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情景+叙事”与空间设计教学浅析论文

“情景+叙事”与空间设计教学浅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1-29

“情景+叙事”与空间设计教学浅析

  从辞源的角度讲,“空间”原初意味着“为定居和宿营而空出的场地”,界定了空间与人的生活状态行为之间的联系。海德格尔也曾经指出“‘空间――多样空间’――始终是与人之存在(栖居)相关联的……是人所‘经受’和‘承受’的空间”[1],这说明在经受和承受空间的同时,传达了人们穿行于诸空间的条件。因此,穿行与场景产生了不争的互动事实。在空间设计教学环节中,灌输学生领会情景的环境境遇感受,相当于让学生把自己置身穿行于设计对象的想象空间之中,领会和体悟具有聚集作用的“场”的意义。

  在空间设计教学的专业设定体系中,强调从专业基础――专业通识――专业深度的过程,从建筑营造的内部空间到外部空间,筑造和认知空间环境的塑造,从逻辑推理到艺术创意,从虚拟设想到现实营造,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点累积到方法构建,从浅至深、由表及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连贯性和逐渐深入的教学体系,而其中设计的主旨始终围绕着以生命理想建构的艺术设计表现,创造“真、善、美”的境域空间表达,掌握空间艺术设计的本质。以主观心理为依托的行为心理设计传达开创新的专业学科精神,尤其是在建筑室内宏观范畴中空间设计终极物化的表现形式。

  “情景+叙事”与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特性

  情景的本意是感情与景色。在空间设计中情景从空间中开始蜕变,由景生情的特定氛围已走到了设计的前沿,呈现出末端的视觉效果,注重情景的场景感,增加设计初衷的心理暗示意味,使精神境遇与使用者达到互动交流的共鸣感。

  情景与空间在于设计的情景化,设计表现了某种生活参与者的常态化,唤起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所需,从情感和心理上照顾使用人的某种生活状态,从而通过视知觉的感知,从空间的终端走向正式生活中鲜活的层面。空间的末端恰恰是设计界定情景的终极反馈,达到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共鸣。

  共鸣的媒介并未曾脱离常规设计中对空间的视觉角度的认知方法,而在于个人与空间互动产生的反馈所引出的设计变化,场所精神是最本质的核心板块,是与设计主题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灵魂。因此,空间设计教学在以“情景+叙事”为概念的设计导入中,要明确设计主题的核心内容,而不是为设计而设计的空泛概念。

  恩斯特?克里斯认为,“艺术本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这种情景更多来自设计师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经过对周围聚集“物”的酝酿和沉淀之后,以情景再现的模式还原于设计,这才是最好的对设计和生活的解读方式。这正是为何我们周边很多设计大咖并非来自学院派,依然做得出好的设计的原因。日本的设计师安藤忠雄原也经历过从一名职业拳击手到建筑大师的转变,尤其他个人对教堂的理解不是来自于建筑结构形式的理解,而是在于对人的解读――“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才有了光的教堂的建筑空间处理方式,近期新作《头佛》依然是建立于此信念之上的佳作。国内设计师刘家琨先生是一位作家,他首先以为自己设计工作室的独特方式而跨界,而这次跨界是关于立意、架构、分寸、节奏、整体感、细节的上乘之作,正如他自己对设计作品的解读――生命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以此为设计概念主题的出发点更是不言而喻的“情景+叙事”。

  在设计界中此类现象都言明了设计不仅仅是所谓的理性的范畴,更多在于生活的活态表现,“情景+叙事”使设计的动机转化为立体化思考的模式。

  情景式的叙事设计基础

  情景式的设计源于设计出发点对艺术创作的想象,人类对艺术的想象被分为三个等级:绘画艺术作品、音乐文学作品,最高的想象空间是通过文字去体会字里行间所传递的画面感,而在空间设计训练中叙事=文字作品,情景=艺术绘画创作,“情景+叙事”正是基于画面外空间的想象来捕捉和丰富设计创作的核心要素,是室内空间设计创作方法的内部基因,叙事的文字性描述有可能是相关生活的一首诗、一段话,表达来自于生活的“常态”,小小的、日常的生活行为模式奠定了空间形态塑造的基础,理解生活的本质,即不同的情景需要理解为不同的物质精神需求,这才是空间设计表达高层次的基准,而解决以人为核心尺度的场所精神真正贯彻了人类诗意栖居场所的主旨。

  在教学中启用“情景+叙事”的课程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加强空间塑造的深入解析,运用情景介入找出设计的切入点,是对空间设计训练的开拓和启发式思维的训练,阐释空间以不同“常态”的生活表情,引导参与人的情感梳理与融合,在精神层面产生情感的共融和交流的对话,围绕情景进行空间氛围的写意,也是情景绘画的艺术再现方式。

  “叙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类似于故事脚本的概念,引导学生认知不同“场”的情景设计意义,来自于生活的艺术化处理是设计更为凝练的设计表达语言。对于情景设计与场景设计的关系而言,场景塑造是对情景视觉启发的对应,着力于轻松、愉快、舒适、享受、自在、信任。在影视剧中,场景设计是为角色和剧情服务的,更为符合剧中人物个性的审美趣味,比现实生活更富有感染力,通过独具匠心设计的使色彩、空间形态与出场人物的身份、地位、情绪和周围的气氛营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中式还是欧式都对场景的艺术定格要求更完美,如影视剧《唐顿庄园》剧情场景完全展示了原汁原味的英伦贵族生活的日常生活状?B,好的场景设计可以定格为每一帧的镜头语言。因此,空间设计中场景艺术化处理表现故事的层次与情景再现,是对使用人情感共鸣的建造。这也不会奇怪为何香港首屈一指的美术指导张叔平先生,除了是电影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大咖外,他竟然还是一位室内设计师,这样的跨界正是来自于对场景视角的熟知,对生活形态的艺术化处理。

  “情景+叙事”构建的“行知”意义   “情景+叙事”从本质意义上传递了诸空间连贯有序场的概念,贯通本身在三维概念中加进了“行”的实际互动,通过共鸣的场景媒介达到“知”的终极。设计中的“行知”讨论的是生活常态下的情景概念。

  情景与视觉:释放使用者的天性,以空间再造的形式满足人们对生活理解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物质精神需求,这是视觉传感对内心需求的补充。以此种方式为设计的切入点更容易导入学生对设计真实感的想象。

  情景与直觉:情景是生活的气息,源自无声的暗示,通过空间表达传递人们生活中相同的影像与画面,并从思想深层折射出某种生活的混响。不同情景境内容与形式的设定,会导向不同的画风,同时创造记忆共享的可能。让参与者展开联想,延展空间的设计意味,似曾熟知、舒适和欢快的不同空间定位,以加强设计心理暗示甚至影响人的情感和情绪。

  国际案例设计Airbnb的企业总部,其企业特性在于世界性的网络沟通,整体设计没有按“沟通”定位出牌。而是从工作性质与工作习惯入手设定了不同员工的工作环境,能站、能躺、能居家、兼喜好,如有些员工是夜猫子且喜欢暗暗的灯光,最终的设计就是有小黑屋的角落,喜欢宠物便营造猫狗阵营之地。设计出发点打破了以往集中式办公模式的形态,反而以碎片化的形式来更好地贴合于日常个人的生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舒缓了工作的紧张情绪,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反常态的设计导入格式,但是带来了更多的员工自愿加班,这就是“情景+叙事”设计方法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倡导的,不同的设计观念带来不同的设计结果。日本有家设计的书店不卖书却在全世界火了起来,其原因也在于设计观念不同于以往的观念主题设计,其强调人在旅途中阅读环节的状态与特性,创造了阅读与青旅结合的商业结构,这依然是设计观念变革带来的必然,也指出了设计切入可以以多形态的方式介入设计导引。

  “情景+叙事”方法的空间设计教学启示

  通过讨论“情景+叙事”的空间设计教学导入方式,目的在于建筑室内宏观范??中,强化空间“视+听+知+时间”四维感知度的艺术设计特性。课堂教学中加入“情景+叙事”的设定基础,以情景教学的感染方式进行授课,既定画面设计是情景状态的初始,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的塑造可能不是最奢华的营造,但却是最合适的走心设计,使学生更有兴趣将自身的生活经历与设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表象的学习设计方法,艺术凝练来自生活的方法是对实践出真理的总结,依然适用于设计。因此,设计从精神领域出发应该是形而上的意念活动,斟酌设计的原初之意,解读场所精神,紧扣“情景+叙事”的基础,娓娓道来设计之表意的成分。空间设计的塑造不仅仅是空间体量、材质、色彩和质感单一元素的形式表达,还是相关设计元素综合务实的情景氛围的传递,贴合具体使用人或参与人的日常生活常态才是最为本质的设计切入点,当此情此景与参与者精神层面相吻合,且两者发生共鸣时,便达到了设计的真正目的。

  总之,“情感+叙事”的设计教学方法在形式和方法上,表达与生活互融互动的设计理念,其更为真切地再现了艺术来源生活的凝练语言,设计教学中为设计创作注入了新的解读方式和艺术表现活力,是艺术表现的另一个窗口,是值得在设计教学中推导的新的教学思维方法。

“情景+叙事”与空间设计教学浅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空间设计 叙事 情景 教学 设计 空间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