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论文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15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平并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相对的、历史的和具体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追求公平的机会和待遇,寻求公平的制度和政策。公平的相对性区别于不公平,承认相对公平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不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公平与教育公平在价值取向上是相通的,二者具有从属关系,课堂教学公平是课堂教学层面的教育公平,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具体体现和重要要求,教育公平是课堂教学公平的目标所在。

  一、课堂教学公平内涵的理解

  冯雨峰认为,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可以分为: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颜溢惠认为,“机会公平也称起点公平,指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程序公平强调用来实现公平的方法、规则和程序的公平性。结果公平倾向于社会中的价值资源在成员之间平均分配。机会公平是公平的前提条件,是公平的首要标志。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保证学生公平地享有其基本权利,实现教学资源、发展机会在学生间的分配公平性。课堂教学公平涉及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学习权,课堂教学公平包括合理的座位分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师正确评价和反馈等方面。课堂教学公平也可以从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维度进行理解。课堂教学机会公平主要指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的同等关注,包括给予学生以同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予学生公平的参与教学互动活动的机会等。课堂教学机会公平是不排斥所谓的“差生”,而是将这部分学生和“优生”同等对待。课堂教学程序公平是指教师在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接受和学习能力不同的情况下,能尽可能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对其有利的教学方法,不因为偏爱或偏见而在课堂教学中厚此薄彼。对于结果公平而言,课堂教学公平是指学生享有各种权利的结果的公平,包括获得教师的公正评价,获得与其能力和实际取得结果相一致的考评成绩、有同等的自我表现的机会等。课堂教学机会公平是课堂教学公平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建构课堂教学公平的重点。

  二、课堂教学公平问题分析

  课堂教学公平是学生的基本需求,是学生法定权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罗伯特?A?达尔在《论政治平等》提出一个关于僧帽猴的故事:实验人员告诉母猴用“硬币”――花岗岩小石头――去交换葡萄和黄瓜,两只猴子被分别关在笼子中,每只猴子都能看到对方,能够观察到对方所得到的奖励。结果显示,如果一只猴子用花岗岩换到一条黄瓜,但是看到另一只猴子换到更多的葡萄,它经常要么拒绝交出花岗岩,要么选择不吃黄瓜。既然猴子都需要公平,那么人类更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虽然法律条款中没有明确提及“课堂教育公平”,但是,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中显然包括课堂教学公平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公平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并加以践行,是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学生法定权利,满足学生对公平的需要,推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然而,现实的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公平的现象却比较突出,严重侵蚀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主要表现为:(1)教师对课堂教学公平的认知存在偏差。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的忽视,见惯不惊,认为无需思考;混淆了公平与平等的关系,认为课堂教学公平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对如何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又没有明确的思考;对践行课堂教学公平和“因才施教”原则关系的认识不到位;(2)教师仅依靠考试成绩片面地评价学生,仅仅依靠学业成绩给学生贴标签,按照学生成绩、学习态度来认定“好学生”或“差学生”,对“好学生”偏爱过度;(3)课堂互动不平衡,互动机会和时间在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中分配不平衡;(4)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反馈不公平,只是根据教师的主观意愿,个人想法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存在厚此薄彼现象;(5)学校和班级刻意主导座位的分配,导致座位分配不均等现象的出现。

  三、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对策建议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主体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公平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知情意行”的联动过程,是一个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纠正教师在认识的偏差,形成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教师形成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性的认识,是推进课堂教学公平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提升自身素养,形成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性认识。要明确认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对建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应该将课堂教学公平纳入教师培训的范畴,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增加对公平、课堂教学公平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公平、平等和正义和教育公平的理论分析和探究,加深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论渊源的认识,进而形成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性认识。通过学校常规的集体学习、专家讲座等形式,将课堂教学公平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党和十八大等框架下,进行形势环境分析,结合当今教育发展形势对课堂教学公平进行时代性解读,让教师形成对课堂教学的正确的认识。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以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表现机会;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优缺点,尽量减少个人偏爱,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合理、客观的安排课堂座位。   (二)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公平价值追求的内化和外化

  正确的认识离开有效的践行,只能停留在意识和文本层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公平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才能建构出公平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要自觉自为地将课堂教学公平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对课堂教学公平价值追求的“同化”,同时对已有认识结构进行自我调适,触发符合课堂教学公平的改变,完成“顺应”机能反应,积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最终让课堂教学公平确实成为教师持久的特质和人格的一部分。教师完成对课堂教学公平的内化,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外化。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公平的外化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将课堂教学公平的践行纳入到解读学生、解读教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业练习、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确实让课堂教学公平成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重要考量因素,并且善于在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过程中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育行政部门在规则和制度上为课堂教学公平作出安排

  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存在的问题多从制度上和执行力方面寻找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完善规章制度。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一定程度的反复性和普遍性决定了我们要从规律、制度和执行上寻找原因。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课堂教学公平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现状和问题的调查研究,探究其深层原因,从规则和制度层面为治理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开方抓药。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1)探索将课堂教学公平纳入教师、学校绩效考核的范畴,设计一定的权重,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2)为学校和教师践行课堂教学公平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3)通过开通投诉热线等方式,受理课堂教学不公平的恶性事件;(4)进行班级规模小型化探索。

  (四)社会协同,共同推进课堂教学公平

  校园外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重要变量,所以推进课堂教学公平也需要社会协同。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校园内课堂教学公平的重要生态,要通过构建社会公平和正义,遏制不浮于世和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风气,净化社会风气,为课堂教学公平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大众媒体要正本清源,在对公平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上作出正确的引导。学生和学生家长在与教师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强化权利意识,切不可对恶性课堂教学不公平事件忍气吞声。同时,学校和教师要在践行公平的过程中发挥好示范作用。

践行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课堂 公平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