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论文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07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7(b)-0153-02

  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创新和实践的过程中对思维进行揭示。第一,充分讲解数学概念的整体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比较、抽象、概括、分设、验证、分化等一系列的概念形成过程,从中体会学习研究问题和提出概念的思路及方法。第二,要充分向学生讲解结论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经历曲折的实践、比较、归纳、猜想和检验等一系列探索发现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结论的由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学定理,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第三,充分表达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过程;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说,某人对某一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创造性,不在乎这一问题是否曾有人提出过,而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及其问题的解决对解题者而言是否具有新颖性。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的时候履清学生的思路过程,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定义之一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定量刻画,然后逐渐抽象、形成方法和理论,最后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该理念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体现了数学教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等原则;重视数学与自然、社会、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具有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2 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课堂教学即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教师要创造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特点,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思想方面的健康协调发展;不能只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质量。

  数学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再创造的平台,这个过程需要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熟悉,把握住基本要求,以教科书作为创造的依据,对知识体系和结构进行再现。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能力、水平、素养、道德的综合体现平台。

  3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意识

  3.1 整体意识

  一堂课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学科是一个整体,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织组成了整个教学内容,学生的思想观念、品行素质和知识技能都是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学科不会是单一的,可以从其他学科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科之间的共性进行强化,实现相互的渗透,这需要有整体意识。单一的学科,要在课堂中进行学术素养的培养,以整体为出发点,立足于整体性、全面性来制定教学目标。

  3.2 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数学在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其作用非常大。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却没有忽视了这一点,对数学知识点的来源以及应用讲解比较少,学生虽然学习了知识却不懂得如何使用。即使是讲解数学应用题,也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应用。大部分都是将编好的题目给学生去做,数字应是拼凑的。学生在千百道应用题中进行解答训练,可是却也只能形成模式化的解题思维,对这些数据的来源以及了解非常的薄弱。大多数学生只有在考场中才感觉到数学的作用,在生活中,很少去使用。课堂教学应该加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结合教育目的,对认知规律进行诱导教学,诱导学生应用数学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3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学习动力来源之一,也是其成长的基础,需要有自我否定的意识,能够打破思维的束缚,创造性的去开拓。

  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也是为了能够让教学目标更快更有效的实现,教学的时候对教学过程的优化能够让课堂教学效率获得提升。对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起到改善,虽然有一些教师比较刻苦的钻研,但是其教学模式仍然缺乏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   3.4 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数学教学中,体现主体性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体现出来。现在的很多国家进行的教育改革都是要求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认可和体现,能够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发展。但是未果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理性的承认这一点,说着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却常常被教师所忽视。学生存在内在精神不足、自主性差、主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不敢参与竞争,不敢表现自己,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应该要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重新的审视,教师从思想上对课堂进行调整,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培养,不能够只满足自己,要对学生在几十分钟的课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和每个发展都给予关注、关怀。

  3.5 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

  课堂教学的优化可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每堂课的时间有限,既要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还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提升和巩固,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效率。数学总是围绕各种问题进行的,尤其是一些基础知识,对技能要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空间想象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是需要通过训练来完成的。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有训练意识,能够把握好时间的分配。

  3.6 反思意识

  反思是对自己的一种批判考察,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目的、方法、过程、结果进行评价以及思索。反思不是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后进行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之前都要进行反思。先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数学的知识构建、技能形成、发展、思维形成都是教学的目的,所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反思是否能够满足这些目的要求;然后就是对教学程序和策略进行反思。对设置的题目和练习是否合理,进行反思,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反思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4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方法

  4.1 重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发挥,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谐师生的关系还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在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下才能够变得积极和主动,所以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例如: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让学生钦佩,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这样感召力才强烈,学生的情感才能被唤醒,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不要随意的打断,要善于鼓励和肯定,能够让学生的积极性保持住。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比如,教师合理安排讨论课,并精心设计好讨论题,对学生细心耐心指导,学生间互相讨论研究学习。这样在活泼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又能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新时代背景中,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群体进行研究讨论问题,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融洽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带入感。学习的时候,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借鉴,碰撞思维火花,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看问题的角度都会有比较大的锻炼效果,形成创新意识。

  4.2 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问题情境是人思维开始的地方,问题情境能够对学生提供吸引力,让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点燃。数学教学对问题情境的设立非常重要,是学生学习激情的添加剂,能够顺利缩短师生距离,让学生和知识的距离也更近。

  4.3 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数学知识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发现,能够永久的存在其自身的头脑中,学生如果是被灌输式的教育,那么无法感受探索的乐趣,这样的知识比较容易随时间而遗忘。

  所以,学生对于事物产生了兴趣,有了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抒胸臆的将答案告诉学生,学生的暂时满足无法对他们的认识潜能进行激发,不能够让他们养成探索和发现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丧失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不能够对他们的再创造提供帮助。

  4.4 重生活应用,让学生把数学付诸于实践

  数学源于生活,又将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和数学的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数学教学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数学回归于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真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魅力和作用,且能让学生们正视数学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以及信心、决心,习惯去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用数学思想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仍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和不足,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就是要对这些遗憾和不足进行反思,去弥补,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这些问题将会逐一被解决,随之提升的就是我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多不足,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闪光点放大,懂得反思才能够走得更远。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课堂 当前 数学 教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
强化小学数学概念知识的记忆方法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缺失的表现与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