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关于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思考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6-20

关于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都随之发生了改变。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方式与方法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革。然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个偏差,就是教师将信息技术仅作为演示工具,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单纯事物的演示和知识呈现上,而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优势,更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水平,能够在工作一线直接发挥作用的高技能型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近年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讨。由于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具有学制短、学时少的特点,因此,如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跟踪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不少学校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

  一、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功能质量会直接影响网络教学和学习的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先后开发了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其中既有专业公司开发的商用网络教学平台,也有很多高校自主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平台由于系统容量小、不稳定、与其他系统不兼容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淘汰,也有一些平台相继被推广应用。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实际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逐渐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平台上。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国外的Blackboard,该公司资金雄厚、实力强,功能性、可靠性较好,但购买和后续服务费用较昂贵;二是国内商业化平台,如上海卓越课程中心、南京易学天空教室、清华教育在线、江苏科建脉望网络学习平台等,这些产品紧跟国家或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管理和教学要求适应性比较好,有的还有内嵌的教学资源、课件制作工具等;三是高校按各自应用需求研发出的在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这样的平台根据各校特点量身定做,针对性强,开发成本低,但也会出现兼容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四是开源软件,如Moodle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其免费的软件源代码进行一定的个性化改造。

  二、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问题

  1、设定的模块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脱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区别于本科院校的突出特点是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适应未来岗位变化的自学能力,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上也应该能够体现这一点,而纵观目前已建成的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平台,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并无明显的实践特色,在课程资源上仅设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师信息、网络课堂等栏目,仅有少数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加入了实训模块,但其中的内容只是加进了部分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实训室介绍、实训项目简介等,真正能体现岗位技能的实质性模块缺乏,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脱节。

  2、课程资源单调匮乏,更新速度慢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教学模式来建构课程资源的过程。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对较低,学生的访问率不高,经调查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出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的课程只是将教学计划、大纲、教案、PPT等照搬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这些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就已经听过,学生则不会再花时间去重复访问;(2)不少课程资源的安排缺乏梯度,差异化的教育思想没有得到体现,结果是学得差的同学在网络学习中没有丝毫进步,学得好的同学还是原地踏步,没有学到新的知识;(3)有不少课程的资源长期缺乏更新,学生的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4)资源未共享,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加以解决。

  3、学生网上活动追踪的功能不完善

  新的教育模式下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主线”。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网上活动追踪”功能似乎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网上活动追踪功能可以将学生在网上学习系统的互动情况被记录在网络服务器上,这些互动包括访问各网页的次数、自测的成绩、在网上学习和自测的时间长度等等。研究人员或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网上活动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帮助,这对改进和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4、关于网络教学活动的深入研究不够

  在我国,课堂教学的研究得到广泛重视,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的载体,上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至一线教师对它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相应地对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远不如课堂教学。因此,亟需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实证研究,以提高网上教学的实践。高职院校应更好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辅导和教学互动提供多媒体网络环境、工具;提供符合学习规律的多媒体学习资源。与课前学习、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紧密结合,促进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帮助师生转变学习观念,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方法   1、提高对网络学习平台的重视程度,充实网络学习资源

  根据调查,目前网络学习资源很多是依靠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教师的力量,而这些教师往往还要承担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需要调动整个专业的力量来进行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并且需要校外的公司参与进来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校企共同开发合作共建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教师提出建设整个学习平台构思由公司来搭建平台。为了对教师进行激励,可以按照工作量和贡献度在年终考核时进行量化加分。

  2、提高证券投资学习平台的资源质量

  (1)教学资源需对文字资料进行创新

  传统的文字资源在网络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需要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焕发文字新的生命力。在构建网络资源的时候可以采用超链接技术,针对需要讲解的文字用强调性的颜色给予标识,当鼠标移到上面的时候会出现解释性的语句,显示语句并不影响下面的内容,这样可以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运用微课打造特色教学资源

  微课具备时间短、内容少、主题突出、趣味性强等特征,非常适合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建设需求,5―8分钟的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学生非常乐于接受。高职院校将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用微课形式做好,学生将在课前自学,课堂上就是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和答疑,这无疑会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高职院校应加强师生互动,通过互联网将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如QQ群、微信朋友圈等,这些手段与传统的留言板结合打造一个立体实时的互动平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能否创造适合的网络教学资源可能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教师应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身份变成问题启发者、疑难解疑者、团队组织者、学生沟通者、资源创造者的身份。

  3、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可以将学生成绩的评定分为多个模块,如测验模块、回答他人问题模块、提问模块、实操演练模块等,学生最终的成绩就是所有模块的加权求和,如果某个学生的提问被很多人观看点赞,或者解答了其他人的问题较多获得了提问者的认可,那么这个学生在这个模块的分值就高,这样就会激励学生在提问和帮助他人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能力的提升。

  4、配备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建设队伍

  是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多少等,现在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考核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应地在一些高校就出现了为建网络课程而建的现象,至于质量如何则另当别论。如果这些网络课程是在教师积极性不高或制作水平有限的条件下建设起来的,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学校和院系在确定哪些课程可作为建设对象时必须加强调查研究,首先待建课程的教学队伍必须是一支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团队,这是建好一门网络课程乃至精品课程的人文基础,其次还应配备一些懂得计算机多媒体制作,具备一定网络应用知识的专门人才,在协作方面取得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其它领域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而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实现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学,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于高职院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网络教学 高职 院校 教学 关于 平台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