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四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四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14

四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83

  1引言

  四川省近年来处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阶段,这是四川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遇到的中央交给四川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是当前四川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机遇。西南地区的各大高校数量众多,且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周边有许多新兴工业园区,正积极发展各类战略新兴产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迅速增长。而西南地区各大高校作为西南地区的主要人才培养地,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西南地区各大高校应该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上下功夫,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西南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

  2.1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形式大于内容

  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西南地区各大高校普遍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并专设了多位老师进行指导,部分大学也在今年也在学生的个性化课程中添加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与创新创业学分。但就西南地区高校的整体效果来看,还没有明确的确定专业和教育的间隔,创新创业的理念也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目前各大高校的教育更加偏向于理论,这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2.2学校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认识不够充分

  虽然各个高校大多已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对应工作安排,但高校对于其真正含义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在众多老师与学生的心态中,未来生活更愿意选择平稳,不愿意选择创新创业这条道路,这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有关。同时,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内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以为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就是为了以后更顺利地创业,如果不创业就不需要学习,或者学习的意义不大,没有理解到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位。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正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与对于自己的保守评估,因此在心理上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就业。

  2.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其体系有待完善

  创新创业体系教学是各学科的综合,因此需要和与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但目前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和网络课程为主,没有统一体系,较为零散。因此给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传授和学生指导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除此之外,西南各高校的创新创业中心组织学生参加SYB培训课程,邀请到校内外的优秀指导老师授课,借此帮助有这方面想法的学生了解更多知识。但相比于专业课程,SYB宣传不够、知名度相对较低,而且课程时间相对紧凑,造成许多学生不知道或不愿意参加。

  2.4创新创业基地利用率低

  许多高校目前已经拥有自己的创新创业基地,并开始投入使用,但各高校普遍面向校内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未向广大学生实施全面开放,没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或者将基地作为学生了解、参观时使用,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止步于皮毛,未能深层次感受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太过于“形式化”。

  3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

  目前,西南石油大学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有了新思路,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调查分析,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相结合,将创业教育纳入西南石油大学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地化、多维度、实现“四个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1明确创业教育价值

  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创业创造了更多就业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压力,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创新创业的时代下,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孵化地,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担任着智慧与学术的支持,同时需要参与到这个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

  3.2准确定位创业教育课程

  西南石油大学目前已经开设了很多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在开设这些课程时,不仅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准确的把握创新创业课程方向并且需要学生掌握目标课程。将定位放到指导实践而不是停留在了解层面上,深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灌输给当代大学生。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学习后能有所收获,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开展。

  3.3规范建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创业名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整合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和相关事情的实施需要有具体负责的单位,将强化师资队伍力量落到实处。没有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实体化,很难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西南石油大学实施“两大计划”,着重打造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成长型高水平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形成以学者为引领、企业家为支撑、骨干团队为主力、学校各级领导老师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

  3.4建设立体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校内的具体的操作上,将创业教育课程“四个结合”推广,第一是与国际上有关创新创业类课程接轨,开创出具有自己独有特色与作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二是开设通识类的课程,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接触率,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并有相关的导师对之进行辅导和点评。三是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将我们由老师直接授课的方式与论坛、相关信息、微课堂等。四是考试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   4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4.1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我们深知意识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根据我们团队的调查分析,大部分的大?W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是很强。我们应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敢于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我们学校可以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报刊,校园网络,宣传栏等阵地,还可以邀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进行分享与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4.2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提高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然而据我们调查,有些学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上还在初步阶段还不完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课时少,教学进度快,教学浮躁等等。对此我们应该一方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的课程,给予充分的学时,或者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广大学生开放;同时根据最新的国情和时代背景,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不断完善更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除此之外,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或者模拟实践,增强专业技能。

  4.3创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形式

  学校可以充分动用各种学生部门和组织,如:学生会,社团联等部门和协会,由学生组织牵头,带领并组织学生开展和模拟创新创业的比赛或活动:如数学建模,创业计划大赛,软件设计等活动;其次,学校应高度重视“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全国性的大赛,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再者,学校可以联系当地有名或者实力强大的大中型企业,让学生能够进行实地地考察与探索研究,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还可以经常邀请附近的商业或行业英才,就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心得做一个分享,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经验与技能,弥补课堂上的短板。

  4.4加强学校师资的力量

  学校应该全面建设一支敢于钻研,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和重点。学校应当加强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派遣一些有相关创新创业教学前线的教师参与国家或企业组织的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在职学习等,将理论服务于实践,从而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4.5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和奖励力度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奖励激励体制,为创新创业同学提全方位的支持,还应为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学生、团队提供资金、技术、资料、设备的全方位支持;对于一些科研成果或发明专利应该及时分享给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民生相结合,与学校教育实际相结合,最终服务于社会。

  学校扶持与奖励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可以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区或者创新创业建设基地,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成功案例或模板,避免学生的盲从和雷同,使其有更好的实践经验。

  5总结

  西南地区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在探索和实施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加深和不断改革,会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师资力量更加充足,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让学生从创新创业教育中真正学到知识并参与到实践中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现状 四川 对策 现状 高校 创业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