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4-22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目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纷纷展开。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解决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刻不容缓,如此才能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绩效,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何为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以销售预测为起点,加强控制开支,实现企业目标利润的最大化,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情况进行预测,并编制报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1]。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具有四项鲜明的特点,即效益性,保障公司效益的最大化;市场适应性,积极的适应市场的变动;主动性,合理的预测未来时间段内可能发生的价格波动;综合性,协调各个部门的职能引导各部门为公司未来的效益而努力。

  (二)国有企业中的全面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一般处于国家和地方的重要行业,其发展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因此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面预算是兼具财务战略目标以及财务监控等重要功能的管理体系,在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是针对国有企业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安排。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服从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保障企业长期战略的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短期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国有企业各部门上下的通力参与和实践。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既要面对跨国公司的步步紧逼,又要面对其他非国有企业的竞争压力,加之以企业内部转型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凸显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二、目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而服务的管理体系。许多公司做不到全面预算管理与实际战略目标相合,大部分的全面预算管理脱离实际情况,使其成为一纸空谈而毫无参考的价值。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公司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难以掌握其对公司发展的有利之处。预算目标与实际目标之间界定模糊,甚至出现错位的现象[2]。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预算目标即使在短期实现了发展,但仍然难以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国有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在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往往因各种主观原因导致忽略其作用。考核力度较弱,由于考核部门大多没有按照全面预算确定的目标进行考核,使得考核的奖惩机制落实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名存实亡。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参与程度低

  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实现全员的参与,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仅仅依靠财务工作人员,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未加入到全面预算中,参与度十分欠缺。这就导致全面预算的民主性大大降低,制作的预算报表的可行程度远比不上实际的需求[3]。预算外的收支现象不断出现,整个企业的发展状况难以控制。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现实情况脱节

  大部分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其预测的报表与实际情况联系较小,与现实生活脱节。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多?倒?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机构由财务部门代理,其他部门参与度较差。

  部分国有企业的全面预测管理是建立在历史经济数据基础之上,在认同历史经济发展合理性的同时而忽略了经济的现实性和进步性,与未来经济发展状况不符。这就导致许多不合理的费用和支出一直存在于预测报表中,造成预算质量不高,资源浪费严重[4]。

  三、改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将全面预算管理落于实处

  完善全面预算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要求管理层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完善预算指标体系过程中,将企业有限的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分配,细化业务预算指标,建立预算定额标准。具体来说,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加入重要项目定额成本、固定资产修理费等指标,以修正对资产运行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将诸多现实性影响因素加入到全面预算计划的考量之中,促进全面预算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专业从业人员培养

  全面预算的关键在于全面,而全面就是要提高人员的参与程度。应重视全员在全面预算方面的参与度,建立相应的员工奖励机制。加强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同感,使每个员工明确定位自己的职责。要引导全员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当中。还需要从管理层按照实际情况中的根本需求出发,明确界定预算分析的范围,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预算分析工作质量,定期开展专项预算分析会[5]。

  (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完善预算执行的监控制度,预算编制的有效执行需要一定的监督控制作为保障,要求企业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有效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将全面预算的监管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对预算执行效果的实时监控,对错误的预算执行行为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

  建立预算考评制度,将考核加入到全面预算体系当中。国家有关部门应重视企业的全面预算水平的考核与划分,成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构[6]。促使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深入,以提高全面预算在企业实际运用中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内部各人员的考核中,可以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使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力,而不是仅仅依靠一项固定的标准去评测。根据每个部门不同的工作任务,实行阶梯上报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当中,再由公司结合各部门的情况制定年度预算指标,在整个预算制定的过程中逐渐确定预算目标,使其更趋向于合理化。在预算指标明确制定后,将团队协作因素加入到预算考核中,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但体现个人的能力,也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样将更有助于整个企业的团结和健康发展。   四、实现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的现实意义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企业面临的市场瞬息万变,能否抓住市场变动的机遇,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领域,是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正在国有企业逐步推行,预算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全面预算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展开的依据和标准。若实际状态与预算指标差异较大,企业可以从预算中查明原因并迅速做出反映,制定解决策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国资委不断提升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从预算编制、预算专家审核、预算批复、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等环节对企业的预算工作加以指导和监督。在激励的市场竞争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只有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在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结论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效率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亦是不容小觑的。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求摆脱困境的出路。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国有企业 预算 国有 现状 措施 全面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