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和特点探究论文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和特点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01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和特点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227-01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择业心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正确分析、克服与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是摆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克服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掌握这种心理障碍的特征和产生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特征

  焦虑和急躁心理。这种焦虑症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心浮气燥、身心疲惫;学习上注意力分散,判断力下降;生活中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而急躁又是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在毕业生职业未确定之前,这种心理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大学生在择业中往往好高骛远、自命不凡,这个单位瞧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导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依赖心理。一些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意识,不愿参与市场竞争,找工作寄希望于父母与亲朋好友。

  攀比心理。许多大学生不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量力而行,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意愿或盲目地与其他同学相比较,当主观上认为职业选择不理想或不及其他同学时,便会彻底否定自己的选择,最终错过许多择业机会。

  嫉妒心理。这种心理是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与其他人做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方面不如人而产生的抱怨、憎恨、愤怒等形成的病态心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从客观上找借口,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表现特征就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会采取打击报复等手段。急功近利心理。

  虚荣心理。有虚荣心理的学生,思想游离于现实之外,一旦这种虚荣心理不能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如果大学生不能正视现实,不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而一味地强调物质条件,眼高手低,过度的虚荣,就会延误许多就业良机。

  冷漠心理。大学生以满腔的热情踏入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他们涉世不深,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受到挫折后就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无法正视失败。同时,也会出现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心理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生活失去了希望,而不思进取,停滞不前。冷漠是大学生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映,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1.主观因素

  一是随着社会进入知识时代,决定个人成功择业的根本原因只能是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而当这种自身条件的限制和需求之间发生冲突时,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就业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择业技能和技巧运用不得当,也会使大学生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二是不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偏高,没有把社会的需要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综合考虑。三是大学生角度转换不充分、择业准备不足而引起的择业心理变化。

  2.客观因素

  社会环境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大环境的变化,给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和发展,使得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毕业生质量的下滑,大学生就业遇到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对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度。这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岗与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结构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存在的总体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也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另外,就业过程中实际上还存在着对大学生性别、专业、户口和学历等方面的歧视,这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也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的障碍。

  家庭环境影响。家长或亲朋好友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家长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惠主义意识,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工作轻松、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择业误区。许多家长对子女过分的溺爱,过分的娇宠,往往会造成子女在择业过程中高成绩,低能力状况出现。还有一些家长在子女择业过程中全程作陪,甚至为其全全安排,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较强的依赖性,对困难和挫折的耐受力降低,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择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出现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情况。学校环境影响。大学阶段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就业意识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大学职业辅导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和职业生涯。就业体制不完善的影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人才个体的合理使用问题。但由于就业制度改革本身尚处在继续深化之中,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就业新机制尚未完成,这使得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和疑虑,加之当前的就业市场尚未规范,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这都会对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心态失衡。

  总之,只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学生个人共同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认真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排除就业心理压力给大学生择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联合社会和家庭共同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和特点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生就业 心理障碍 高职高专 高专 高职 障碍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