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论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5-18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1]它要求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创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把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蕴含在任务里,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对学生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法,它具有三方面成效:一是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最后完成任务并分析、总结、提升。二是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是促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任务。因此,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要

  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在于设置可操作性的任务,不好的任务让学生无法产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是失败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任务驱动设计应包括如下要点:

  (一)任务有可实施性

  任务应是具体的,且难易适当,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完成的,学生可以体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劳动关系管理这门课程在大二开设,学生对职场中的人事关系有了些认识,对劳动法律关系形成了整体认知,在这种背景下学习解决劳动纠纷是可行的。其次,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内容,要按照法律的逻辑规律,即从劳动关系管理基本原理和劳动法律关系的概述、到劳动合同、工伤和社会保障纠纷、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几大知识模块、再到劳动纠纷案例实战训练三大专题知识加以整合。

  (二)任务具体真实

  实践是法律的生命,也是能力获得的根本途径。学生在劳动纠纷案例中,通过亲身经历的或身边切身感受到的案例,容易激起学习兴趣,保持良好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在创设情境中提出任务,引导新知识的学习,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仿真的学习情境,以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从而去消化所学的新知识,以转化形成职业能力。

  (三)任务有特色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以解决劳动关系管理的实务问题,提高推理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劳动关系管理的职业素养。因此,在任务设置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学有所用。例如,在工伤事故处理的学习中,要从劳动者维护劳动权利、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规避法律风险的两个维度案例来设置任务,让学生能从两个角度应对工伤事故。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劳动法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从劳动关系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虽能背诵相关规则,但对解决案例无从下手。笔者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要求,结合劳动关系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指出了如何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模式。

  首先是设置任务。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首要、关键环节。第一种方式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能够带出任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劳动者和企业维权会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积极创设学生讨论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群体中共同辨别各种假设的真伪,然后在学生寻找简单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再和学生一起设置出相对复杂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以激励学生去寻找方案。第二种方式是由教师在课前独立准备,然后在课堂上提出任务交给学生完成。虽然这种方式会给学生一种被动的感觉,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行动,学生努力的动机却不是发自于探索问题的内在动力,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所以,笔者认为上述两种方式应该结合起来使用。因为,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法律思维没有形成,法理原理、法律术语、法律逻辑各方面的知识还没有积累。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采用第二种方式单独寻求设置任务不合理,学生往往依据自己头脑中固有的非法律思维思考和提出问题,无法将新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运用到解决劳动人事纠纷中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第一次任务设置(一般设在教学的第2周,第1周为劳动法律基本原理讲授周)时,要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由教师列出第一模块(即劳动关系成立的知识模块)将要学习的劳动法律知识点,具体来说,从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宏观方面发问,然后在问题中引导学生去分析法律案例,通过给学生模拟如何设置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完成以后的分组任务。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既能系统掌握从劳动关系确立到劳动关系终止所指向的实体劳动权利,又要让学生掌握劳动争议的程序和证据规则,形成实践能力。所以必须将实体权利和程序规则相结合,从劳动法律关系的确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到劳动争议的解决,这一套完整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运用,是劳动法教学的一个完整的项目。

  因此,之前分章节的任务设置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学完劳动关系成立、劳动合同、工伤和社会保障纠纷、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劳动争议举证责任五大个模块知识的小任务后,选取一个个劳动维权案例,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做到全员参与。通过以一个具体的劳动纠纷为项目任务,让学生既系统巩固劳动关系管理的知识,又熟悉程序规则,即能运用民事诉讼程序规则,熟悉对管辖、当事人、证据、庭审程序(庭审前的准备阶段、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调解判决阶段)流程,能完整解决劳动法律纠纷。

  综上,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在高职劳动关系管理教学中,体现了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3]它是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掌握了分析劳动法律问题和解决劳动纠纷问题的能力,让教学效果更直观、有效。

  (作者单位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鲁浪浪,湖南长沙人,长沙商贸旅游职院经济贸易系管理教研室讲师。]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法 任务 驱动 应用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