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创建生态数学课堂 开展高效数学活动论文

创建生态数学课堂 开展高效数学活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06

创建生态数学课堂 开展高效数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72-02

  一、引言

  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其《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课堂的研究越来越多,生态课堂成为了现行热门的教学模式。所谓生态课堂,是自然、和谐的课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展的教学环境。幼儿师范学校的男生入校平均成绩高出女生约100分,他们大都喜爱数学、喜欢思考,有着较好的数学素养。这些都是打造生态数学课堂,开展高效数学活动的有利条件。

  二、探索

  1.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女幼师生的数学教学中,有教师认为,只要把公式告诉学生,然后多做练习强化训练,就能巩固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事实却相反,这种教法只重视知识的应用,忽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容易造成学生对公式理解不透、掌握不到位,只会死记硬背,在解题过程中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相比女幼师生倾向于接受数学知识的现状,男幼师生更希望能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因此,笔者的数学课讲求逻辑推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逐步形成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笔者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这一课为例,对部分教学内容作如下设计:

  问题1:上节课学习了哪两个公式?

  问题2:上节课如何推导cos(α±β)这个公式的?

  【备注】温故知新,为本节课的新知探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问题3:本节课要学习哪两个公式?

  问题4:怎样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问题4.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能否用这个已学知识来推导?

  问题4.2: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方法,能否用这个已学的方法来推导?

  【备注】问题4.1是已学结论的运用,问题4.2是已学方法的再运用。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运用,体会不同的数学价值。

  问题5:怎样推导两角差的正弦公式?

  问题6:如何理解这些三角公式之间的联系?

  【备注】细化知识,深入理解新知。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cos(α±β)的推导过程”→“分别用已学知识和已学方法推导

  sin(α+β)”→“揭示公式之间的联系”这三个环节六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让学生体会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阐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除了关注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活动的过程。数学课应该返璞归真,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努力营造一个生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提升他们探索未知的能力。

  2.合理设置例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异面直线”一节课后的一道习题,在男生班的实际教学中笔者把它升格为一道例题。

  例题1:空间四边形ABCD,E、F、G、H分别是AB、BC、CD、DA中点。

  (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若AC=BD,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3)当AC与B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教学案例1-A(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活动)

  ①一次性呈现全部例题;

  ②学生看到题干,注意力集中在“中点”;

  ③根据中位线的性质等证得(1)(2);

  ④在前两小问的基础上,学生很快想到利用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解决了最后一小问。

  【备注】解题目标和思维指向性明确。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并完成,最后强调表述的规范性。

  教学案例1-B(基于自主发现的学生活动)

  呈现题干及问题(1);

  【备注】先提供一个基本问题并解决它。

  师:如果结论加强,要证明四边形EFGH是菱形,需要增加什么条件?

  【备注】改变结论,引导学生逆向思考。

  师:你能否改变条件,再编一个新的题目?

  【备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体验数学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1-A中学生解决了一系列问题,1-B中学生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后,在教师引导下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了它们。

  1-A是按部就搬的教学模式,1-B中笔者尝试的问题教学是一个发现之旅,让学生在思考、提问、解决的旅途中收获了经验,加深了理解,对他们的数学能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别人的问题固然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但无法提升想象力,自然就难以形成创新能力。例题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绝佳机会,我们的学生只有会提问,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3.立足最近发展区,开展有挑战性的活动。   例题2:数列{a }的前n项和为S ,若S =3a -1,

  a =2,求{a }的通项公式。

  教学案例2-A(步步铺垫的数学活动)

  师:题目中给了S 和an的关系式,求的是a,怎么办?

  生:退一相减法。

  解S =3a -1,S =3a -1(n≥2).

  【备注】此处,教师强调n≥2,避免学生犯错,同时也错失了一个鲜活的教学资源。

  两式相减,得a =3a -3a .

  所以a = a (n≥2).

  【备注】此处,教师问学生:“这个式子是不是说明{a }是一个等比数列?”这里非常容易出错,教师这样启发,大部分学生心领神会,这样问肯定不是等比数列。

  因为S =3a -1,S =a =2,

  所以a =1.

  即a ,a ,a ,…K是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故当n≥2时,a =a q = .

  【备注】第三个易错之处,教师再次启发,解题过程顺利进行。

  所以求{a }的通项公式为a =2,n=1 ?摇 ,n≥2

  【备注】教师给出规范结果,再次强调书写过程。

  教学案例2-B(挑战式的数学活动)

  呈现例题的条件:数列{a }的前n项和为S ,若

  S =3a -1,a =2.

  师:我们能知道什么?

  生:a ,a ,a ,…a .

  完整地呈现题目。

  【备注】大部分学生都能答上来。学生兴致很高,动手开始做。

  上面所说的关键处,每个地方都有学生出现错误,因而最后的结果千奇百怪。错误有:

  (1)忽视n≥2,认为{a }是等比数列;

  (2)会求a 但是q的指数写成n-1(应该是n-2);

  (3)忽略过程直接写结果;

  (4)最后结果不知道要分段写;

  (5)运算错误,写法不规范等。

  【备注】只要有一处错误,都将导致结果不同,所以先提醒学生:验证一下你的结果对不对(即把n=1和n=2带入检验),错误自然就暴露出来了;找一个正确解答,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最后结果;继续让学生自己查错纠错,实在查不出来的,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和查找;找有代表性的错误解答,投影分析,由学生指出并纠正。最后投影完整解答。

  上面的教学案例2-A中,教师步步提醒,带领学生解题,学生活动看似畅通无阻,实际是机械跟随,毫无自主探索可言。教学案例2-B则相反,教师提供一个数学现象,学生面临多种挑战,教师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个个活动经验,技能和思维都获得了提高。

  建构主义认为,有效的教学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学生自主探索建构出来的。奥苏泊尔说过:“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找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索,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保证高效活动的前提。

  三、结束语

  笔者的实践表明,构建生态的数学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活动会更加高效,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

创建生态数学课堂 开展高效数学活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数学 课堂 高效 生态 活动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