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提高艺考视唱练耳教学中“唱”能力的探讨论文

提高艺考视唱练耳教学中“唱”能力的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2

提高艺考视唱练耳教学中“唱”能力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55-02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音乐类专业,这对音乐教育理念和艺术考试模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显示,我国音乐类艺考中视唱练耳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唱”能力存在较大的瓶颈,基于此可以认为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艺考成功存在重大的影响。笔者结合音乐教育实践分析,视唱练耳作为一个整体性音乐能力,“唱”具有基础性作用,应该贯穿整个视唱练耳教学过程,并结合艺考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实现“唱、听、记”等能力的融合,协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思考、发现,从而奠定良好的考试基础。

  一、艺考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艺术事业越发繁荣,大量生源从高考中分流出来,加入艺考行列,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考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艺考包括的科目很多,音乐类专业考试组织形式难度较大,结合近年来音乐类专业艺考数据分析,大多数学生在主科成绩中都十分优良,但在视唱练耳方面往往折戟沉沙,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视唱练耳”是一门基础性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作为以从事音乐为?业的人来说,视唱练耳是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在艺考中占据相当高的分值比例,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常规考试及升学联考中不低于 30%,由此可见它对考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视唱练耳”的通俗解释就是“识谱演唱”,它强调通过“唱”来提升耳朵对音乐的捕捉能力、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艺考中失利的考生往往是被卡在了这一环节,结合视唱练耳教学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音乐教育中过度关注主科专业,同时也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对视唱训练实践教学的重视,由此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极不平衡。另一方面,在常规音乐教学活动中缺乏科学、系统的视唱练耳规划,往往根据课程临时安排,采取分散或集中的视唱练耳训练,学生难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改正和提高。

  很明显,视唱练耳集中反映了我国音乐类专业中“教与学”的矛盾性,如果从一开始就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势必提高艺考成功率,对我国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二、“唱”的重要性在艺考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体现

  笔者结合自身的音乐教学工作经验,认为视唱练耳“教与学”的重点都应该落实在“唱”之上,它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对提高艺考成绩有极大帮助,以下笔者通过不同形式阐明“唱”在视唱练耳中的重要性。

  (一)模唱中的重要性。模唱是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方式,我们通过“a”和“la”来模仿听到的音高,让学生模拟听到的节奏和旋律,通过这种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一般来说,模唱包括了单声部模唱、和声音程模唱、和旋模唱、节奏模唱及旋律模唱五个部分,笔者建议采取类型分化、练习集中的方式展开视唱练耳教学。例如针对“节奏模仿”的过程中,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分化之后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基于大量练习来掌握节拍、读谱的练习。模唱的基础性定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磨合,因此练习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掌握某一方面技巧之后,再通过配合其他组成部分进行练习,最终掌握模唱学习的全部技巧。

  (二)视唱中的重要性。视唱难度较高,也是视唱练耳教学和艺考中的重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快速识谱、唱谱的能力,它基于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一方面,以节奏训练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对“节奏性”概念的了解,刚开始学生很难快速地识谱,而且从识谱到打节拍的中间过程需要反复的、长期的结合训练,才能找准发音位置、持续时间、节奏周期。在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较短的音阶开始,引入学生相对熟悉的旋律,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向前推荐,中间过程可加入陌生的节奏。另一方面,以调性识别为主线展开教学。对于初学者而言,C 大调、a 小调等无升降号的曲谱较容易接受,对音乐元素的识别也更快,以此为前提展开调性训练,按照分解练习的方式接触八度之内的音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强调过快,“一蹴而就”的思想往往会导致音高准确度、节拍准确性下降,影响坚实基础的打造。

  (三)构唱中的重要性。构唱要求“听”和“写”两大模块的有机配合训练,旨在建立学生对音乐的“心灵听觉”。音程是构唱教学中的基础内容,直接展开构唱练习较为枯燥乏味,结合“唱”本身可以提高学习速度,并帮助学生了解和旋原位、转为和旋的音程构造。经过一定程度的构唱教学训练之后,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乐器来检验音高的正确与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严格遵循二度音程向八度音程的逐步扩展进行教学训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

  三、提高艺考视唱练耳教学中“唱”能力的策略

  “唱”在视唱练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强调“口、耳、眼、手、心”的感知配合,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唱”这一动作来提高(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55页)对音高的记忆力、分辨力,“唱”训练的同时准确地表现出节奏感,并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提高学生对音高、节奏的准确性掌握。结合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音乐理论知识时都存在无所适从的现象,即“行易知难”表现十分明显。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对深度的音准感和节奏感的掌握,即便通过练习或音乐天赋很高的学生能够实现良好的“乐感”,也无法进行系统的“唱”训练,从而失去了视唱练耳教学的价值。要避免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实践的分割,教师应该结合乐理知识,并以此为依据设置相关的视唱练耳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性。

  另一方面,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养成“打拍子”的习惯。一边唱一边打节拍,可以快速地引导学生领悟音乐的节奏,保障视唱练耳训练中“唱”得自然、流畅、连贯,当打节拍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之后,“唱”的完整性就能大幅度提升。以“节奏感”为例,节奏如同音乐的“骨架”,虽然可以通过构唱练习进行掌握,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这一高深技巧,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要让学生对乐谱有充分的了解,先按照部分节奏单独练习,然后不同节奏进行对比,最终实现综合练习。此外,针对“旋律”的训练要注意音程、大跳和节奏“三要素”,旋律被誉为音乐的“灵魂”,它本身是一个组合训练,在艺考的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的音高、节拍、节奏等综合记忆能力,教师可以采取模拟考试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唱”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音符加线间位置的判读情况,来分析学生的识谱能力。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艺考成绩,因此也应视为视听练耳教学的重点内容。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突出“唱”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听”“记”两方面的要素,启发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多发现,寻找一套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此外,在参与艺考的过程中也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视唱练耳”的实践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长期训练中形成冷静、稳定、沉着的考试精神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水平。

提高艺考视唱练耳教学中“唱”能力的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唱练耳 能力 教学 练耳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