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影响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论文

影响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13

影响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从2007年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形成以来,为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贫困学生认定、资助力度与贫困生学生需求、地区差异性等各方面的问题,如何使资助工作精准化,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

  1影响高校资助精准化的因素分析

  1.1 缺乏认定的量化指标

  目前我省贫困家庭的认定都是依据学生提供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者当地出具的贫困证明,并且从2015年开始我省的贫困生证明不再要求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盖章,只需要村级盖章就可以。在目前中国的熟人社会中,特别是农村地区,村级的贫困证明是很容易获得的。

  同时,我省高校中在开学后特别是新生入校后,10月就开始进行贫困生资格的认定,由班主任、班干部、普通同学代表组成班级评议小组,根据学生的申请进行审核,而仅仅根据学生提供的书面材料以及一个月的相处时间,对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认定,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的指导,容易出现错位发放的情况。

  当前我国各级资助管理机构对贫困生的认定每学年进行一次,在新生入学后,建立起贫困生库,每学年进行调整一次,调整的范围有限。然而在具体资助工作中发现,很多因突发情况导致贫困的学生无法获得资助。例如:在建库或者调库期间不是贫困生,但是学年中,因为突发情况导致贫困的学生,就无法及时获得资助,只能等到明年调整的时候提出申请才行。另外,每年的调整范围是在38%的基础上进行15%的调整,每年能够调整的学生数量有限,导致很多同学在大一入库后,四年时间都会在贫困生库里,缺乏对贫困生中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重新核查,导致一些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同学仍然获得国家资助。

  1.2 区域性差异较大,学生信息量不足

  目前根据我国经济情况发展成梯度的情势,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信息量远远超过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信息量。例如:在我系新生开学时间,很多城市地区的学生就会利用暑假时间准备好贫困生认定的相关表格,而贫困地区很多学生不知道贫困生认定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以及具体的认定程序。另外,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始取消高校助学贷款,开始实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但是每年都会有来自四川、贵州等地农村地区的学生不清楚政策,来校后咨询高校贷款的情况,并且对生源地贷款的流程不了解,造成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一入校就出现交不起学费、没有生活费等情况。

  1.3 资助导向功能错位

  目前我国建立起了“奖、助、勤、贷、补、减、免”的资助体系,但是所占比例、金额以及评选的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我校为例,奖学金分为三个档次,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校内奖学金1000元/人,500元/人,300元/人。以我系为例,我系四个年级共1800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1人,校内奖学金,相比于国家奖学金的要求高、国家励志奖学金的人数少、校内奖学金的金额少。国家助学金分为三个档次4000元、3000元、2000元,并且评选要求较为简单,仅仅只需要满足家庭经济贫困,在贫困生库中,没有成绩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投机心理,很多同学看到要求与回报的不公平的情况,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产生错误的导向功能。

  2资助精准化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指标体系

  在认定过程中,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是难以获取准确的家庭经济情况数据,需要建立起教育银行、民政等部门的信息服务技术平台。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指标体系为例,可以建立起从生源地、家庭基本情况、学校等多个认定主体的认定体系(表1)。

  2.2 实行差异性、动态性资助

  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改进资助经费的分配办法,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测算出贫困指数。根据不同的生源地和学校贫困学生的分布情况,实行差异性资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人的差异性资助,二是区域的差异性资助。

  学生个人的差异性补助主要表现为在开学前高校应该根据生源地的基本情况,在各部门联合建立的信息服务平台上对学生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来自灾区、贫困地区、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口、收入来源等,针对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不同收入来源的学生进行差异补助。

  区域的差异性资助主要表现为就读院校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源地经济水平的差异,对于在一线、二线城市就读的贫困地区的学生,应该加大资助的额度,对于在地级市院校就读的贫困地区的学生,针对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适当检查,最终建立起一个梯度的区域差异性资助。

  针对资助滞后性的问题,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建立起动态的信息管理系统,相应部门要及时在信息服务平台更新家庭经济情况,特别是劳动力输入较大的省份,及时更新家庭收入,同时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也要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对学生在校的基本生活和休闲生活进行评价,对于已经脱离贫困的学生要及时调整出贫困生库,对于因临时重大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要及时进行资助。

  2.3 调整奖助比例

  针对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助学金比例和金额明显高于奖学金的现状,要加大对奖学金支持,特别是对于地级市的院校,经济相比于发达地区,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比例较少,因此只能依靠政府和高校对其进行调整。首先,要加大校内奖学金的奖励额度,目前在很多二线城市以上的院校,奖学金额度已经上升到3000元、2000元、1000元,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发挥了资助的导向功能,我们不仅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们更要支持家庭经济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其次,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根据实际了解情况,很多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要用于支付一部分学费,并且每年国家助学金发放时间都集中在12月份和来年的4月份,因此对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下学期开学的生活费就成了问题,很多同学都会以在高校附近的生活区打工的方式筹措生活费,因此学院可以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帮助贫困生,在学院办公楼办公室可以根据事务的多少设置助理岗位,在系部可以根据教室的科研事务设置助研的岗位,楼栋公共区域可以设置助学岗位等。

影响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精准 资助 因素 策略 高校 影响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