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助力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发展论文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助力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发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12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助力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3

  2015年9月,中央出台《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要利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为发展壮大主业服务。我国国有文化企业一方面在弘扬社会价值和发展文化产业上担当重任,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颠覆式改变社会和急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是摆在国有文化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一、国有文化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引入市场机制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者,贯道之器也”,文化承载“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与此同时,文化又具有产业属性。要正确处理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效益、社会价值。

  文化的繁荣与否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是否繁荣的反映和体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迈进了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是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同步提升。

  与文化繁荣的盛况相对比,当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部分国有文化企业在运行中也存在隐忧:一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二是存在体制机制的问题,责任心使命感不强,不敢开拓创新,不会运用市场机制,不愿参加市场竞争,无所作为。三是国有文化企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在逐步下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市场机制、以市场力量来激活国有文化企业。

  二、构建与国有文化企业匹配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是作为在一定的市场形态下,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也就是各种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主要表现为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机制。

  国有文化企业在体制上有其特殊性,运用市场机制上需要与之相匹配,重点是用好六种机制。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备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应尽快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对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在内部组织架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上按公司化要求搭建。改造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社会投资者参与企业投资,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夯实企业市场运营的基础。

  二是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国有文化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国有文化企业要更多地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目前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上交所、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股权交易中心等,

  在金融市场,重点利用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用文化产业基金撬动企业发展。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协会备案的私募数基金数已经达到25693(只/家),十年间私募基金数量从不到1000家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公募基金2683只,公募基金资产净值8.4万亿元。全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及规模状况,2014年有40只披露募资总金额,总募集资金额高达1196.6亿元,其中首期募集金额140.75亿元。

  三是用户至上,转受众为用户。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的消费者,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以前是文化企业生产什么、老百姓就接受什么,是单向的、被动的、无条件的接受者。而在今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信息资源极度丰富,老百姓可以选择性地接受文化和信息服务。国有文化企业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变化,把老百姓作为用户、而不再仅仅是受众来对待。要努力让我们生产的文化作品、节目内容老百姓接受甚而喜爱。

  四是内容为王,把文化作品作为产品经营。坚持文化作品、文化节目首先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导向,同时也是产品、消费品,要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作品最好、节目最美,如果没有人欣赏、传播不到人民大众中去,只能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就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作品是否符合大众的需求、能否产生有效传播,需要将文化作品向文化产品的转变,只有市场接受、大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才是好产品。产品永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品也不例外。

  五是建立适应市场供求快速变化的机制。市场瞬息万变,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新技术日新月异,老百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国有文化企业要适应文化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市场法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做好市场供求关系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改变。

  还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企业做出的投资决策和文化市场的内在规律,都面临着不确定的风险,包括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研发风险、决策风险等。有风险不是意味着畏惧不前原地不动,而是既要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又要对可能产生引发的风险作评估、作预防,做到风险基本可控,不能胸中无数、盲目冒进,对不熟悉的领域和项目一头扎进去,出现重大问题和投资的决策失误,甚至成为腐败的滋生之地。

  六是创新人才激励的机制。国有企业和国有单位的薪酬体系和薪酬制度有一个基本明确的指引,国有文化企业也要在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上严格遵守和执行。对新的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社会反映普遍是积极的,但也有少数不同的意见,认为对企业领导层的薪酬限定不利于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不能形成优秀人才汇集的“人才洼地”。其实国企的薪酬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并不矛盾,培养、引进、留住人才要靠企业环境和激励机制,在政策上,国家鼓励“开展国有控股上市文化公司股权激励试点。”,也支持“开展国有文化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探索市场化选聘人才的办法”。这些都是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制度设计。   三、有效运用市场机制,提升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

  1.我国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情况

  国有文化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出和利润持续增长,总体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底,全国国有文化企业数量达13313户,从业人员129.9万人,资产总额26488.9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12855.1亿元,利润总额1122.5亿元。

  近年来,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市场产生了“蝴蝶效应”,一时间风起云涌,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产业投资领域。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创造新纪录,万达集团、广州恒大集团、互联网三巨头BAT等相继强势进入文化领域。其中阿里巴巴大手笔收购香港南华早报、以12.5亿元入股上海第一财经、打造阿里体育、收购优酷视频网站;万达集团投入巨资收购电影院线、电影制作公司、节目制作公司等,构建完整文化产业的全生产链。在一些地方,民营文化企业占据整个产业的半壁江山,浙江省有4万余家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

  但同时,国有文化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严重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简单的模仿抄袭。二是危险的硬件化甚至是地产化的倾向,搞文化创业园和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实际上使用便宜的价格圈地盖楼,还有文化旅游地产等,实际上跟文化产业是完全两码事。三是国有文化企业“散小弱”的情况依然突出。四是企业文化和员工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国有文化体制内,可以说还相当严重。

  2.运用市场机制是提升国有文化企业的有效途径

  (1)适应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方式和消费习惯,文化的消费方式也在呈现急剧改变,国有文化企业要适应需求的改变,要面向消费者生产,研发制造和创造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扩大消费者的覆盖区域,现在广大农村是文化消费的薄弱地区,要面向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健康文明的文化产品。

  (2)加快推进文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打破以前国有文化企业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的弊端,企业既要努力在文化市场中竞争,又因各种束缚使企业施展不开,缩手缩脚。这怎么可能和其他企业竞争呢,又怎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呢。所以,尽快给国有文化企业松绑,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赋予既符合文化企业特点、又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新模式,方能在文化市场的大潮中激荡出国有文化企业的巨大能量。

  (3)善用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国有文化企业过去多是在依靠自我积累来实现企业的自我发展,这种完全依靠自我奋斗、自我积累的方式,我们曾经奉为企业经营之圭臬。今天我们依然要对这种努力奋斗的精神表达敬仰,但仅仅完全依靠自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向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借力,善用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借助金融撬动巨大的文化市场,以金融之杠杆撬动国有文化企业的力量,放大国有文化企业在文化市场中的体量和能量,进而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在文化市场中砥柱中流的巨大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

  (3)投资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国有文化企业要发挥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在ICT产业发展迅猛的现在,更应该强化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享受更快速更愉悦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服务。要重点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网络全覆盖建设、电影院线、文化公共服务、图书网络、互联网网络视音频、移动生活文化服务等。在基础性文化领域,投资回报期会较长,但也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

  (4)导入面向市场的考核机制。把企业的内部考核重点向市场倾斜,向市场要效益。企业要加大与市场、与效益有关指标的考核权重,按照考核的结果来进行企业的收入分配,收入与考核机制挂钩,考核机制与效益挂钩。

  (5)国有文化企业要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国有文化企业要立足国内市场,守住国内舆论阵地,开拓国内文化产业新空间,优先满足国内人民群众文化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中国文化企业也肩负着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将更多的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向国际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国龙与世界一起携手同行。积极拓展国外文化市场,可以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集约资源,协同利用,多次开发,产生更大的效益。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海外并购,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幅增长,中国文化企业30强成为海外并购的排头兵。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万达集团海外并购事件:2016年1月,万达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在此之前的2012年3月,万达与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正式签署并购协议,此举使万达文化集团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运营商,占有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依靠电影渠道输出中国电影。万达打造的电影制作、院线、发行产业链,极大地提升万达在全球电影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2014年,中国出版集团以1亿元收购英国出版科技集团股份,积极抢占数字出版技术制高点。2014年,安徽出版集团全资收购波兰时代马尔沙维克集团。

  在文化企业海外一系列并购案中,渠道建设都是最主要的目的,解决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缺少进入国外主流文化市场渠道的问题,目前文化企业对外投资的目标正在逐步多样化,文化资本到境外投资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已经出现从买渠道为主向买技术人才优势过渡的趋势,一批具有强大资本实力的文化企业有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内生动力和现实需求。

  四、正确处理以市场机制助推转型发展的几个关系

  通过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来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的转型发展,既要有原则性,又要灵活性,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效益、社会价值,这是国有文化企业不能动摇的原则,必须牢牢把握住。同时企业要想方设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不择手段,不能以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来获取利益。

  2.处理好国有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国有文化企业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接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同时国有文化企业也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可以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借助市场机制、以市场的方式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

  3.处理好企业与个人的关系。个人在国有文化企业中以前一直是只能拿薪酬,是企业的员工。未来的分配方式将出现变化,目前正在开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工作,探索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4.处理好政府支持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转型期的国有文化企业,因客观、历史原因,观念旧、人员多、历史包袱重,政府支持必不可少,“扶上马、送一程”。但企业决不能完全依赖政府,企业发展最终要靠自己,靠在市场中赢得发展机遇。

  五、以责任担当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国家加快文化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一是必须紧紧依靠以国有文化企事业为主的力量,国有文化企事业是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稳定社会的“压舱石”。二是国有文化企业必须有责任担当精神,抢抓机遇,利用丰富的市场资源,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快速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实力。

  国有文化企业引入市场机制的转型发展之路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又不会平坦且一蹴而就达到目标,要付出艰苦、长期的努力才行。但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助力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发展

论文搜索
关键字:助力 国有 机制 作用 发展 文化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