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期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论文

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期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28

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期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是高中生十分向往的地方,在经历过三年紧张的高中学习和激烈的高考之后,本科新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大学校园,身份上由一个高中生转变成一个大学生,但是大多数的新生在心理上不能在短时间就适应大学的生活,完成心理身份认同的转变。在适应期内,本科新生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不良、心理情绪波动、学业困境、自我认识偏差、归属感不强等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大学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较高,每年都有许多新生由于没有解决好适应期的心理危机问题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行为不适。由于心理适应障碍造成新生休学、退学、自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本科大学新生在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分析本科新生在适应期的心理冲突,并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大学本科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期心理危机

  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期出现的心理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地域文化危机。我国幅员辽阔,差异巨大。大部分的本科生是都外省籍的学生,可能学校所在地的风俗习惯、人文环境地理气候条件都跟原先就读的中学截然不同。另外,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没有远离过家门,对父母或者家庭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而上大学之后,没有了父母的帮助,需要自己独立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即使可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可是却不知道如何跟别人相处,导致他们往往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陷入烦躁、焦虑的负面情绪之中。另外,面对一些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比如当地的饮食、方言、风土人情也是本科新生需要适应的内容,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学业危机。大学的学习和中学阶段学习完全不同,学习方法也可能出现很大的改变。中学时代,高中老师往往是不厌其烦的重复一遍又一遍同样的教学内容,学习的科目也相对较少,通常老师会安排好学习的进程和学习任务,只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可。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就变成了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以自己自学为主,要求学生自己有很强的自觉性以及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动机减弱甚至丧失,缺乏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造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3)人际交往危机。在中学时代,人际关系往往相对简单,高中时代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学习上面,大多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进入大学后,需要重新建立全新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在人际交往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帮助他人并且获得他人的帮助。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危机,比如孤僻、充满敌意等,产生压抑、孤寂、烦闷的闭锁心理。

  (4)青春期的人生过渡危机。按照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本科新生处于成年早期(18~25岁)阶段,是一个从青春期过度到成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个体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即形成积极、自信的人格,开始承担责任,如果不能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而停留在青春期,将会出现转折期危机,表现出自立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无法独立处理个人事务。

  2本科新生适应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针对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期所产生的心理危机,院系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应该积极地采取干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心理适应教育

  (1)把握正确时机,上好入学第一课,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适应期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让其对大学的生活学习以及规章制度有一个确切的认识,树立明确的目标,尽快地进行角色转换,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这就要求入学教育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开展以达到多层次的目标,在方式上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在内容上要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入学时期,是问题的高发时期,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契机。要求学校管理工作者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入学教育计划当中,针对新生的心理特点和特定心理危机,积极展开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做好心理调适工作,提高自我身心调节能力。

  (2)营造氛围,提高新生自我调节的水平。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成长,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团结友爱的文化、教育环境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迎新晚会、书画展览、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在活动当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自我,满足自己对美、对知识、对交往的需求,促进心理平衡。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主动与他人交往,提高自主调节能力,克服自卑的消极心理,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

  (3)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经验主义论(下转第11页)(上接第7页)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经验。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高年级的学生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验以及一些体验对本科新生尽快适应学校,更好的学习、成长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因为二者是在同一个环境里生活和学习并且年龄相仿,遇到的挑战和心理困惑相似,易于敞开心扉真诚的交流。因此,应该积极的搭建朋辈心理辅导平台,选拔一批高素质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灵活多样的辅导。比如可以开展新老生经验交流会,也可以通过一对一的个别会谈,给与遇到心理困扰的新生以帮助。另外,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使朋辈心理辅导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网络的虚拟性也减少了新生的戒备和顾虑,能够拓展心理辅导的覆盖面,帮助更多的新生解决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定期展开心理检查。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前后状态往往是连续的,互为因果,那么建立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有助于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连续性、系统性的把握。心理档案动态记录了学生的心理检查分析结果和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处理、解决学生心理危机提供了第一手的详细资料,同时也使工作人员更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掌握心理调试方法和策略。(1)重新认识自己,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角色,新生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自我认识,克服自卑心理同时也要避免自我中心,只要在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2)确立目标,一个合理的目标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行为的动力。每个本科新生在进入大学以后,都应该尽快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建立合乎自身发展的目标,包括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等。只有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才能使自己的大学生活紧张而有序。(3)学习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知识对于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状况的关注,寻求心理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部分学生往往对心理咨询形成了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当自身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时候,也不愿意寻求专业的细腻辅导人员的帮助。因此,大学生可以选修一些心理方面的课程,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心理咨询,让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帮助自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惑。

本科新生入学适应期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

论文搜索
关键字:适应期 心理问题 入学 新生 本科 心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