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探析论文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2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探析

  高等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为竞技体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长期忽视运动员的道德教育及心理成长,导致部分运动员面临自身文化水平低、工作能力弱、运动性损伤多的尴尬局面,这些问题成为影响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最大障碍。要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只有从运动员的心理教育抓起,使运动员产生主动提高素质的动机。

  1.开设心理学课程,“心理―道德教育”相结合,从本质上改变学习风气,促进其主动学习。

  1.1“心理―道德教育”内涵解析

  “心理―道德教育”是教育部关于研究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实践中形成的概念,是在中国文化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与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2]。它突破了针对少数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辅导框架,实施主动培育优良素质的发展性心理教育,是发展的、主动积极的心理教育,重点任务是优化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创造性,符合儿童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1.2心理―道德教育适合于竞技体校学生。

  竞技体校学生的特点:不怕吃苦、坚韧不拔、自立自强;素质低、文化水平差、不爱学习。如何扬长避短,使学生们向有文化、有素质的优秀运动员转变,心理教育是解决途径之一,运动员自我建立正确的心理导向,培养自觉学习和锻炼的热情与习惯,才能使文化课教育发挥真正的作用。

  2.开设心理课程可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运动心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运动心理能力,最有效的做法是采用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防患于未然。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

  2.1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2]。心理专业老师协助教练员进行表象训练,可帮助运动员规范技术动作,增强训练效果。陈舒永、王惠民、刘淑惠等[3]的研究表明,被试在表象某一运动动作时,可记录到该动作所用到的肌肉的微弱的肌电活动,且与实际活动相似。丁学琴[3]等的研究表明,念动表象训练后心率明显上升,皮肤电阻明显下降并低于安静时水平;将表象训练与实际训练结合在一起,其效果要比单独训练的效果要好。祝树明[3]的研究发现,表象训练还可以促进运动员战术水平的提高。

  2.2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主要是增加动机、自信,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目标。通过长期系统地运动心理训练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自我调控能力,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3开设心理课程,采用心理干预手段在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的应用

  3.1心理干预在运动员训练阶段预防运动损伤

  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扫除情绪障碍,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身心健康。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既会遇到普通人的问题,又会遇到训练中的消极情绪。心理咨询师给予他们有效的建议并帮助运动员逐步克服消极的心理情绪,使他们注意逐步从外部指向内部,从他人指向自己集中精神进行训练,如此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会有效地降低。

  3.2心理干预在运动员比赛阶段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对自己不利的状况,平时在心理学课程中多练习调节主义法、激励调节法、不良信息回避法等心理学调节办法,会使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发挥较高的水平。

  3.3心理干预在运动员恢复阶段预防运动损伤

  疲劳是人们长时间或反复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疲劳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因素,采用心理干预手段调节恢复,达到放松、消除生理疲劳的目的;采用认知重建、悉心的关怀等方式使心理趋于平静,消除心理疲劳。

  4.开展心理学课程,对受伤运动员给予心理学辅导。

  运动员在遭受生理创伤的同时,也会造成消极的心理创伤,在与受伤学生接触中发现,他们多数情绪消极,开展心理辅导对促进伤病恢复及消除消极心理情绪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如与受伤运动员建立亲密的关系,理解受伤者的情绪感受;传授损伤与康复过程的知识,教会他们在康复过程中应期待什么,建立运动损伤应对措施;教会他们怎样面对伤病;向其讲述其他运动员恢复事例等都会对受伤运动员的生理及心理恢复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延长运动寿命。

  心理技能训练在竞技体育和文化课教育方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心理教育在提高运动员修养、素质、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心理辅导不仅有助于运动员对现有思想教育及文化课教育态度的转变,经过心理技能辅导后还会对训练态度、临场心态、运动损伤、伤病恢复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心理援助,鉴于上述原因,竞技体校开设心理课程尤为必要。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育院校 体校 必要性 附属 心理学 必要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