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差生问题论文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差生问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5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差生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1-0102-02

  

  所谓差生就是智力正常,在学习和思想上落后的学生,也有的学者把差生叫做“学习不良学生”、“问题学生”。差生作为教育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现象,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综合国内学者对差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注差生是怎样转化〔1〕;(2)差生心理情感的研究〔2〕;(3)差生形成的原因分析〔3〕。上述研究可以说是从表面、微观层次上关注差生的教育,未能从深层,动态的宏观层面上关注差生形成的机制和过程。

  

  一、社会排斥的概念及其特征

  社会排斥起源于对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是对已有的社会剥夺感、边缘化、歧视等概念的丰富和发展。社会排斥最早是由社会剥夺演化而来,所谓社会排斥,原意是指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各种歧视或偏见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当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和别人分享之时,社会排斥便发生了。到本世纪初,学者和政府部门已经把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研究视角来探究社会深层次问题。

  虽然在不同研究范围领域里,社会排斥具有不同的涵义,但这些不同的定义具有一些相同特征。具体来说就是社会排斥研究的范围:社会分化和整合;参与与参与不足;中心与边缘〔4〕。同时社会排斥还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强调社会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第二、强调社会排斥是由不同的社会推动者和施动者导致的;第三、强调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排斥研究强调“谁”通过怎样的制度过程将他人排斥出一定的社会领域,重在揭示其中的机制和过程〔5〕。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很多,本文主要关注教育领域中差生所面临的种种社会排斥,也就是关注教育排斥对差生的形成的过程和机制,及教育排斥给社会带来的后果。

  

  二、教育领域中社会排斥的类型

  (一)社会结构上的排斥

  所谓结构性的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社会排斥,社会结构包括通过制度制定下来的社会等级结构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结构与分层。制度性排斥是我国社会结构排斥的一个主要方面,这种排斥主要是国家和某些组织在制度的过程中造成,有一种政策的制定的本身导向所形成,还有一些是无意识的政策失误或不正当的政策导向所引起,而且这种排斥还受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社会习俗的认可〔6〕。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为了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倾向于城市,并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各种教育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并且向重点学校倾斜。在这种城乡二元、重点和非重点二元双重的两元结构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被简单地分为城市重点、城市普通学校、农村重点、农村普通学校这样四类,形成从高到低的差序格局。在教育内部,在分数决定升学的前提下,尖子生和优等生往往进入重点学校,而差生往往进入所谓的“三流学校”或辍学。同时这种层层设置中小学重点学校,为高校输送“尖子”的做法,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淘汰性、学科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成为“世界之最”,其后果在筛选出一小批“尖子”之时,造就了大量教育的“失败者”,即所谓的“差生”以及辍学流失的学生。

  (二)学校的排斥

  1.不合理的考核制度

  从政府行为上看,考核政府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当地的教育质量,看当地的中考、高考升学率。同样的标准也是学校考核任课教师业绩的标准,然而这样的考核标准却往往把本来公平、公正的教育引向教育的误区,扭曲了教育的初衷。随着生源日益紧张,面对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各级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也愈加激烈,而升学率的高低成了学校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的砝码。社会、家长评价一个学校主要看该学校的升学率,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学校也以教师的教学成绩来评价教师,这样升学率就与奖金、评优、评职、晋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教师为了获得较好的教学成绩,获得学校和社会的承认,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有希望的优等生和中等生身上,自然就会放弃对“差生”的管理;在这样的考核制下,教师为了评职称及其它的教学荣誉及奖学金,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照顾优等生,放弃对差生的教学。

  2.聚焦应试的办学观念

  每次考试结束后,除了学生之间要按考试成绩排名次外,一些学校也要按考试成绩在教学片或区排名次。而在当今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办法就是提高该校的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服从应试教育等现象充斥校园,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考试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思想在老师脑海中根深蒂固。学校按考分分班,分数高的进学生进“好班”,而分数差点的学生只能进“差班”。学校对好班实行优先优惠政策,把优秀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派到“好班”任课,一切教学资源对其采取优惠的政策;而对“差班”另眼看待,学校派能力差的教师去看着只要“差生”不出乱子就行。只因担心差生考试成绩不佳影响学校整体升学率,个别学校竟然不惜弄虚作假,以承诺发给毕业证的条件要求差生放弃参加中考。这样的办学观念只能让差生更加厌学,加速差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三)家庭的排斥

  美国社会学学者帕森斯提出,家庭是“生产个性的工厂”,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工资不如技校生等现象,在部分农村,一些读书无用论思想开始传播,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不高,认为孩子初中高中毕业外出打工就可以了,就是孩子考上大学后也有可能找不到工作,这种低要求使孩子失去学习目标、动力,成为差生〔7〕。有的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享乐,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逐渐成为差生。特别是目前农民的大量流动,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身边的监护人对他们的情感交流、学习监督,与学校的沟通都几乎处于断裂状态,这样的环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成为差生。

  (四)差生自身的排斥

  如果把上述的三个原因列为社会排斥的客体,那么差生自身的排斥则可以视为社会排斥的主体。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社会排斥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对于社会底层的排斥,将他们排除在社会提供的主流机会之外; 另一种是社会上层的自愿排斥,也就是所谓“精英反判”:富人群体选择离群索居,从公共机构中抽身出来〔8〕(107)。吉登斯提出社会排斥的两种类型,从其特征上来看,可以将其称为社会上层的主动排斥与社会下层的被动排斥。借鉴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可以把教育领域里的教育排斥分为优等生的主动排斥和差生的被动排斥,教育排斥的参照群体是学习一般的学生,优等生的主动排斥是借助考试分数线这一人为规定的标准到重点学校去学习,而被动排斥的对象差生同样按照这一标准而到那种所谓的“三流学校”去学习。社会学家彼特?布劳认为有着相近的社会位置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要比其位置相差大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普遍些,内群体交往比外群体交往多。这意味着差生被动排斥长期处于受教育“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上,形成的是一种“边缘人”的独特心态,这种“边缘人”的心态首先是表现在自我认同上,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是自身的原因,他们倾向和“差生”结为亲密的同伴关系。而“优等生”往往也看不起“差生”,他们在“差生”面前有很强的优越感,其家长也不让他们与“差生”交往,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差生” 的伙伴多是“差生”。

  

  三、小结

  严格地讲,世间是没有差生的,只有天赋,能力不同的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将人的智力分为七种,也就是说人的智力各有所长,差生只能证明他们在掌握知识方面的智力不如优等生而已,但不能否认他们有其它方面的才能。教育专家孙云晓也曾经说过:“差生”的概念是彻头彻尾地否定孩子,一旦给孩子戴上“差生”的帽子,很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让他们长期生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同样不当的教育方式,比如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排斥、冷落、轻视、责罚、否定等,不仅人为制造了“差生”,而且还会让差生自身产生排斥,从而使“差生”更差,给社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研究发现,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有一个极其明显的共同特征,那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很稀缺的中国而言,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必定是让大多数人失败的教育。而参与应试教育的家庭,社会和学校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在有意和无意地影响着应试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试教育是犯罪机器,而“差生”的制造者们则是犯罪的帮凶。现今的应试教育造就了大批的差生,差生不差,只是能力不同。社会对其成员是有多种需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应该结合起来,发掘学生的多方面的素质和潜能,让教育排斥远离差生,让“差生”不再成为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差生问题

论文搜索
关键字:差生 视角 社会 问题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