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四上学期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探索论文

大四上学期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06

大四上学期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19-02

  大学教育一个重要目的是启迪学生发现他所擅长或喜欢的方向,大四即大学本科四年级,是大学本科生活的最后一年,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是学生们决定方向的关键时期。教学计划往往在大四上学期为他们安排少量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以便于日常管理,随着社会各方面压力增大学生们便在这个阶段早早把重心放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上,有的同学踌躇满志,有的则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上犹豫,考研、考公务员、就业、家庭期冀等无形压力使得他们已无法静下心来坐在教室里听课。更有一些同学处在迷茫、焦虑阶段,对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去向很茫然。此时的课程无疑成为了他们的“负担”,极少数同学积极并愿意来上课,考研的同学则在课堂上看考研资料,不考研的同学畏惧点名,虽然人在教室却心在窗外。诸多因素均导致大四学生课堂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不但学生把该学期的课程当成“包袱”,明显低下的到课率,致使授课老师也感到缺乏讲课激情,导致“老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老师”的美好画面成为奢望。如何高效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提升大四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结合作者多年的大四课堂教学实践和提升途径探索,以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为案例,就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探索,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为大四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提供解决参考方法。

  一、首先应在大四课堂融入幸福教育美学教育理念

  幸福是社会乃至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难解的哲学命题。马卡连柯强调:“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幸福教育理念的真意:学生的幸福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应有之义与人文功能之表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光要求解知识的惑,更包括生活情感上的惑。大四课堂开展幸福教育旨在关注大四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体验幸福和享有幸福,提升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根据多年授课班的调研,部分学生不知如何描述幸福感,或者被问及幸福感这个名词感到羞涩,同样教师若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感知幸福感,同样无法保障教学激情与热情。大四学生毕业季的压力重重,不突破以前的教学模式,对大一至大三年级固有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不进行改革将无法提升大四课堂教学效果,大四课堂应努力创造亲切、和谐、活跃、幸福的氛围,让教室转变成学生的课堂。

  以《环境生态学》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了生态学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内在关联,将生态学知识点融入幸福教育理念,如讲到生态环境因子及其影响章节中的人类通过驯化动植物为人类提供服务时引入韭黄、冬小麦、家禽驯化等生活话题讨论,生物对环境因子适应章节内容同样选取优美地质真实环境视图资料进行优美环境讨论。通过在探讨人类饮食、美景中让学生轻易掌握课程要点。

  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融入幸福理念,还关注生态美学,生态追求天人合一、秩序等美感,生态学规律及其在环境及为人类服务中的应用都会加深学生对美的感悟,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态学理论和实践。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专业视野,提升思想,焕发青春激情,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讨论大四生活该怎样过才能更加幸福难忘,关怀其特定时期情感的需求。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尝试后发现近两年的大四学生到课率比以前有所改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反映都越来越好。普遍反映课堂四十五分钟有一定收获,印象深刻度甚至超过低年级所完成的课程。

  二、合理运用“案例-问题链”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探索,发现给出案例或者命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接着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照本宣科的枯燥乏味之感。1938年,爱因斯坦在总结数十年的科学生涯后曾感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基于“案例―问题链”的教学方法可加深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解。大一到大三大多教学方法中一直存在只注重讲解课本理论知识,即“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这难以启发大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必须采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效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也容易被大四学生所认可,让他们感觉四十五分钟有所收获和启发。案例教学法越来越被重视,并被实践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大四课堂更加适宜采取生动活泼的“案例-引导-问题链”与多种手段结合的复合教学方式,从任务型教学模式变成引领型教学模式。所谓引领指需要从概念、基础理论、实践等三方面引导,而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按照从概念到理论再至实践的顺序进行引导,而“案例问题链”教学新模式则恰恰相反,先用生动的影音图像资料案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反演推出理论和概念,所取得的效果也往往差异很大,尤其对大四课堂现状和困境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环境生态学课程中,生命进化、生态规律和物种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都在现实的自然界有例证,通过收集整理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大四学生在欣赏优美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自然进化的生动影像、动画、图片中理解基础理论,尽量避免枯燥的单纯文本理论教学。授课前先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重点收集生动资料,进而设计问题,授课时展示完资料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和思考后再翻开书本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愉快地浏览基础理论和书上的文字描述,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把实践与教材系统地联系起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紧跟学科前沿和国际动态

  教师授课有激情必须从内心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尽心尽职,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同时在教学情感和态度上也应与时俱进、有所发展。除了工作热情,教师自身对课程的熟悉程度,课程所属领域前沿了解的深度,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知识面的广度均是教学效果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与时俱进才能保障大四课堂的教学质量,仅讲授课本上的基础理论无法凝聚他们早已四处分散的注意力。教师只有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领悟前沿的科学问题,熟悉生动新颖的案例,开展幽默风趣的互动引导,加强师生交流,让大四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新颖、耳目一新,才能提升大四课堂的教学效果。科技创新进展恰如课堂里的新鲜血液,因此对于专业类的课程,教师还应关注本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不断丰富业务知识,方能确保大四课堂具有活力。环境生态学是交叉学科,该领域科研进展日新月异,更加要求授课老师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求前沿动态,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调研中发现,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与其他专业课程,如《环境学导论》、《农业环境保护》等课程知识点有部分重叠,因此在实际讲授时应该突出重点,把握要点,而非机械地从头讲到尾。

  五、考核内容灵活化

  大学教育应该着力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精神,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关心考试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弱化期末试卷分数主导最终成绩的传统。大四学生考核应以应用、创新知识考核为主,增加课堂讨论表现、项目实训、思考题回答等在最终成绩评定中的比重。在进行考核内容改革的同时,应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保留实证材料,为今后课程教学提供基础资料,为不断深入改革与创新服务。

  六、结语

  空城计、大四课堂静悄悄、大四空巢、雇低年级同学代点名等都是大四课堂的代名词,“忙且无奈”、“早为稻梁谋”是众多大四学生面临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压力下对待大四课堂的真实写照。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四学生不可避免地过早进入考研、求职、实习等阶段,而如果不安排一定的课程,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往往有“缩水”为专科的担忧。笔者通过多年大四课堂教学调研,有一部分同学还是希望大四能开设一些对就业、考研具有指导作用的课程,也切实想抽出时间学习点有用的知识,但是现实却反映大四教学、考核方式一成不变缺乏吸引力。可见,大四课堂应该端出有汤有肉的精神食粮才能避免大四课堂成为鸡肋,更应通过改革留住那些并不浮躁想安静学习的学子,并不能因为到课率低下而随意应付大四课堂教学。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也应该给予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充分自主权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不应用规章制度、试卷格式等多年不变的标准和要求固化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大四上学期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大四 课堂 途径 学期 效果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