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论文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17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survival pressure .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abilities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material procurement cost is the core part for the cost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there is a big source of profits.

  【?P键词】建筑施工;物资采购;成本

  【Keywords】construction; material procurement; cost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83-03

  1 建筑施工企业采购成本的构成

  采购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购物资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采购成本应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大部分。其中采购的显性成本主要是指采购物资的价格,包括物资成本、订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等,是最容易被关注的成本。而采购的隐性成本是指管理费用等产品价格以外的不易统计和计算容易被忽视的采购成本,包括缺货成本、质量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等方面。

  2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

  2.1 物资采购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升级完善

  近些年,随着市场环境竞争激烈,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开始尝试推行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电子信息化采购等手段进一步提升采购绩效。但物资采购在变革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一是有的企业仍未建立规范的物资采购体系,或者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有的企业采购制度及流程还没有及时升级再造,还处于传统的物资采购管理,管理水平不够先进合理;三是有的企业采购制度没有得到彻底实施,执行力比较弱。总之,物资采购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升级完善。

  2.2 过度追求采购价格,忽视整体采购最优方案,影响采购综合成本控制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仍然片面重视采购价格,而忽视采购成本其他方面。诚然,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是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若忽视采购缺货成本、资金成本、库存成本等其他方面,恐怕难以得到采购成本控制的最优方案。

  2.3 违约支付,信誉危机流失优质供应商,提高了物资采购成本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因此,物资采购违约支付情况十分普遍和严峻,给物资采购成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是供应商特别是优质供应商流失严重,建筑企业被迫选择次级供应商,间接抬高了采购成本;二是增加了项目的保供难度,缺货损失的概率加大,工程因材料停供被迫停工带来缺货损失;三是由于供应商对企业缺乏信任,超额计算欠款资金成本,提高了采购价格;四是违约支付带来法律风险,不但影响了企业信誉,也使企业有可能承担赔偿损失。

  3 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原因分析

  采购成本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这决定了影响采购成本因素的复杂性,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原因有:

  3.1 采购数量

  采购数量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应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理解:一是采购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物资库存量,从而影响企业资金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企业应该结合JIT(及时)采购和EOQ(经济订货量)采购来确定最佳订货数量。既要设立安全库存,满足采购数量不影响施工生产,避免缺货损失,又要控制采购数量,缩短采购前置时间,控制采购成本。二是采购批量的大小是影响供方报价的重要因素。采购批量越大,对供方的吸引力就越强,就越可能吸引更多优质供方和得到更大的价格折扣。

  3.2 采购质量

  一般来说,质次价低质优价高,企业对材料质量要求越高,供方的材料成本越高,采购价格自然就高。质量达不到要求,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是使企业失去声誉和市场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质量规格要求特别高,价格也会很高,质量过剩造成成本的无益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材料质量又对工程质量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企业应确保材料质量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千万不要只追求价格最低,而忽略了材料质量,但同时也应该避免过度追求材料品质,超过实际需求而造成对采购成本的增加。

  3.3 付款条件

  当前付款条件成为供方考虑材料供货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付款条件上,供方一般都会有现金折扣、期限折扣,以刺激采购方能尽可能提前用现金付款。因此,付款方式(如现款、承兑汇票等)和付款期限(付款时间和比例)的不同也将直接影响物资采购价格的高低,这其中又以钢材、水泥等资金密集型企业表现更加突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建筑施工企业对自身的资金成本和现金流十分重视,因此在付款条件上倾向于尽可能延长支付链。但是,由于供方本身也重视资金成本,为弥补这部分损失,许多供方便通过提高材料价格间接转嫁到工程成本上,并可能由于供方资金成本的放大而放大采购成本,如何平衡付款条件和物资采购价格的矛盾需要企业综合考虑。   3.4 交货方式

  主要包括运输方式、交货期的缓急等。交货条件之所以影响材料价格,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交货条件给供方带来不同的供货成本。若工程材料需求急迫,企业为保障施工生产,必然要求供方缩短供应时间,供方必然增加其自身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等。

  3.5 议价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采购的目标是压低价格的同时要求保障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目,而供方却以更多盈利作为追求的目标。可以说企业和供方在价格上就是互相博弈对立的,企业采购人员的议价能力和供方议价能力的较量对材料价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企业的议价能力一般受企业的购买量、可供企业选择的替代材料数量、选择替代材料的成本、掌握市场信息程度等因素影响;而供方的议价能力则受材料的供方集中程度、采购者是否为重要客户、供方材料的差别化(如图纸设计要求)等因素影响。

  3.6 供方成本

  这是影响物资采购价格最根本的因素。任何企业的存在都是因为利润,供方出售货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物资采购价格一般来说在供方成本之上,供方的成本就是采购价格的底线。所以,企业若要以相对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所需的材料,就要打造采购供应链,选择与有成本优势的供应商合作。并且,企业要准确分析供方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加工成本、物流成本、资金成本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最大限度的压缩供方利润,找到相对采购底价。

  3.7 供求关系

  供求与价格的变动规律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当建筑施工企业所采购的物资供过于求时,则企业处于主动地位,可以获得相对优惠的价格;当企业所采购的材料供不应求时,由于供方处于主动地位,它便会提高材料价格。

  3.8 采购时机

  选择采购时机不同,对采购价格也有较大的影响。比如若企业按照工程需求采购,可能会形成工程的钢材采购的平均价格较高。若能在钢材价格较低时进行错峰采购,则必然能大大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有很多难度,采购计划的前瞻性,错峰采购的合理数量,采购资金压力等都是影响到错峰采购能否成功的因素,若能成功进行错峰采购将大大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3.9 供方意愿

  企业的合作意愿决定了它的行为,供方的报价策略与其意愿直接相关。若供方有为了获得长期合作的机会、为了开拓市场或为处理库存等意愿,其行为必然会在材料报价、质量、服务等方面体现,报价就有可能偏低。所以,我认为在供方选择上,采购者应该偏向于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供方,这样才能得到供方最优惠的让利回报。当然,供方的合作意愿的大小与许多因素相关,其自身的规模、主营业务、采购方的行业地位,企业性质,市场规模,合作信誉等。

  3.10 市场竞争

  在市场竞争中,一般来说供方会参考竞争对手的价位来确定自己的价格,若市场竞争越激烈,则供方的报价越低,若市场竞争较小,甚至供方处于垄断地位,则供方报价越高。因此,材料价格也受该材料的市场竞争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许多建筑企业对工程主要材料采取了公开招标的采购模式,一方面,公开招标有利于提高采购行为透明度,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加大市场竞争的有力途径,企业也因此享受到市场竞争后的价格优惠。

  4 建筑施工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措施

  4.1 建立集中透明高效的采购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采购效率,明确各方职责权限,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采购制度的建立。

  一是要建立物资集中采购机制。批量越大,砝码越重,资源获取能力,市场议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就越强。纵观世界级大公司,走集中采购的路子是大势所趋。集采机制的执行有利于公司加强对各项目物资的质量成本控制和提高市场议价能力,保护企业利益,降低采购成本。二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竞争招标机制。对于大宗物资采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竞争招标,往往能通过供方的互相比较,最终得到底线的价格,此外招标机制还能避免物资采购“暗箱操作”,避免采购的腐败溢价,对降低采购成本有重要意义。三是要建立高效完善的采购流程。企业的物资采购流程设计一是要建立内部权力分置的监督制衡机制,确保采购流程公开透明;二是要加强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采购、供应商之间的协调运作,建立简洁流畅的采购环节,明确各环节分工职能,进行专业化分工流程化操作;三是要确定目标和战略,书面化并实施流程,确定责任人并定期?u估。在此基础上,与采购绩效评估体系挂钩,这样,从流程到绩效,再由绩效反馈到流程,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圈,整个采购管理流程高效、可控,确保采购业务规范顺畅运行。

  4.2 坚持物资采购综合成本最优的采购策略

  一直以来,采购活动主要围绕价格而展开,价格是采购决策考虑的最关键因素甚至有时候是唯一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中过于看重采购价格,为了赢得价格优势,增加潜在供应商,让供应商相互间形成竞争从而降低采购价格。然而一味地竞标低价带来的可能是工程的质量风险、停工损失等,可能带来的是整体成本的上升,得不偿失。因此,产品质量、保供及时、资金成本、售后服务、技术实力等因素都应当成为物资采购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也对采购的总体成本带来很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改变只注重采购价格的传统观念,建立采购综合评估体系,通过综合分析把握整体成本,追求综合成本最优。

  4.3 推行采购标杆价机制,建立采购价格档案

  企业物资部门要对重要采购物资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价格成本分析,客观还原价格成本,确立物资采购的标杆价格,建立物资标杆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资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标杆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标杆价格水平。对于重要物资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企业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审组,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市场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实时评价和更新。   4.4 保障支付信用,为控制采购成本保驾护航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中标项目整体利润率下降,有的业主也因为融资困难、资金紧张,有意延长计量支付,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链面临很大困难与挑战。

  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既可以延长企业资金链,又可以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

  4.4.1 适量采购,减少资金占用

  适量采购就是建筑施工企业要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在保证项目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争取在最合适的时间采购到最合适的数量。另外,还应当与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实施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构建以项目物资为主的联合库存管理中心,健全高效的供需管理机制。

  4.4.2 拓宽渠道,分散资金压力

  企业物资采购的原则一般应是供应商从多到少不断优化,但若当前企业采购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无法承受资金压力,难以维持物资供应时,为保障项目施工生产,企业需要去拓宽供应渠道,增加优质供应商数量来分散资金压力。

  4.4.3 战略整合,合理延长资金链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不断筛选有实力的优质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当把采购数量向有实力特别是有垫资能力的供应商进行集中,充分利用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来延长资金链。

  4.4.4 金融创新,放大资金效用

  可以利用央企的信誉保证,与银行加强金融合作,以更多资金支付方式?矸糯笞式鹦в茫?保障货款支付,延长资金链。如承兑汇票、保理等。

  4.4.5 避免违约支付,规避债务损失

  当前形势下,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货款支付不能按合同执行,如果要控制采购成本,维护采购供应链不断裂,规避债务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避免违约支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5 结语

  物资采购中的关键内容是降低成本,尤其是当企业不断寻找降低成本途径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时候,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采购成本控制的顺利进行将不断优化物资采购供应链,促进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保证采购物资的供应,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物资采购 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 物资 成本 施工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