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语篇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课堂中的探索与运用论文

语篇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课堂中的探索与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0-17

语篇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课堂中的探索与运用

  作为语言教学范畴的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教学,无数的语言研究者和教育者一直以来都未停止过就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问题的研究。然而《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不重视并不是源于学校或系部,而更多是由于很多学生本身缺乏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和兴趣。这种现象在笔者所在的西部偏远地区大学尤为突出。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们各施奇招,尝试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试图帮助学生探索出学好英语的方法,重新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本文将首先介绍国内外主要的语篇教学理论;其次例述就如何实现将科学的语篇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目标所做的探索和尝试;最后总结以上教学尝试的效果和不足。

  一、主要的语篇教学理论介绍

  在语言教学领域,三种语法理论对语言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传统语法、形式语法和功能语法(Gerot & Wignell, 1994:4)。传统语法强调语法结构使用的正确性,受这种语法理论的影响,语言教学围绕语法规则展开,强调词性和句子结构分析。形式语法侧重句子结构描写,把语言看成是句法规则的集合,即句法规则是判断语法正确与否的参考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讲,传统语法和形式语法理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时也是国内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这两种教学理论都强调语法结构,在词性和句子分析上下功夫,把语言归入知识的范畴,往往让学习者忽视了篇章的存在和写作目的。相反,功能语法与以上两种理论不同,它要求语言研究者或学习者思考语言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结构,这种语言结构是否与语篇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关,也就是说语言研究者和学习者要关注语篇的意义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实现的。功能语法理论认为,句法结构与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相互关联,它把语言当作表达意义的资源,把语言归入行为的范畴。

  如果仅仅用对错来判断三种语法理论未免太过武断偏激,对于语言初学者来讲,适当的强调词汇的正确使用和句法规则,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语法知识。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法知识层面,而更应关注语篇功能范畴,即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语篇的文字或社会文化语境揣摩语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以及其他功能,进而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这里提到的文化语境包含反映特定言语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黄国文2001:124)。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 During the Depression, Walton’s father served as an agent for 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His job was to repossess hundreds of farms from people whose livelihoods were their farms… (Sam Walton:the American Dream, Unit 3, 创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II)

  对于一个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而言,通过语法知识和词汇积累能够理解这段话的字面意思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如果是大学生的话标准就不一样。结合上下文,这里的“the Depression”指的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20世纪20、30年代,如果没有这层文化语境知识,那么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就是不全面的。

  除了文化语境以外,语言的使用还在情景语境中进行。情景语境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构成,这三个变项共同制约着意义的选择和语言的体现方式,即语域。用Derewianka (1990: 19)的语言模式图(如下图所示)可以清楚地表现语言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情景语境在语篇中的运用的最多见的就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的听力长、短对话中。根据韩礼德(Halliday, 1978: 32)的观点, 语域这个概念是一种预测形式,如果知道了情景(对话双方),知道了语言运用的社会语境(对话主题),就可以预测出许多将要使用的语言,并且这种预测很可能是对的。

  因此,语篇分析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类型的语篇,运用不同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将语篇分析引进课堂教学。史福林(Schiffrin, 1994)介绍了语篇分析的6种方法: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和变异分析。韩礼德(Halliday, 1994)指出,语篇分析的目标有两个可能的层面:较低层面和较高层面。在较低层面上,通过对语篇进行语言分析,学习者能够了解语篇是如何并且为什么表达它所传达的意义。这种分析方法建立在语法基础上,有助于学习者对语篇的理解。在较高层次上,对语篇进行语言分析能说明语篇在哪一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是失败的或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说可以去判断语篇就其意图而言是否有效,所以,语篇分析有助于对语篇的评价。实现较高目标比较困难,不但要求学习者对语篇本身的理解,还要求对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以及语境与语篇之间的系统关系的理解。Beaugrande & Dressler(1981)在他们的语篇研究理论中指出,语篇性标准有七个: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篇际性。结合上面韩礼德的语篇分析目标,衔接性、连贯性属于较低层面,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篇际性属于较高层面。大学英语教学首先应该完成语篇分析较低层面的要求,但是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大学英语教师应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对语篇进行较高层面的分析,这符合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第三层次的要求:更高要求――理解其意义。这里的意义不仅指字面意义,还要求大学生理解篇章的写作意图以及为达到该意图而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因此,按照语篇性的七个标准来设计英语篇章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篇章以及篇章以外的信息的分析和思考。   对于语篇性的七个标准,国内很多语言研究者都有自己独到的看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言语行为理论,朱纯深(1993,2008:47-76)提出了“意义结构”模式,为翻译过程中的语篇提供语言构成、交际互动和美学结构三个维度。胡海峰(2015:17-20)利用朱纯深教授的意义结构来解读语篇性。他将衔接与连贯归为第一维(语篇内行为),即语篇的概念意义,这种意义通过语言构成得以实现。通过词汇和句子的组合、聚合(衔接与连贯)语篇得以成型。情境性、目的性、互文性与意图性被归为第二维(语篇外行为)。可接受性为第三维(语篇后行为),即语篇对于读者的影响。秦德娟(2013:84-90)认为,语篇性的七个标准不是平起平坐的,语篇的衔接性、连贯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篇际性这六个标准是应“意图性”而生的,即“意图性”是语篇性标准的核心,它是主,其他六个标准是仆。不管是哪一种理论与研究,都有其道理。

  二、语篇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探索与运用

  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篇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而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以《创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II》为例,本教程共八个单元,包含八篇深度阅读文章。对于教材的编者们而言,选择这八个语篇的初衷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意图和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般都会强调这个意图性(目的性)。但是,除此之外,语篇教学不可能千篇一律,这八个篇章的语篇教学设计应该各有侧重。这里只举其中几个例子。比如:― Competition vs. Cooperation (Unit 1)和Sam Walton: The American Dream (Unit 2)均属于信息性较低的文章,语篇所描述的内容基本都在学生预料之中,属于已知信息,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缺乏兴趣。但是,两个语篇在衔接与连贯方面都很突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作者如何实现篇章的衔接与连贯,并要求学生在自己写作时也能做到这一点。情境性应该在语篇Should We Take Computer Addiction Seriously? (Unit 3)和Prepar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 (Unit 7)中得到强调。情境性指的是使一个语篇与事件情景相关联的因素(Beaugrande & Dressler, 1981: 9),包括语篇本身、语篇实际发生时的环境和场景、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的共有知识等。这些因素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解读语篇。很明显,语篇Should We Take Computer Addiction Seriously?的写作时间较早,语篇中描述的现象已经跟现在的情况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强调这种情景差别,以免让学生产生误解。而在设计语篇Prepar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的教学活动时,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感受语篇的生产者(一位知名高校领导)对大学新生的要求和期许,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同样作为大学生是否做到其要求的那样,进而实现语篇选择的目的。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 Feed the World (Unit 4)和Who Won and Lost at the Bali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Unit 5)的教学应突出语篇的篇际性。它指的是一个语篇的使用依赖于其他语篇的知识(Beaugrande & Dressler, 1981: 10)。要想更好地理解以上两个篇章,教师和学生都应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即何为转基因食品以及巴厘岛气候变化会议的内容和结果怎样。通过吸收其他语篇,这个目的得以实现。这就是说,篇际性是一个语篇对以前语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继承与发展,当前语篇以先前语篇作为语篇生成的语境因素之一,本身又作为以后语篇生成的一种语境因素。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法和句法的讲解上层面,而应更多地加入语篇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规则,而且提高他们的语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结语

  将语篇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深层次、全方位理解篇章的能力。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非常重要,它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厌倦感转化成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如何更好地将语篇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地方,这是摆在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很显然,篇章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篇章语言学理论一定会更好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从而将语言研究理论与教学实践完美融合,这也是对语言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语篇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课堂中的探索与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英语 大学英语 课堂 理论 教学 大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