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学中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职教学中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30

高职教学中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企业在要求高职学生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团队协作能力,这基本上已成为企业对毕业生的必备要求之一。企业倡导的团队精神可以定义为: 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似乎是在高职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因此很有必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学生和教学情况分析

  高职学生的现状通常可认为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个人兴趣广泛但不易持久;第二,自我意识强,缺乏自律精神;第三,责任感较弱,缺少远大理想。除此之外,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不愿做选择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提供的选项都不选择,也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学生自嘲为“选择困难症”。而这些恰恰反映出学生缺乏自信心、逃避责任、畏惧失败和缺乏自立的心理状况。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从小学开始我们更强调的是独立意识,独立完成不抄袭,对结果予以“对”与“错”两种泾渭分明的评判。高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错”的结果占比明显较高,为了获得“对”的认可,他们选择抄袭。这种情况非但不能够培养独立意识,反而加剧了对他人的依赖心理,不愿意自主做选择。如果他们以这样的状态进入企业,不仅很难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甚至无法在团队中生存。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团队协作教学的实施

  在现有的高职教学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常用手段就是采用项目化教学,分组完成教学任务。

  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团队协作能力的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主动地抱团。

  分组环节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组长。面对一个新班级,在不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下,常采取毛遂自荐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担当召集人。这些主动的学生往往是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或学生干部。而在了解学生之后,可以指定一些成绩中等、表现平常,但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给予更多学生锻炼的机会。

  组长负责小组人员的召集、任务分配、组员评定、组间沟通等工作。

  在最初实施组长选择组员的时候,笔者曾担心过是否会出现好学生过于集中,而差生没人要的情况。而实际情况表明,学生在选择各组时都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没有出现之前担心的过度集中的情况。可以说学生在潜意识中也有一种团队合理组成的概念。

  组长将总体任务分解后分配给组内成员,他们比教师更了解各个学生的情况,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分配相适应的任务,可以理解为帮助教师??现了“因材施教”。组内每个成员带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受更为热情地投入到任务中。

  在完成任务后,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予以评定,在提交给教师的评定结果中不仅要有各人的加权,还需要说明个人完成的任务。

  2.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教师是团队协作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项目。

  (1)设定合适的任务。分组完成任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往往由组长等少数学生完成所有的任务,大多数人在后面旁观。这就要求在设定任务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难度,往往需要更宽的广度,工作量也较大,需要全体学生参与才能够完成。

  (2)规定恰当的任务完成时间。同时,为了避免仅仅个别人完成任务的情况,可以在任务的完成期上制定恰当的期限,甚至可以苛刻一些,迫使组长将任务分解到每个人头上,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任务中。

  (3)给小组分配有效的加权系数。一般情况下给各组分配人数1.5倍的分数,完成任务是1分,完成好的或超额完成自身任务的可以加分,完成差的扣分,没有参与的直接为零分。这样有利于召集人组织完成分配任务

  (4)组织对各小组完成任务情况的考核评定。

  3.评定是教学的关键

  评定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评定中不可以简单地用“对错”去评判学生的表现,而应以完成任务的方法、手段是否“合适”为考核的重点。这样能有效避免学生担心出错而表现出不选择的状态。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评分公式:

  学生的成绩=(教师评定的成绩×60%+学生评定的成绩×40%)×(组长评定小组成员的加权+组间评定的表现加权)

  评定的过程首先是由各小组作任务汇报,重点阐述完成任务的思路、难点、解决方法等。然后是其他小组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的可以是该小组的任何一名成员。接着是各小组对该组完成情况的评分。最后是教师对该组完成情况的点评、改进意见以及评分。教师的评分和学生间的评分构成了该小组的基本分。

  组长根据各成员的表现运用1.5倍的分值对其评分,组内公示无异议后提交给教师。在评定过程中提问回答环节,教师根据提问与回答的质量给予相关学生适当加权。这些有利于在团队协作中也能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个体价值。

  4.教学实践中的情况与处理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总体上,学生相比传统的作业更乐于接受团队任务,学习的热情也比较高,参与度大幅提升,任务汇报最初基本都是组长,到后来多人参与、相互补充。同时,组长的评定获得了其他同学的认可,没有出现学生事后有异议的情况。

  经过前期教学探索后,有意识地加强非零和博弈(non-zero-sum game)的构建。初期各组任务是相互独立的,这显然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团队协作的构想。于是,我们将之后的任务调整为有关联的甚至是有时效关系的,这样各组之间就需要交流,乃至相互督促。再有就是任务部分交叉,使各组存在一种合作的博弈关系,双方不是完全对立的博弈,一组的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他组要遭受同样数量的损失,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让学生体会到“双赢”或者“多赢”的理念。

  三、小结

  团队协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凝聚力的体现、求同存异的学习、潜力激发、互助互爱、责任意识的培养、有效控制授课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注意团队协作和个体表现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学生能在毕业进入工作单位后能尽快地融入团队。

高职教学中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协作 团队 能力 教学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