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5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语文课程教育能够提高中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推动中学生精神的成长,提高其思想道德与文学素养,从而培育其自我发展与自主学习的素质和能力。伴随着我国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日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并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但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确实步履艰难,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课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此提出了对初中语文新课改的一些体会供大家一起讨论。

  一、转变思想,充分认识语文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前苏联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情不同于以前,学习的内容――教材变得丰富多彩。影响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模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教材对课程的设置对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教材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与探究。

  二、认识学习主体,走出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在教学生如何去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固守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认真分析教材,认为把教材分析得越透彻学生就学得越好。却不知这样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看起来似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墨守成规,无丝毫的创新意识,只是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学生学习既无乐趣又无兴趣。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教师要走出传统教育的思路,充分认识到学习主体的变化,只要这样才能为课堂改革打下良好基础,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努力使课堂高效。

  三、转变学习方式,把引导学习放在第一位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原有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是学生被动接受,新课堂要求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才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对教材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把文章读得透彻才能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学生在学习文章中才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让学生多说,给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在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多说,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发言,表达对问题的思考。多说是要让学生说话的内容多,说话的机会多,说话的数量多。这样的多说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让学生学而思,就是要鼓励学生发问,学生能提出问题就表现出学生是曾经的思考。无论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有偏颇,都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问,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这也是语文课堂改革的要求。新的语文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舞台。可以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体现,但一定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快乐学习。

  四、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例如,教授文言文时让学生通过多读,尝试理解文章的意思,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讲解,使对文章的理解逐步接近原意。即使不完全准确,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释疑、掌握。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提高的最好方式,就是靠学生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在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随时指导,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改中一些思考。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授之以渔”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 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 课堂 语文 改革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