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29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但是问题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的教师只对教材的内容或例题的结果提问,忽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升. 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设置情境,通过问题让学生找到探究的大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本着展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延伸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等原则,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切实讲究课堂的实效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以下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为例探究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创设问题要讲究趣味性

  讲究趣味主要是为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还处于孩童时代,采取逼迫式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取得短期效果,但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孩子长期发展.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迅速,逻辑思维发展缓慢,学习上要“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 因此数学教学上要做到将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便于孩子接受. 小学数学在问题的设计上讲究设置情境,突出问题的趣味性,正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发育水平和智力发育水平. 能够让他们保持学习兴趣. 如:编拟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利用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带入感,引起共鸣,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如,在一年级“比多少”一课中,笔者在课前先给孩子们讲了《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让学生比较小猪和砖头的多少. 设计问题并配合卡片引导学生找出小猪和砖头对应的“同样多”、“多”、“少”的关系. 通过这种情境的设置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了快乐,同时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利用教研组教研时间,集思广益,相互促进. 笔者了解到有的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还有的利用编演小课本剧创设问题情境. 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创设问题要和生活紧密相连

  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抓住最佳时机步步设疑,突破重点和难点. 小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和生活相关的,其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认识世界,掌握生活的基本常识,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提问环节就不能离开生活. 如,在一年级《认识时钟》一课中,要完成认识“整时”的教学任务.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几个常见的、熟悉的整时. 如:新闻联播7:00,早晨上课8:00,中午午休11:00,午后上学1:00,下午放学4:00. 问问学生这些时间时针和分针都在什么位置. 学生回答后还可以继续提问:这些时间时针都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分针都指向12,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整时的认识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的规律. 这样步步设疑,使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从而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通过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有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选择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也不例外. 动手操作,便是其一. 让学生自己动手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玩中,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地接受了数学知识,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丰富多彩.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应该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 这时教师提问: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 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 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四、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创设问题情境从观察入手

  人们认识事物常常从观察开始.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有系统的、主观的、有意义的知觉活动. 在教学中注重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 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情境要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调动他们的视线,让他们有仔细观察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以认识圆形和三角形为例,老师先准备一面圆形的镜子和一把三角尺,让学生看一看,然后提问:“这两样东西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感知它们形状上的差异,接着让他们对比它们的边角,区分出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接着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圆形和三角形的?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请学生画出自己想象的圆形,从而使学生又看到了实物,加深了对圆形的认识.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基础阶段,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让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就要从观察入手,寻找答案.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结 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在围绕某一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仅要蹲下身子看孩子,还要深入关注他们对该知识点的兴趣程度和知识储备情况以及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才能设计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引导他们探究真理,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 教学模式 情境 教学设计 策略 模式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