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银行高风险业务洗钱风险分析论文

银行高风险业务洗钱风险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25

银行高风险业务洗钱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87-02

  产品、业务、交易或支付渠道高风险要素主要为四类:私人银行业务、匿名交易、非面对面业务或交易,来自未知或不关联的第三方付款,不同金融产品业务具有不同的产品特性,被用作洗钱渠道或交易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银行高风险产品业务洗钱风险及控制措施

  (一)自助终端设备业务

  1. 潜在洗钱风险

  (1)交易背景的隐蔽性。发生银行柜台交易时可通过查看业务凭证、观察客户行为模式等方式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而自助业务客户只需录入电子交易指令即可完成交易,银行无法识别客户的职业、经营背景、交易目的及资金来源等信息,监测客户交易的真实背景和真实目的。

  (2)交易身份的匿名性。自助业务发生交易时主要通过密钥、电子签名的认证来确认交易双方身份,具有只认“证”不认“人”的特点,银行无法掌握交易的实际控制人和实际收益人。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开立账户,或者通过网络购买已开立的账户来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给银行追踪这些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增加了难度。

  (3)交易地点的随机性。自助设备为客户摆脱银行柜台的限制提供了便利,客户可以任意选择方便的地点进行交易,不法分子将居住地、账户开立地、非法行为实施地、非法所得支取地分别选择在不同的地区,以规避银行资金监测。

  2. 风险管理措施

  (1)完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居民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在开卡时联网核查核对客户信息,可大幅降低匿名、假名账户的概率;二是优化升级银行卡交易和核心业务系统,实现本行客户开立的多个账户信息、交易流水、风险等级评定信息、涉嫌案件调查等情况的关联,便于柜台员工重点识别。

  (2)强化客户准入审核。强化自助终端设备客户准入审核,对开通ATM 转账、取现或电话银行转账等自助业务必须验证持卡人的身份证件。可增设可以鉴别身份的身份证件号码、电话号码等验证措施,从技术上最大程度地对交易者真实身份进行监测。

  (3)提升人工识别可疑交易的能力。自助终端业务通常是无纸化业务,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交易完成后的客户风险等级评级、可疑交易识别工作变得特别重要,加强对高风险客户的人工检测分析力度,实现对符合可疑交易特征的交易的挖掘、识别和报告。

  (二)网上银行和网络支付业务

  1. 潜在洗钱风险

  (1)交易的分离性。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客户、资金交易信息不能充分衔接,其资金交易链条与商业银行彼此分离,给客户身份识别、异常交易监测和甄别、反洗钱调查和公安机关调查取证造成很大的困难。

  (2)交易的便利性。网银交易和网络支付方式降低了交易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使得P2P网贷集资洗钱、赌博洗钱、诈骗洗钱等交易账户众多、交易地域广泛的案件频繁地使用网上银行和网络支付业务。

  (3)交易的交叉性。非法网银交易账户之间大多存在多重关联性,资金交易通过网银交易且交叉使用ATM、柜面现金或转账等业务产品,上下游交易对手众多,账户分工明显,过渡账户主要通过吸收资金、快速转账或积累一定资金转款。

  2.风险管理措施

  (1)完善网银业务反洗钱风控体系。将反洗钱最新监管政策要求纳入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中,建立起高效、系统化的内部反洗钱监控体系,确保内控制度能覆盖网上银行所有的业务环节,建立合理的机制保证各项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2)加强对网银交易资金的监测。优化网银交易监测系统,加强资金来源审核和用途管理,采取合理措施了解网银交易资金来源,使数据甄别分析高效化和准确化。充分利用影像系统改进网银交易记录和资料保存方式,确保反洗钱合规人员能够方便调用历史电子交易信息,以便可疑交易的甄别分析。

  (3)加强开户环节客户身份识别。加强对代理开立网银账户客户的身份识别,对于无合理理由异地开户、批量开户、代理开户等异常开户行为密切关注,切实采取有效强化的手段验证网银账户实际控制人。

  (三)私人银行业务

  1.潜在洗钱风险

  (1)交易的私密性。为满足高净值客户的需求,银行通常会采取多种保护客户身份信息的方式,掩饰客户的账户信息和资金交易信息,如客户可通过私人银行的离岸业务在避税性群岛或离岸金融中心注册公司,掩盖真实信息进行业务拓展及交易。

  (2)交易的复杂多样性。私人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性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种类丰富的金融产品、渠道多样的交易方式在客观上为洗钱活动提供了便利,容易将洗钱活动融入到正常的金融交易中,尤其是在洗钱活动的离析阶段容易被洗钱分子利用,使非法所得经过多重金融交易后掩盖真实面目。

  (3)交易的利润性。私人银行客户均是具有强大资金实力的高净值客户,为追求高额利润和回报,客户经理对客户的尽职调查,特别是客户大量资金的来源、合法性及账户实际控制人和交易实际收益人等信息,不能做详尽的调查,可能还会协助客户将非法资金用于投资

  2.风险管理措施

  (1)强化客户接纳环节客户身份识别。私人银行部门在客户接纳环节,获取客户的相关信息确定高净值客户的资金来源及合法性,判断资金的实际控制人和交易的实际收益人;如果确定是高风险客户,如资金来自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人士、政治公众人物等,采取强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   (2)加强可疑交易报送环节资金监测。继续规范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流程,建立私人银行资金监测指标和模型,结合反洗钱资金监测和自身风险控制措施情况,灵活设定风险评级指标,加强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作用。客户经理对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的身份背景、服务需要、投资偏好等方面有着较全面的了解,要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在客户身份识别、资金监测、可疑交易分析方面的作用,将反洗钱风控要求贯穿到客户经理日常工作中。

  二、反洗钱风险防控政策建议

  (一)加强高风险业务产品风险评估

  基于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方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对自身产品业务潜在洗钱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大小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运用于对高风险业务的识别和监控上。针对银行自助终端设备业务、网上银行和网络支付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等潜在洗钱风险较高的业务,在产品设计环节充分关注潜在的洗钱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完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针对自助终端设备、网上银行、网络支付等非面对面业务产品,采取辨识度较高的面部识别等技术和其它辅助识别措施开展客户身份初次识别、持续识别和重新识别工作,必要时对高风险客户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保证账户开户人和使用人的一致性,遏制账户的出租、出借或非法买卖等问题。

  (三)建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模式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自身产品业务,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要结合反洗钱资金监测和自身风险控制措施情况,形成一套能够充分体现银行业新业务特点及自身产品业务为特色的可疑交易报告标准,研究建立可疑交易模式和监测分析系统,在借助科技手段的同时,加大人工分析甄别,逐步实现以主观分析为主、客观指标为辅的可疑交易报告模式,切实减少防御性报告,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四)采用科技手段加强反洗钱资金监测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银行产品的创新,网上银行及网络支付业务量不断增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时完善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指标和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各类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并定期针对新产品、新业务设定和修改可疑交易监测模型、参数和指标,并加大对客户各类交易信息的汇总和分析。

银行高风险业务洗钱风险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风 高风险 风险 业务 银行 分析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