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01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现在的好多学校,课程表排得满满的,许多老师还都想挤占学生少得可怜的自习,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布置的课下预习,岂不是形同虚设吗?学生没有诵读的体验,老师上课就引导学生分析文本,那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深深处地为学生阅读体验的时间多考虑。

  1、要注重语文学习中的诵读训练

  我们要转变重理解,忽视诵读背诵的要求做法。学生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涵泳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学生能通过自己诵读的体验,就能完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我们又何必越俎代庖,费力不讨好呢?所以,在接触一篇新文章(尤其是古诗文)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剥夺学生的初步感知权,我会让他们自己一遍遍地去读,直到熟读成诵,这时我再用问题介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再之后就是强化背诵直到滚瓜烂熟为止。相信这样以后,学生会逐渐体味到这篇文章所蕴含的精神营养,即使是一时还没有知其然,但只要把这篇美文刻在自己的记忆硬盘上了,也许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引起他强烈的共鸣,到那时自然是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这就是诵读直至背诵的作用。

  2、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

  关于这一点,我有一次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有一次,我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分析焦母、刘兄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应该有着共性,就是专横,他们代表了封建家长势力,这首诗也就自然揭露并批判了封建家长利用封建礼教干涉青年男女婚姻自由的社会现象,表现了一个反封建的主题。这种贴标签式的讲解相信许多老师都做过,然而这一次有个学生提问了,“老师,焦仲卿的母亲和刘兰芝的母亲同是家长,为什么刘母就不专横?还有,焦仲卿和刘兄同是儿子,为什么刘兄能做主,而焦仲卿却只能听母亲的?”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当时是拍案叫绝,说这两个问题提得真好,让我们探讨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这个问题,教科书上是不会有答案的。于是学生们的兴致大增。有人说焦母、刘兄处在封建家长的位置上,自然有权利专横。有人反驳说刘母、焦仲卿与焦母、刘兄地位相仿为什么他们不能处在家长的位置上呢。也有人说刘母心疼女儿,自然表现为慈祥,她也可能刁难自己的儿媳,焦母对儿子也是爱的,只是看儿媳妇不顺眼。学生们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表意见。

  这个问题真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虽然很难有标准答案,但学生们从讨论中认识到了社会百态,也认识到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这个教学案例,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容忽视的,而许多教师(我也不例外)却常常压制着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我开始注意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了,开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问题了。这些问题因为来自学生,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更有现实意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大可不必照本宣科。

  3、给学生梳理探究的体验

  课本中的经典美文大多是文学作品,而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文学欣赏还是一种人的较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首先是从感觉器官进行感知作品的美感,再结合日常的平凡生活,日积月累,从而产生共鸣。在感官感知的基础上,加上我们的联想与想像,再加上结合作品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赏心悦目的作品真谛,也才能从中得到审美感受。

  欣赏作品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感知体验,又要重视与作者的感情共鸣,还要从作品美的意境中得到的思想启迪。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教师再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作品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将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我在讲人教版必修四宋词单元时做了一个尝试:对每一位作者,我都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情况,对每一首宋词,我都让学生作了充分的诵读、感知,对每一首宋词,我都引导着学生寻找其感情的脉络,以及抒情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了每一首宋词中所寄托的词人的人生,然后,利用周末放假,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根据这些天来学习宋词的体会,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宋词里的人生”。此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学生说,为了这篇文章,从查阅资料到动手写作,再到不停地修改,再到最后完篇定稿,她“呕心沥血”长达五个小时。这五个小时,让学生的一些零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五个小时,其实就是学生梳理探究过程真实深刻的体验啊!这次尝试,我收获了十多篇佳作,我为他们编辑成册,做了封面,加了卷首语、编后语,让这次宋词之行有了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

  下面这段话来自上面提到学生的作文,我拿它做了卷首语,是不是能印证“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呢?

  “我读词,总觉得感动,特别是在共鸣处,更觉幸福。想想千年之前,就有长衫词人吟诵着和我类似的感触,这是多么奇妙美好的事情。

  词作为古人特有的文学形式,其最可贵之处在于真实。每一处用典,每一句抒情,每一声欢笑或叹息,我们都能从词人的人生轨迹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我们可以从词里窥探词人的一生。然而词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真实,它将个体的人生推广到普遍意义的人生,给我们更加丰富的启迪和联想,给我们很大的思考可能性。有些词句,现在读来可能生涩,然而当你经历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与词人类似的情境,一句词突然跳进脑海里,恰如其分地形容了你的感受,――这样的体验,无比美妙。

  词能指导我们的人生,我想这就是读词的意义。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是一种真实的美好,时时碰撞,时时感动,时时思考。

  总之,“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我认为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只有有了这个理念,教师才能自觉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行动。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验 教学 学生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