班会流程或团体辅导活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实践验证。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可以为心理健康课的方向提供指导,而心理健康课是理论实践的依靠。若真的想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就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健康 调节 实践 自我 理论 课程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