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论文

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17

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35

  我们知道,数学教育体系追求“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就是讲数学知识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陌生的。但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形象的、熟悉的。如果学生能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就能让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就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例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笔者抓住中学生追星的现象,针对中学生大都非常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的现实,设计了问题情境。笔者用多媒体投影给出了姚明的图片,并用文字给出了姚明小档案:身高226cm,体重125kg,臂展221cm,腿长141cm。提出问题:有人说,姚明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你相信吗?说说你的理由。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认识了三角形后,你一定能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出理由的。学生带着一种冲动,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学习之中,不但关于姚明的问题解决了,更为重要的是,三条线段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构成三角形的知识难点被学生在兴奋中突破了。

  二、组织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经验,由学生身边的事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设计,有很多学生想到了我们中国民间的剪纸――先将纸对折,在折痕的一边剪下一幅图案,打开即得一个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想到了做墨迹――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较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上一滴墨水,将纸打开并铺平,所得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又有同学想到了针刺――将一张纸对折,拿起自己手上的圆规当作针,在纸上戳出一个漂亮的图案,然后将纸打开得到的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由此而知,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阅历,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他们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这样的场景有利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专注投入,使数学课堂更丰富、更显张力,更能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如果引入的生活情景有趣或是大家都感兴趣的热点,其产生的效果会更好。一般情况下,社会生活中关注的新闻热点和重大事件、有趣的经历及发生在身边的生活趣事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材料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呢?多年的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探索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真切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能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比如,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购物打折,外出旅游选择宾馆,银行存款,计算机取款机,宾馆铺地毯等,都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如布置学生:你家电话的缴费情况记录(一月)?你家生活用塑料袋每天用几个?天气预报的收听?进行统计学知识的训练,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好。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能唤醒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大应用”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数学的利用价值。从问题中挖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教材中的找数学规律题,笔者让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回家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如课本图示:请问照这样搭下去,第8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第100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通过这次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第二天数学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学习因此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又达到了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趣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使数学变得充满活力,从而使所学知识变活,做到培养能力与学习知识紧密结合。

  五、为学生提供展示观点的舞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题

  “生活中的数学题”是近年来中考出现频率相当高的题型。此类题主要考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结合已有数学知识与生活经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时,笔者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展示例题,而是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改变教材的内容,创设情境,充分演示了工程问题的形成、发展过程。

  例如,国庆期间,学校教学楼至食堂一带要修一条路。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竞标,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假如你是校长,你认为该怎样招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有的学生认为请甲队修较好,因为甲队修得快;有的学生认为给乙队修,甲队贪快会影响施工质量;有的学生认为请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更合理,因为国庆假期只有7天,修路应抓紧完成,以免影响教学……本例取材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事例,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数学教学应把视线引向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向生活拓展延伸,寻求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的最佳契合点,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并把学习数学看成一种生活乐趣。只有这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或尽量挖掘数学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才能使数学教材与生活相联系,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使“数学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念落到实处。

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课堂 初中 数学 联系 教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