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论文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0-21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44-01

  在当今各类知识激增的时代,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学习能够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师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有效教学,使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能够使其终身受用。因此,“为迁移而教”成为当今地理学科中的热门话题。

  一、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学着迁移

  中学地理教学中常用两种教学法,比较法和综合法。多用比较法把容混淆的知识加以对比,清晰的分辨知识的区别和特征,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地理学习的迁移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地理学习中要重视和加强比较法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迁移的频率,形成迁移能力,这样既可帮助学生避免新旧知识之间的干扰,又有利于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

  例如,将案例比较法及时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中。我们可以从意大利新工业区迁移到福建晋江乡镇企业的发展;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迁移到我国闽江流域开发的措施;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迁移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知识迁移的同时,学生的地理思维也慢慢得到培养,并学会学以致用。

  二、加强知识的归类和概括,让学生灵活迁移

  凡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如果进行了概括,那就能够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迁移。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性特点和规律性联系,也就越容易产生迁移作用。因此,提高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突破口。

  例如,讲授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可总结为:

  (1)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

  (2)热的地方低空为低气压,高空为高气压;冷的地方低空为高气压,高空为低气压。

  (3)空气的水平运动的方向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只要学生了解以上结论,就可以解释不同范围的大气运动,不同地区的风向及其成因。如全球范围的高低纬度之间的三圈环流;大陆与海洋之间比热容不同和季节冷热不均形成的季风环流;同是昼夜,城市与郊区形成的城市风,沿海地区形成的海陆风,山坡与山谷形成的山谷风。

  三、利用知识的相关联系,让学生快速迁移

  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规律性、联系性、相关性、差异性等联系的线索,知识间的联系,从内容看,可分学科内知识联系和学科间知识集成。灵活运用知识,发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运用知识的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构建知识网络与体系。

  例如,讲授地形雨的成因:当潮湿的气流前进时,遇到山地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降温,发生凝结,形成降雨。联系到地形雨多出现在迎风坡上,背风坡则因空气下沉引起增温,云量消减,降水减少,形成“雨影区”。如挪威斯堪的纳维亚山地西坡迎风,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背风坡只有300毫米。又如,我国台湾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一到西侧就成为雨影地区,降水量减少到1000毫米左右。印度的乞拉朋齐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迎风坡的缘故,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而处于背风坡的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却为200―400毫米。西北内陆的湿岛----伊利河谷,位于迎风坡,成为新疆降水最为丰沛的地区,年降水量可达400毫米以上。亚马逊盆地,刚果盆地,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等地的降水,地形雨也占有一定的因素。

  又如,从禽流感的出现,联系到候鸟的迁徙路线,并进而联系大陆架、湿地等候鸟觅食地区的发布,同时还联系到家禽饲养或大规模养禽场的分布等。对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延伸,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学科内知识的关联,拓展了思维空间,学习思路会更加明确。

  四、注意思维定势对地理学习迁移的影响,积极预防负迁移

  思维定势是指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地理教学中,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地理知识、地理思维经验解决地理的既定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有时有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实现知识迁移,独立解决某些问题,但它也容易使学生盲目,运用特定经验,照搬老一套方法,妨碍创造性、开拓性思维培养,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例如,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易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很多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认为地中海沿岸的伊比利亚半岛内部的梅塞塔高原的气候类型也是地中海气候。实际上梅塞塔高原,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闭塞,为盆地状高原地形。冬季,因地势高,使高原内部成为相对高压,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能进入高原,降水较少,没有形成地中海气候的水热条件,形成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又如,依据太阳辐射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有不少学生认为赤道地区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实际上北纬20°―30°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炎热的地方。因为赤道地区虽地处热带,全年高温,但因其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而撒哈拉沙漠全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赤道地区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又要十分重视特殊地理事项,防止学生因为思维定势而出现以偏概全、片面的分析问题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迁移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地理教学 地理 能力 教学 知识 如何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