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初中美术教学互动模式探究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互动模式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7

初中美术教学互动模式探究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美术课堂虽然变得活跃了,但却是为了互动而互动,教学效率并未得到提升。课堂互动不仅是一项要求,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按照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活动,提高互动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如此才能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课前预习先行,确立目标方向

  在美术课堂上,师生都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备课,学生在课前要做好预习,只有两者都做好了准备,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提高课前预习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形式来掌握学生的预习进度。例如,教师可提出与下节课相关的问题或者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不能让学生无目的地预习。在预习中,教师也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自主学习的特色,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命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师生间的互动更加多样化。

  在预习前,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能力安排预习内容,并针对预习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在教学中,预习题目以及互动内容的安排都可能会影响预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预设目标时,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选择,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明确预习环节的重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乡土艺术的瑰宝”时,教师就可提出以下要求:请观察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或者环境艺术体现了哪些有关少数民族的元素?如博物馆、街头雕塑等;收集一些与当地民族特色相关的图案符号,如服饰、纹样等;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对比。通过收集与教材相关的预习资料,学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民族元素,使之更加热爱本土艺术。由此可见,预习不仅是深化学习目标的方式,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阶段。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在美术教学中,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按照美术教学的特点,巧妙地使用教材,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具有互动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在观察与思考中积极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图形创意”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张反对吸烟的海报。海报中,人物的牙齿被换成了烟蒂,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海报中运用了哪些图形创意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此激发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融入情境中积极思考,由此获取知识。例如,教师可按照大纲要求提出问题,在上美术鉴赏课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幅水墨荷花图、一幅水彩荷花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作品的相似和不同之外。此时,学生便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与讨论了,如水色交融等。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更容易发现水彩画的特点,这种互动交流的形成也会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在鉴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则可将问题分层,例如,可先让学生找出韩熙载,找出长卷主要由几个画面组成;接着让学生找出韩熙载在不同场景中的神情是怎样的;最后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鉴赏,由此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学实践表明:当教师的等待时间从1秒增加到5秒时,学生回答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创造性思维也会不断增强。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教师应给学生留出独立的空间,让学生一边思考问题,一边与其他同学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三、通过小组学习,在团队合作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无法形成互动交流。新课标指出:学生间的合作也是互动的最佳体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课前准备。美术教师可按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配小组,分配的主要原则是组内的学习水平要有差异,而组间成员的水平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小组成员以4~6人为宜。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确定后,应选出小组长,并由小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如发言者、记录者、材料处理者等。发言者要阐述本组观点,表达应条理清晰;记录者负责记录本组与他组学生的发言,并加以整理;材料处理者应做好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第二,实践活动。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为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各个小组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给出以下任务: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创作风格如何?当时的作品与其他作品有何不同?等等。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讨论的过程中,都能各尽其职、收获知识、获得成长。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根据照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但应以鼓励为主,使学生体会到小组学习的意义。

  四、由疑导评,提高美术学习的生成性

  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互动评价过于注重形式。教师应认真思考“为何进行评价”“怎样评价”。新课程理念指出: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通过互动评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才是互动评价的意义。学贵有疑,有疑才能进步。因此,教师应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例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练习活动:一位外国友人到我国旅游,到了午饭时间,因为语言不通,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请你们徒手画出他想吃的食物,一个汉堡、一杯热饮、一根香蕉。学生对这样的练习非常感兴趣,都能积极动手绘画。在学生展示自己作品时,教师可继续提问:“假如你是服务员,按照手绘图,你能迅速且准确地判断出外国友人想吃什么吗?”一句疑问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围绕教师的疑问纷纷讨论起来,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品,发现了自己作品的不足。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列出评价的重点,如绘画是否简洁?是否准确?如何使绘画更准确?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又围绕几个重点问题展开了互动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吸取了其他同学的优点,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初中生的性格特点,通过观察与思考等形式提高课堂沟通的有效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目标。

初中美术教学互动模式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美术教学 美术 初中 模式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